常常有人说,只有上海和武汉才敢叫大上海、大武汉,而其他地方不能叫,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上海之所以被称之为大上海,是因为上海确实非常大。有多大呢?在1940年代,上海曾经是远东的第一大城市。后来,因为一些历史原因,上海失去了远东第一大城市的宝座,拱手让给了HK和TY。直到今日,富士山下的TY仍然是亚洲第一大城市,综合实力远超上海这个亚洲第二大城市。

当然,上海能跻身亚洲第二大城市,还是很有实力的。就拿目前来说吧,上海的GDP基本能跟拥有6000多万常住人口的湖南省比肩,比江西、广西、云南、贵阳、河北等一票省份强多了,这还不能称之为大吗?

相比于TY,上海的大企业太少,研发能力太弱,人均GDP更是差得远,根本无法与其抗衡。但是,大上海还位于上升期,如果多迁入几家研发性质的大型企业,应该会好一些。

实际上,上海一直在转移一般制造企业,引入高端制造业和研发类企业,上海微电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再一个,上海的金融业也是不错的,总部经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大武汉之所以叫做大武汉,也是因为武汉足够大。有多大呢?武汉是由汉口市、武昌市和汉阳县城三个大城市组成的一个超级大都市,在当时是全国第一大城市。

有些人会以为,武汉三镇就是三个小镇,合并成了武汉这个县城。这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在过去,能被称之为镇的,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比如,衡阳被称之为湘南重镇,难道衡阳是一个镇吗?还有,上海被称之为国企重镇,难道今天的上海是一个镇吗?如果将武汉三镇当做现在的乡镇来看,那大上海也只能委屈自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早在1926年北伐胜利之际,武汉三镇就被合并成了武汉市。1945年之后,武汉三镇曾短暂分立,以汉口为直辖市,而武昌和汉阳组成新的武昌市。1949年,武汉三镇重新合并为武汉市,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分开过。从1949年到1954年,武汉市一直都是直辖市,直到1954年才划归湖北省,并明确为省会城市。

正因为武汉曾经做过直辖市,所以很多高校、企业都被布局在武汉。比较出名的有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钢集团、武重集团、武锅集团、武船集团等等。这几天谈论到长沙的发展时,长沙网友说,武汉也就比长沙多了一些国家布局的企业与高校,抛开这些,武汉还比如长沙。

别小看这些企业和高校,这是武汉得以领先长沙并成为中部地区龙头城市的关键要素。湖南也有一些高校布局,比如位于长沙的湖大、科大,位于株洲的株洲硬质合金厂、三三一厂、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等等。只是,武汉的企业被保留下来了,并发展壮大了,成了仅次于上海的第三大国企重镇。而长沙的很多国有企业都不行了,被民企取代了而已。

如果反问一句就是:为什么国家不在长沙多布置一些企业和高校,而在武汉少布置一些高校与企业呢?这是由武汉和长沙在当时的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等要素决定的。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武汉配拥有这么多优质的企业、铁路和高校。

现在,长江上有100多座大桥,但万里长江第一条就建设在武汉江面最窄的地方。中国建桥最厉害的中铁大桥局,就是从这个地方发轫并走向全国的。

在别的大城市还只有一座大型火车站的时候,武汉就同时拥有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现在,武汉有三座特等站同时运行,还有天河机场站和汉阳站两座特等站准备建设。位于光谷的武汉东站不知道会不会成为特等站,从它的规模来看,似乎不比武昌火车站小。

九十年代,武汉出现了大规模衰退,这是重工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是,2010年以后,武汉又逐步恢复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武汉九十年代之所以出现衰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给深圳当了奶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深圳之所以能迅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发展得那么快那么好,与各大老牌城市的无条件支援也是分不开的。

今天的武汉,无论是经济、地盘、建成区面积还是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已经不是全国第一大了,甚至还进不了前五。但是,武汉的首义精神和过去的荣光,依然激励着武汉不断去努力,谋求大城崛起,实现武汉复兴。随着武汉城市圈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十几年,武汉将全面打通与周边中小城市的交通线,强化经济往来与人口流动。如果武汉城市圈能建设成规划中的样子,武汉将呈现出完全不同于现在的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当前的一些现象来看,国家已经开启了对武汉的新一轮扶持,不说回到前三的位置,恢复到前五还是有希望的。

由此可见,大上海也好,大武汉也好,都是当时最高光的体现。不说别的,90年代初期,杭州的城区人口还没有突破一百万,而早在武汉三镇早合并的时候,就是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了。所以,叫武汉一声大武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至于大长沙、大合肥、大郑州、大福州、大南宁、大泉州、大太原、大株洲、大湘潭、大石家庄(不好意思,实在叫不出口),都是后来跟着上海和武汉学的。真正没有争议的“大”城市,也就只有大上海和大武汉。(2021年5月24号于武汉地铁三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