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冲是否出卖了鲁智深?

这几乎是《水浒传》中最复杂的人性拷问。

金圣叹先生是怎么点评林冲此处行为的:

【直至此处,方才遥答前文,真是奇情恣笔,不知者反责林冲漏言,可为失笑】

金先生也觉得林冲没这么心大。

其实林冲是一个心思极重,城府极深,又极可怕的人。

甚至,林冲就是个低配版的宋江。

01

林冲在官场时,就是个很“混得开”的人。

我们拿林冲与另一位禁军教头王进对比一下。

这两个人从来没好好上过班,王进请了长期病假,连新领导换了都不来单位,后来一看新领导是高俅,病马上就好了!

当天晚上带着老娘就跑了,饥餐渴饮,夜住晓行,在路上一月有余,自己啥事儿没有,最后把老娘累出一身病。

你说王进是有病还是没病呢?

有病最多也就是个长期低烧吧…

再看林冲,从岳庙烧香到误入白虎堂,也没正经上过班,不是跟陆谦吃饭,就是和鲁智深喝酒。

上梁山前,在朱贵酒店里,也曾回忆过东京生活,以先在京师做教头,禁军中每日六街三市游玩吃酒…

这种生活幸福吧!羡慕吧!

王进武功极高却连江湖绰号也没有,说明老王这个人谁也不巴结、不搭理,深居简出,请病假在家歇着不干事,无非是仗着资格老。

而林冲就不一样了,在社会上很“混得开”,还有个威风的绰号“豹子头”,既能和陆谦这种同事玩到一起,也能跟一个菜园子的野和尚结拜,不上班还大摇大摆地逛街喝酒。

这说明什么?说明和领导关系好啊!

王进和林冲都“间接”得罪了高俅,王进是怎么处理的?连夜跑路!

其实当年是王进的父亲打伤了高俅,这算什么事儿?

王进服个软、认个怂,再送点儿礼,可能就过去了。

如果高俅不吃这一套,再跑无妨。

可王进当天晚上就搬出了首都,真是老实人啊!

林冲呢,得罪了高俅,还敢去和人家比刀,一是和领导关系好,二是很会来事。

从古至今,很多领导都喜欢和下属进行文体比赛,比如下下棋、打打羽毛球,领导往往是为了表现“与民同乐”,而下属也不会真和领导争个输赢。

林冲深谙此道。

若是林冲比刀赢了高俅,会怎样?

大概会把宝刀献上,借此缓和与领导的关系。

此前林冲还三番五次的向高俅借刀观赏,有这种天天问领导借宝贝的下属吗?

那是真的借刀吗?

无非是变相讨好领导罢了。

林冲可能算不上谄媚,但这些官场上的道道儿他是门儿清。

不过林冲绝想不到领导的儿子对自己的老婆要死要活,更想不到高高在上的太尉会耍流氓式的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林冲还具有十分高超的语言艺术。

曾有一位大神分析过林冲在沧州牢城营玩反撇的手段,见了差拨,先故意被骂一顿,然后拿出五两银子,再拿十两,最后拿出柴进书信。

层层递进,完全把控差拨心理,最后弄得差拨很不好意思,越发尊敬林冲。

我们再看看林冲在柴进庄棒打洪教头时的表现,是一种更高级、更不易觉察的反撇。

洪教头一开始向林冲挑战时,林冲还是一副窝囊相,口称不敢。

柴进这个人也很不厚道,明明知道林冲是个囚犯,还带着七斤半的团头铁叶护身枷,怎么能和人动手?

但老柴就爱看个热闹,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手段可没见过哟!

带着枷锁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的手段更没见过!

所以老柴非但不劝解,反而一个劲儿地撺掇两人干一仗。

柴进大笑道:“也好!也好!林武师,你心下如何?”

林冲三番五次推脱,就是不打。

林冲表现得越窝囊,柴进就越想看。

柴进再三撺掇,林冲才动手。

脖子上套着枷,手上戴着镣,护枷晃来晃去,锁链叮叮当当,这动作有多不利索、多笨拙、多搞笑?

柴进和一帮庄客就这么看着,着实不地道。

但他们没想到,林冲马上就来了招儿厉害的,打了四五合,跳出圈子,不打了,认输。

这下柴进懵了,为啥?这教头是不是生气了?

接着,林冲甩出了一句非常厉害的话:

“小人只多这具枷,因此,权当输了。”

这几乎是明着讽刺柴进,而且还让人说不出什么来。

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

大笑着道:“这个容易。”

柴进很尴尬,用大笑来掩饰,马上出了十两银子,让公人开了枷,

不过老柴也是个不能吃亏的主儿,面对林冲的暗讽,他马上就回敬了一锭二十五两的大银子。

这好像是《水浒传》中最大的一锭银子了。

老柴直接扔在了地上,看见了吗?老子有的是钱!

谁赢了,这银子就是谁的!

同时也给林冲发了一个信号,你和姓洪的一个样,在我眼里都是阶下之人!

柴进这个举动是很侮辱人的,让林、洪二人都不爽。

林冲也收到了柴进的信号,这个姓洪的不过也就是老柴养的一条狗,但你老柴也有点太不地道了!

二人再次交手。

林冲马上就用真功夫回应了柴进,一退一转,一棒扫在了洪教头的小腿上,还没等柴进反应过来,就赢了洪教头。

老柴和身边那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庄客,什么时候见过这种神奇武功?

老柴服了,对林冲有了真正的敬意!

林冲此前的软弱、窝囊也会被理解成谦虚、大度、真人不露相!

在比武的整个过程中,林冲的人格是一点一点,不露痕迹地立起来的,而柴进的皮也被一点点地扒了下来,却又对林冲心服口服(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林冲的心机和语言艺术端的厉害!

有人分析说林冲是为了二十五两大银子才使出了真功夫,我是极不赞同的,因为林冲本来就是有钱人,一千贯的刀说买就买,怎么会看得上这区区二十五两银子。

而且林冲的人格也不至于这么低劣。

03

林冲还是个很可怕的人。

他的“可怕”隐藏在人畜无害的外表之下,让人不易察觉。

如果林冲没有摊上高衙内这种烂事儿,会一直优哉游哉地过下去,骨子里的这种“可怕”可能永远不会有用武之地。

奈何现实跟他开了个大玩笑,硬是逼出了他的“可怕”。

高俅看出了林冲的可怕,所以一定要弄死他;

宋江看出了林冲的可怕,所以时时防着他;

吴用也看出了林冲的可怕,所以他非常肯定地对晁盖说:

“…我看这人,倒有顾盼之心,只是不得已。小生略放片言,教他本寨自相火并。”

林冲若真是个窝囊废,吴用说这话吗?这可关系着晁盖等人的生死命运啊!

王伦就是因为没有看出林冲的可怕,最后挨了一刀。

水寨火并之时,晁盖等人假装要走,林冲大怒,喝骂王伦容不得人,杀机已现。

王伦是怎么回应的呢?

“你看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

王伦丝毫没有感受到危险的存在,在王伦眼里,林冲真的就是个小白兔!

林冲继续骂:“量你是个落第穷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

…晁盖等七人便起身,要下亭子。

王伦留道:“且请席终了去。”

晁盖等人继续假装要走,王伦还说了句“吃饱了再走啊”。

王伦把林冲的喝骂只当耳旁风,以为林冲就是借着酒劲儿犯虎逼了。

他怎么也想不到,平时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林冲敢拿刀捅他。

老王最后死的很惨,心窝里先挨了一刀,又被割了头!

不动声色,把积怨全部埋在心里的人,一旦抓到时机,一击必杀,这种人可怕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了解了林冲的心机与可怕,我们再来分析,林冲为何要出卖鲁智深。

一个人做事,一般要经过三方面的考量:

能获得的利益(动机);

要付出的代价;

感情因素。

我们先讨论情感因素,这是人性中最复杂的东西。

林冲对鲁智深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感激之中带着一些怨恨。

鲁智深刚救下林冲时,林冲对鲁智深一定是感激涕零,随后鲁智深又护送林冲走了十七八天。

十七八天的时间很长,前文说过林冲是个心思极重,细腻敏感的人,在冷静下来后,一定会在心里琢磨,鲁智深救他的动机是什么。

因为鲁智深跟他的交情并不深,只是喝过几顿酒而已。

鲁智深的思维模式与林冲完全不同,这一点林冲是很难想明白的。

最难想明白的,就是鲁智深为什么不提前救他?

“我林冲在路上一步挨一步走的时候,你就在后面跟着,为什么不出来制止?”

“我的脚烫的满是燎泡,被欺负成狗的时候,你就在隔壁,为什么不过来阻止?”

“我被绑在树上,都吓哭了,你为什么不出来?”

当然这些问题鲁智深一开始就解释过了:

“…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

“怕别人害我,一开始就出来护送不就行了?”

“你为什么非要杀那两个公人呢?你早点出来制止他们不救就行了?非要等我受尽苦头,感受绝望,才跳出来?你这不是逼着我上黑道儿吗?”

鲁智深的这种行为确实在逼着林冲上黑道。

宋江在发配江州时,晁盖、吴用也曾派刘唐在路上截杀发配人公,逼着宋江上梁山,不过被宋江耍了个心眼儿拦下了。

如果刘唐真的杀了两个公人,那宋江就只能上梁山了,他在心里会不会怨恨晁盖、吴用呢?当然会!因为那时,他还没想彻底进入黑道。

而鲁智深要杀公人的行为与刘唐无异,只不过是先救了林冲的命,在林冲感受极度绝望之后,再杀人。

若是刘唐杀了公人,宋江还能上山当个头领,而鲁智深要是杀了公人,他和林冲只能去别的山头抢地盘了。

林冲若是个粗人,可能不会想那么多,但林冲偏偏是个爱思前想后之人,

感激之情在危急关头瞬间爆发之后,怨恨之心必定会在这十七八天的时间里慢慢产生…

05

话说鲁智深为什么要如此行事?

林冲理解不了。

但作者反复举例告诉我们:

鲁智深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就是不能被常人理解的。

《水浒传》中有两人从不按常理出牌,一个是宋江,一个是鲁智深。

他们的区别是一个算计后果,一个不顾后果。

鲁智深就是这个不顾后果的人。

拳打镇关西时,第一拳“鼻子歪在半边”,第二拳“乌珠迸出”,鼻梁断了、眼瞎了,脸上开了油酱铺,又开了彩帛铺,成了血葫芦,一般人还敢再打吗?应马上送医院,若是抢救不及时,可能也就挂了。

可鲁智深(当时还叫鲁达)就敢打,而且还是照着太阳穴打,这一拳下去人能不死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闹五台山时,鲁智深曾在半山腰的亭子抢过酒,就因为人家不卖酒给他,他当场就给了人家老二一脚,一出手就照着要害,完全没有吸取“拳打镇关西”的教训。

这一脚要是把人踢死了,不但自己杀人犯的身份可能暴露,还会连累一寺的僧众和赵员外。

二闹五台山时,鲁智深被众僧挡在了山门外,老鲁扬言烧寺:“直娘的秃驴们,不放洒家入寺时,山门外讨把火来,烧了这个鸟寺!”众僧听得叫,只得叫门子:“拽了大拴,由那畜生入来;若不开时,真个做出来!”

这些和尚已经挨过鲁智深的一次打了,为什么还敢放他进来?

因为挨打也比烧死强,挨打也比寺烧毁了去乞讨强,他们跟鲁智深相处了几个月,知道放火烧寺这种事儿老鲁是真做的出来的。

再看“大闹桃花村,义救刘小姐“,这件事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侠义之举,奠定了鲁智深在水浒中“侠”的地位。

但我们想一下,如果鲁智深遇上的不是李忠,而是另一位武功高强的强盗,带着几百个小喽啰冲下来,老鲁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当场就熄火儿了。

鲁智深做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洒家且叫这厮吃俺一惊”。

但林冲被救后的反应也让老鲁吃了一惊,当鲁智深举起禅杖要杀两个公人的时候,出乎意料地听见了一句“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鲁智深一下就愣住了,他想不到林冲在极大的惊恐之后,马上就恢复了理智,他妈的,你都被欺负成这样了,还能忍?

有人说这两个人亲如兄弟,我倒觉得这两个人,谁也不能理解谁。

06

那林冲出卖鲁智深会获得什么利益?动机是什么?

我推测林冲是想给高俅发一个信号:

“我林冲是个老实人,不会记恨的,老婆也休了,公人也饶了,我还想在白道儿混,您饶了我吧!”

然后安安稳稳地等服刑期满,再经运作,回归体制。

但林冲这个费尽心机的举动,反而加深了高俅除掉他的决心。

虽然林冲回来大概率不会对高俅怎么样,但高俅这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是十分惜命的。

林冲如此可怕,要是一直活着,他高俅晚上可能真睡不着觉!

07

林冲对此要付出的代价,那就是——道德负担。

林冲的天性还是善良的,他在东京时,曾救助过一个手脚不干净的年轻人李小二。

年轻人都会犯错误,林冲给了他一个改过的机会,为他陪话免了官司,又接济银两,给他一条生路。

林冲出卖鲁智深后,一定会心怀愧疚。所以一定会通过各种心理暗示减轻自己的道德负担。

首先,前面说过,林冲会怀疑鲁智深救自己的动机,既然你想让咱俩一起上黑道,那你就先去吧!

第二、他知道鲁智深回去一定会被通缉,因为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能把一条六十二斤的铁禅杖舞动生风的事迹,恐怕早被那帮泼皮传遍了东京街面儿,董超、薛霸二人也私下猜到了鲁智深的身份,因为太好猜了,光看那条铁禅杖就知道是谁了。

既然别人都能猜出来,我林冲再多一句嘴也没什么吧,

第三,他知道鲁智深大概率不会被捉住,林冲太清楚体制内的事儿了,自己都不怎么上班,那些当兵的怎么会卖命呢?

有哪个当兵的敢冲在第一排,碰碰老鲁的铁禅杖?

所以再去捉鲁智深之前,执行的人八成会故意放出口风,等泼皮们报了信儿再去抓人。

鲁智深一跑,皆大欢喜。

即使鲁智深被捉住,大概率也不会丢命,鲁智深没有犯任何罪,你怎么定罪?即使寻事定罪,最多也就是个发配。

其实,对高俅老说,能不能抓到鲁智深也不重要,抓得着就抓,抓不着就算了,一个虎逼和尚,管他呢!

最后,林冲明白,两人这一别,今生估计再也不会相见了。

不会再见,就不需面对,这样心理负担就小多了。

而以鲁智深的性格,估计也不会怀疑林冲出卖过他,他宁愿相信是董、薛二人在大街上不经意看到了自己。

这样一想,林冲的道德负担会越来越小。

但他毕竟是林冲,不是宋江,他这一辈子都会对两个半人心怀愧疚,第一个就是他的妻子,第二个就是鲁智深,那半个就是王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虎堂、休妻、山神庙、夜奔等情节,就不在此展开写了。

08

林冲这个人物非常复杂,他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林冲的影子,我们遇事也会思前想后,苦苦挣扎,进退维谷之际可能也会昧着良心做事…

《水浒传》从不做寻章摘句、无病呻吟之举,它会直接甩给你活生生、血淋淋的现实世界。

林冲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会引发无数读者的猜想与慨叹,这正是《水浒传》比其他古典小说高明的地方。

我可能永远也看不懂林冲,因为林冲就是我们自己。

你很了解自己吗?好像也不是吧…

以上,大言不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