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以后,收到了大儿子郑经的一封信:老爹,你儿子有出息了!给你生了个大孙子!

郑成功那个时候才39岁,正值青年就做了爷爷,他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于是就赏了一些钱财给大儿子郑经。

结果郑成功的亲家唐显悦也送来了一封信:老郑啊,你是怎么管教儿子的?你儿子郑经跟家里的乳娘搞在一起,还生了个孽种,就这种家教,还想治理好一方?

这话犹如当头棒喝一般,原来郑经的原配妻子,恰好就是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可是郑经跟唐氏关系很不好,这回生的大儿子,并不是唐氏所出,而是郑经四弟的乳娘陈昭娘所出。

郑成功看了这封信以后,几乎快疯了,立刻派人去清理门户。这回郑成功够狠,不仅要杀了陈昭娘和刚出生的郑克臧,还要派人杀掉郑经和他妈董氏。

董氏两手一摊:管我鸟事?杀我干嘛?

其实大家也都有这样的疑问,这些人可都是郑成功的至亲,谁敢动手就不怕被清算吗?所以压根没人敢动郑经他们,结果把郑成功给活活气死了。一代民族英雄郑成功,居然是被自己儿子给气死的,那么他这个儿子后来又怎样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郑经继承了郑成功的大位,却也导致郑氏家族分崩离析。

郑成功这辈子有10个儿子,其中最年长的就是郑经。因此郑成功去世以后,按道理是郑经继承大位。可问题是,郑成功是被郑经给气死的,而且舆论哗然,甚至认为郑经乱伦,不堪大任。

所以在台湾的各路将领们,便打算将郑成功的弟弟郑袭扶上大位,而郑经也不甘示弱,立刻宣布在思明继位。这么一来郑氏家族就出现了两个主人,偌大的家产该如何瓜分?打一架才能见分晓。

于是乎郑经便和郑袭在海上打了一场群架,结果郑经还大获全胜了!就这样,郑袭集团就被郑经给消灭了。

别以为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郑经这种上位经历,能够服众吗?他的堂伯郑泰就很不服气,因此郑经搞定台湾以后,又跑到思明来,把郑泰给宰了。

郑泰也是手握兵权的,他死后,他的儿子郑缵绪立马带着自己的人马投降了泉州的清军。此外郑泰的弟弟郑鸣骏也带着本部人马跟着小跑到了清军方阵。

清军这边士气大增,连忙带着大军突击金门和厦门,这下好了,郑经压根就挡不住清军的攻势,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郑氏集团在福建的所有根据地,全线退到了台湾。

如果说郑成功时代,还有一丁点儿留恋大陆的想法的话,那郑经时代,就肯定只剩下了割据一方的心态了。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挫折,使得郑氏集团分崩离析,再想跟清军抗衡,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郑经治理这个弹丸之地,还是有点章法的。

如果郑经是个糊涂蛋的话,那台湾压根就不可能继续在郑氏集团的手里。郑经虽然前期做了不少荒唐事,可能力上是没什么问题的。

在郑经的带领下,继续在台湾实行郑成功所倡导的垦荒屯田政策。同时仿照明朝,设立吏部礼兵刑工等六部,虽然打着明朝的旗号,可他自己不称帝,对于前来逃亡的明朝宗室,郑经只是优待,也不将他们扶植为皇帝。这么一来,郑经就成了台湾真正的主人。

与此同时,郑经还任用陈永华治理台湾。陈永华就是《鹿鼎记》里的陈近南原型,可见,这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人。

陈永华在台湾兴修水利、开垦荒田、兴办教育、发展商业、训练兵勇,为郑氏集团的延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英国、西班牙人都先后到台湾经商,此外当时郑经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就是日本的德川幕府。

为啥?因为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而且郑成功还有个弟弟留在了日本,所以说郑成功在日本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的。

清朝康熙皇帝在福建采取了迁界禁海的政策后,台湾失去了与大陆贸易的资格,但是陈永华有的是办法,他开始派人贿赂清朝的官员,使得台湾和大陆之间,长期处于走私状态。

所以说在郑经和陈永华的努力之下,台湾的事业搞得也算得上风生水起。至少让这么一个弹丸政权延续了数十年之久。

三、三藩之乱中,郑经成了猪队友。

三藩之乱是康熙朝的一场大叛乱,福建的耿精忠也响应吴三桂的号召,发起了叛乱。可是我们要知道,耿精忠所占领的福建背后,还有一个台湾。

而郑经也是和清朝公然交恶的,所以耿精忠便约上了郑经一起北伐。这事儿本来是一件大好事,可问题是郑经北伐必须要从福建登陆,而福建的金门、厦门乃至泉州,可都是郑氏集团昔日的地盘。

所以当耿精忠北伐浙江的时候,郑经却在他背后挖墙脚,把厦门、泉州、漳州、潮州、同安这几个地方都给攻占了。

耿精忠那叫一个气啊,自己在前线对付清军,郑经这家伙在背后捣鬼!于是乎耿精忠二话不说,就再次投降了清军,做起了带路党,帮着清军收拾郑经。

清军和耿精忠合伙收拾郑经,这事儿就好办太多了。郑经节节败退,甚至连金门、厦门都没守住,再次被打回了原形。1年后,郑经去世,年仅4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郑经痴心妄想,总想把台湾变成朝鲜。

郑经从掌权开始,就一直在跟康熙谈判。郑经的底线是不剃发、不易服、不登岸,台湾如箕子之朝鲜,为徐福之日本。

这简直是痴心妄想,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而朝鲜和日本自古则是中国的藩属国,这两者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多年的和谈都没有结果,三藩之乱以后,郑经又被打回了原形,而且元气大伤,所以说再也没能力和清朝抗衡了。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