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走!捡介儿克!”云南人说的“捡介儿”就是采蘑菇。随着雨季的到来,野生菌也已经大量上市。最近云南人吃菌中毒的案例也频上热搜,野生菌虽美味却也“暗藏杀机”。为防范和减少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加强对野生菌食用知识科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推出《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系列文章,讲解野生菌相关知识的那些事儿。

安全食菌指南

野生菌虽然美味却也暗藏杀机,然而世上并没有可供准确区分有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简单办法。云南有900余种食用菌和200余种毒菌,要将这些毒菌从众多野生食用菌中准确区分出来十分困难,民间识别毒菌的方法往往不可靠、不可信。有的方法常常只适用于个别物种,没有普遍适应性。

关于食用野生菌,有以下建议:

1. 远离毒蘑菇需牢记两个金标准:

“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野生菌”一定不要吃!

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只吃熟知的食用菌!

2. 不易识别的野生菌一定不要吃!建议到正规的野生菌市场选购野生食用菌,不要自采野生菌并加工食用!

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是我云南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之一,历年来已造成多人中毒、多人死亡事件,原因在于它与俗称“火炭菌”的食用菌密褶红菇、稀褶红菇外形非常相似。强烈建议这类菌子最好不要食用。

3. 可食的和有毒的真的不易区别:

你会听说有人吃鸡枞中毒!确实,鸡枞是无毒的,被中毒是因为误食了形态类似鸡枞的毒菌,如几种有毒的粉褶菌 (Entoloma spp.),其形态和鸡枞很相似,因此采食鸡枞要特别小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褶菌(Entoloma spp.)容易与可食的鸡枞相混淆

有人问吃了山中采的侧耳怎么还中毒了?那是因为它不是侧耳!看了下面的照片后,估计你在识别野生菌时不会再盲目自信了!

看上去像侧耳的毒菌

(假侧耳Neonothopanus nambi)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上去像侧耳的毒菌

(毒侧耳Omphalotus guepiniformis)

看上去像侧耳的毒菌

(毒沟褶菌Trogia venenata)

4. 最好不要吃杂菌!

杂菌不易识别,如果同时误食几种毒菌,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会更大,医疗救治也更困难。

5. 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民间方法”去分辨菌子是否有毒!

以色彩、有无汁或断面是否变色、是否生蛆或生虫来判断菌子是否有毒的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6. 菌子一定要煮熟炒透!

我们云南人最爱吃的见手青等牛肝菌未煮熟炒透会中毒,不仅会产生可能出现“小人国”这种貌似神奇的幻觉,也可能造成极端不适的幻视幻听。

7. 吃菌子最好不饮酒!

酒精可促进毒素吸收,也可能与菌子中的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

8. 吃菌子中毒必须立即就医

凡是在吃过菌子后,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都应立即就医。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均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观察诊治。

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大型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研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