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一列蓝色车身,充满科幻色彩的高速磁浮列车(以下简称“中车磁浮”)在青岛成功下线。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可两个多小时实现一次京沪速递,真可谓是“贴地飞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正式这样的成就依旧有很多人认为不值一提,原因是日本早都有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国高速磁浮与日本有何异同?谁能夺得磁悬浮列车市场的主导地位?

磁悬浮技术根据原理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1922年,由德国科学家赫尔曼·肯佩尔第一次提出了“电磁悬浮铁路”的设想,并在1934年获得世界上第一项有关磁悬浮技术的专利。

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磁浮原理样车,建成了一条长660米的试验线,证明了磁浮列车的可行性。脱胎于德国磁浮技术,我国时速600公里的中车磁浮也属于这一类。

采用抱轨运行形式:车身下端伸出两排弯曲的胳臂将铁轨抱住,同时在列车弯曲胳臂内安装磁铁。磁铁通电会产生强大磁力,使得铁轨被磁力吸引。而轨道是静止的,所以整个列车会因吸力而悬浮。除此之外,抱轨运行还能降低列车脱轨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电磁悬浮,磁悬浮还可分为永磁悬浮、钉扎磁浮(即高温超导磁浮)、电动悬浮电动磁浮(包括低温超导电动悬浮、永磁电动悬浮)。

而日本则是使用低温超导电动悬浮技术。超导体是指金属或合金在低温下会表现出两个特性,即完全失去电阻和完全抗磁性。所以它跟磁铁就会产生即排斥又吸引的关系,磁铁就能稳稳地悬浮在超导体上方。

在列车中,日本使用超细铌钛合金多芯线埋入铜母线内制成的超导电线,这种超导电线浸入在液氮(-196℃)中进入超导状态,当受到通入电流或受到外磁场感应时,超导线圈中会产生强大的无阻抗的环形电流,从而产生强大的磁场。为使得列车的超导磁悬浮装置将始终保持在零下196度低温状态,每一节车厢上都装有一台液氮压缩制冷机。

上图:超导磁悬浮原理示意图。每节车厢的外侧下方都安装小型超导磁体。同时,在车体两侧的地面装置上,与超导磁体对应的地方,安置了“8字形”铝环。车体上的超导磁场会感应“8字形”铝环,铝环中会产生2个极相的磁场铝环与车体的排斥磁力把车体向上抬,吸引磁力把车体往上拉,从而让车辆悬浮100mm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磁浮列车的牵引方式却是大同小异,都是应用了磁铁吸引力和排斥力来推动列车前行。通电后,车厢两侧组件会变成一节节带有N极和S极的电磁铁,轨道磁铁N(S)极与列车上磁铁N(S)极相斥会将列车向前推,下一节轨道磁铁N(S)机与列车磁铁S(N)相吸会将列车向前拉,轨道上的电磁铁会根据列车前进而不断变化磁极,保证磁悬浮列车不断向前推进。

当列车需要减速时,只需输入反相电流。产生的反相磁场就会给列车产生制动力,使得列车减速。

在2015年,日本试验车“L0系”磁悬浮列车在山梨磁悬浮实验中心曾经创下时速603公里的纪录。但目前日本于2014年开工建设的中央新干线的最高时速不过505公里,因此日本比起我国成功下线的600公里高速磁浮还是略逊一筹。

不过中车磁浮用的是常导体,而利用超导体制造电磁铁组件,是磁悬浮列车的发展趋势,所以在这方面,是日本占了上风。但西南交通大学从1997年就已开始进行高温超导磁浮列车的研究。到2021年1月13日,世界首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工程化样车及试验线已在成都启用,设计时速620公里。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竞争中,我们同样不弱。

而且到目前为止,日本磁悬浮列车项目,因环境问题仍停滞不前。中央新干线项目,遭遇了来自计划线路沿线地方当局的强烈反对。但不得不承认,日本中央新干线一旦建成,很可能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高铁。

除此之外,2013年,埃隆·马斯克曾提出,以“真空管道运输”为理论基础,利用磁悬浮与低真空等技术,设计出时速高达600公里至1200公里的“超级高铁”。并在2020年11月8日进行了载人测试,于一段500米长的试验管道中,使得运行时速达到了172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对于利用真空管道提升速度的方法,我国同样没有落下。据西南交通大学称,高温超导高速磁浮技术拟首先在大气环境下实现工程化,预期运行速度目标值大于600公里/小时。下一步计划结合未来真空管道技术,为远期向1000公里/小时以上速度值突破奠定基础。

而且在2017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宣布开展“高速飞行列车”的研究论证,集成超导磁悬浮技术与真空管道以实现超音速的“近地飞行”。据称,该项目将实现最大运行速度1000公里/小时、2000公里/小时、4000公里/小时的三步走战略。

磁悬浮技术具有巨大的出口潜力,中国和日本的国内项目就像橱窗一样,展示着各自的技术如何可以在国外成功实施。更重要的是磁悬浮列车无法在普通列车轨道上行进,而且不同技术类型的磁悬浮列车使用的轨道也略有不同。因此,谁的技术最先成熟,谁就有可能为世界定下标准,这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