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改变了现有就业结构。(图源:网络)

20世纪80年代,中国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功嵌入世界产业链。20多年来我们的制造业呈高速发展态势,成为制造业出口大国,并且被认为是“世界工厂”。但是,近年来,伴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与东南亚的地区相比,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开始逐渐减少。面对竞争优势的减弱,用机器替代人工,进而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逐渐成为保持制造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选择。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将在制造业行业中普及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转型的一大抓手。

2013年工信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完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的具体目标和细则,包括培育龙头企业和配套产业集群,主要内容围绕着促进机器人研发和鼓励更多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进行生产,提高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和机器人使用密度。到了2016年,工信部出台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这个规划的重点是发展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聚焦发展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对机器人技术水平和智能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近期,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程、全要素进行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和5G通信技术发展智能工厂;更注重制造业行业数字化和网络化相结合的发展。可以看出,从最开始的提高占有率和使用密度到“十四五”规划中推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制造业正在向更精细化和智能化的方向转变。

工业机器人使用现状

由于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机器换人作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战略。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统计,自2010年开始,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量进入高速增长期。机器人安装数量保持增长(见图1),从2013年开始,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发布后,工业机器人安装总量增长迅速,其中2016年到2017年的增长速度最快,增长了61.8%。同时,机器人使用密度(每1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的数量)也有明显的增长。从2010年的15台到2018年的140台,增长了833%(见图2。)

图1 2008—2018年工业机器人装机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2010年—2018年机器人使用密度

工业机器人影响企业的选择

首先,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包括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快生产速度。如果通过人工生产零部件,则会依赖于员工的技术水平、经验和工作状态,产品的质量经常参差不齐,导致产品的成品率低,进而造成原材料的浪费。但是,工业机器人的程序是设定好的,因此每个产品生产所用时间和质量都基本相同,可以保证每件产品的质量都符合设定的标准。以汽车行业的焊接工作为例,如果用传统人工进行焊接,则对工人的经验依赖度很高,经验不同的工人焊接的质量也就不同。而焊接机器人则能够通过设定的程序最大程度减小焊接位置的误差。

另外,工业机器人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生产速度。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的工作,并且能够几乎无休止地进行生产,受外界环境影响小,保证了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高效性,使得工业机器人在单位时间内的生产效率比工人多得多。

其次,随着机器人的技术升级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变得越来越经济[1]。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与2020年相比减少了4000多万人,比重从70.14%下降到63.35%。同时,劳动力的平均工资不断攀升(见图3),2019年比2010年增长了152.77%,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口红利优势逐渐减弱。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机器人技术的普及,全球工业机器人的价格在不断降低,同样工业机器人的成本回收期不断缩短(见图4)。

因此,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使得生产同样产量的产品所需的劳动力下降;而且由于机器人的成本越来越低,单位产量内企业对劳动成本和固定资产成本的投入都在降低,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对于依赖规模化生产和低成本的传统制造业更是如此。

图3 2010—201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图42012—2020年工业机器人成本回收期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最后,机器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可以保证生产效率,代替在危险环境中工作的工人,减少工人受工伤的风险和企业工伤赔偿的成本。例如在汽车生产的喷涂生产线,油漆会散发大量有害气体,而制造车间往往通风性较差,喷涂机器人的使用可以保护工人免受有害气体的影响,加快喷涂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新就业结构逐渐形成

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改变了现有就业结构。当机器提高了生产效率,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力相应降低,在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失业人数必然增加,这一现象叫做劳动力替代效应。这一影响一般作用于对技能要求低、工作内容重复率高的低技能岗位,例如纺织业和制鞋业的生产流水线。

然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会有一定的就业创造效应[2]。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带来乘数效应机制,也就是说随着机器人的使用和升级,能够开阔出新的产业。从政策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已经不再停留在扩大规模和使用密度上,而是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智能制造。因此,社会分工将进一步细化,很多新兴行业随之出现,例如通过产业集群数字化而形成的工业互联网,以及与之相关的软件开发和设备维护,都是随着技术升级而来的新的就业岗位。但是这些岗位大多要求工人具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

劳动替代效应和劳动创造效应的出现进一步导致技能结构的改变,劳动力逐渐向技能岗位聚集。工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是一种技术进步的表现,进而也表现为劳动力结构倾向于向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人员转型。工业机器人和新兴技术的引进,对劳动技能提出新要求,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提高、需求增加。因此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制造业就业的扩张能力逐渐减弱,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越来越强。这将兴起对高层次、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和研发型人才的需求热潮[3]。

就业服务化逐渐产生。在服务业发展和工业机器人的就业替代效应的影响下,很多被替换下来的劳动力开始转向服务行业,包括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4]。城市的扩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业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服务行业的工作环境相比于工厂也会更加舒适。例如外卖、快递员和网约车司机,这类新的服务行业的门槛并不高,如果自身勤奋,工资就可能会相当可观。

除此之外,随着制造业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很多生产性服务业会兴起,例如智能制造设备的安装、维护和销售,以及延伸出来的产品定制化服务、在线支持服务等。这些岗位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只要通过相关培训就可以获得。因此,这些服务行业承接了大量被替代下来的劳动力。

如何避免就业市场的两极分化

“机器换人”对技能结构的改变,让很多低技能劳工面临失业问题,但是在一些技术岗位,却存在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状态。为缓解这一两极分化的状态,首先,政府应统筹规划,设立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加强和有针对性地为工人提供技能培训,让工人带技能就业,而不是依赖企业的就职培训。因为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培训工人的成本过高,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重新招技能型工人,从而进一步加剧低技能劳工被机器替换的问题。经过系统性技术培训的工人则能够在就业时有更多选择,工作岗位也会相较之前获得了升级。

其次,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扩展就业渠道。例如,鼓励生产性企业介入互联网,借助信息化手段把服务向制造业业务链的前端和后端延伸,为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从而衍生出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和营销的就业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是指将服务要素投入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可以促进制造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5]。这只是服务业承担了部分制造业的生产分工,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不会受到损害。

参考文献:

[1]李小瑛,吴鑫杰.劳动成本上升如何影响企业机器换人投入?——来自广东制造业企业的证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6(01):34-47.

[2]韩民春,韩青江,冯钟.工业机器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分析:一个理论模型框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34(06):4-10.

[3]吕洁,杜传文,李元旭.工业机器人应用会倒逼一国制造业劳动力结构转型吗?——基于1990—2015年间22个国家的经验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22):32-41.

[4]铁瑛,崔杰.服务业发展“抢夺”了制造业技能吗?——来自中国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20,46(12):19-33.

[5]阮小雪. 智能制造对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就业影响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 本文系IPP独家稿件。

★ 作者:李明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助理、政策分析师。

编辑:IPP传播

关于IPP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由华南理工大学校友莫道明先生捐资创建。IPP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

微信ID:IPP-REVIEW

国家高端智库

中国情怀 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