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明帝国的政治,内阁就是一个不能绕开的话题,它本是因皇帝集权而生,其后却发展成了一个不但可以与皇权分庭抗礼,甚至可以压制皇权的强大组织。其前世今生想必很多人都非常有兴趣。

不过在说内阁前,我们还是需要先简单了解一下两千年来帝国的政治变化,这样能让我们对帝国内阁的认识更加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始皇扫灭六国为中华帝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然后二世而亡,短暂的统治不能为后续的帝国提供一套全新的政治制度。在此基础上创立的西汉帝国身上就依然存在浓重的春秋、战国烙印,即王室(宗室、外戚)与朝廷(帝国政府)的界限相当模糊。朝廷的职务主要还是因君王的需要而设置。

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汉初本袭秦旧”,秦廷有些处脱不了古代贵族家庭的遗习,故秦汉初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钱穆《国史大纲》

西汉初期帝国的朝廷主要由宗室、外戚、功臣控制,这三方的特点就是与皇帝本人关系密切,是一种建立在私人关系基础上的朝廷。然而这三者的关系并不稳固,互相攻击。首先是外戚势力受到打击(吕氏之乱),接着宗室也受到打击(七国之乱),功臣在内乱中也自然被削弱。

剧烈的震动之下不是灭亡就是变革。汉武帝先是通过推恩令消除了宗室们叛乱的可能性,然后开设了中、外朝制度,外朝主要为外姓官员,以宰相为领袖;内朝则主要由皇帝亲近的外戚、宦官构成,以大司马、大将军(军权)为内朝辅政。

由于皇室与朝廷的分离,朝廷不能再插手宫廷事务,让宦官登上政治舞台。虽然名义上他们只能管理宫廷事务,但是他们可以通过皇帝这层关系来干预外朝国政。

其目的是外朝负责处理国家政务,而皇帝则通过内朝控制军权进而控制外朝和整个帝国。初期皇帝们为保持自己的权力而有意向的加强内朝、削弱外朝是必然的选择。

但是这样的选择很快就为皇帝自身带来恶果。外戚掌握军权后外朝根本无法与之对抗,而“孤家寡人”的皇帝也无力与势力庞大的外戚对抗。西汉王朝就在外戚专权中覆灭。

东汉王朝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政治格局,所以很快皇帝们又沦落到被外戚掌控的地步。皇帝们为了与外戚势力对抗只能主动培养、拉拢宦官。得势后的宦官帮助皇帝消灭外戚后,自然也要享受胜利果实,专权于帝国。

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帝国的文官们都不是对手,所以他们也就没有资格去争夺帝国核心权力。只能转而向地方权力扩张并控制地方,门阀制度也就慢慢的形成。

三国时期由于东汉朝廷威权的丧失,军阀们彼此斗争更加需要地方大族的支持,地方门阀就此迅速崛起。直至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不但掌控了其所在的地方,也掌控了朝廷。

晋朝有感于东汉外戚、宦官的擅权,将宗室重新拉入了帝国权力圈,结果迅速崩坏。八王之乱彻底的摧毁了西晋,文官集团(以门阀为核心)在朝廷的权力达到了历史最大值,“王与马共天下”。到了南北朝更是流水的皇帝,铁打的门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战乱对谁都是伤害,因战争而崛起的门阀,也被持续两百多年的混战折腾的元气大伤。于是万众期待之下,帝国重归一统。

统一的帝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政治制度问题。七国、八王之乱让帝国意识到宗室参与帝国权力是毁灭性的,于是宗室们可富不可有权,被彻底排除出了权力圈。对于军权,帝国不再敢委任于外戚,而是将帝国军队分散成若干军区,由皇帝任免管理。

针对朝廷里的门阀主要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科举制度,主动吸引平民进入朝廷稀释门阀势力;二是把丞相的权力拆分为中书、门下两省(中书出令、门下审核),分化门阀权力。相对的妥协是皇帝不再直接发号施令,而是通过中书省下旨,而门下省有了“封驳权”(外朝官员否决皇帝命令,这在两汉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建立了完善的监察、弹劾制度,这种监察并不只针对大臣,还针对皇帝。朝廷也将地方的很多权力收归中央,以防止东汉末年那种地方行政长官只要获得地方大族支持就可以摇身一变自立为王。

然而唐朝并未能管理好军权,制度上没有阻止军队获取地方权力(尤其是财政权),导致军队势力膨胀,安史之乱后朝廷威权一弱,帝国就迅速迈入藩镇化。帝国的藩镇化让中央的力量进一步减弱,中央朝廷的权威全靠禁军。掌握禁军权力的宦官,自然就有了四两拨千斤的能力。

结果是中央层面,掌握禁军的宦官将皇帝玩弄于股掌之中,通过皇帝把持了帝国朝廷。而地方上则更加彻底的藩镇化,陆续开始脱离中央控制互相征伐吞并直至帝国灭亡。

宋重新统一中国后,首先从财政、军事、人事三个方面来加强中央权力。

财政方面,在各州设置转运使,编制各州度之预算,预算之外财税全部收归中央。

人事方面,中央进一步排除外戚参政,地方到县令的官职均由中央任命,而且实行流官制度,也极大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军事方面,先是“杯酒释兵权”解除军阀权力,然后组建庞大的中央禁军为军队主力,地方上只留些老弱用于日常驻守。没钱、没兵就彻底的瓦解了地方自立的可能,从此帝国的地方完全从属于中央。而皇帝则通过中央的文官集团来控制军队。

在中央层面,宋代的宰相权力比唐代下降很多,宋代成立枢密院(类似现代国防部)剥离了宰相的军事权;将财权分归三司(户部司、盐铁司、度支使司),宰相不得干预,又剥夺了财务权。

那么宋朝是凭借什么完成帝国权力向中央的集权呢?答案是科举制度。宋朝扩大了科举制度的规模,大量的吸纳各阶层平民进入朝廷,在社会培养出了一个全新的阶层,科举文官集团。

科举文官们逐步进入朝廷的各个角落,替换了原来的功臣、贵戚、门阀,最终完全控制了朝廷。对于科举文官来说一个持续稳定的帝国才是最利于科举的。所以他们不反对而是推动帝国的集权,以消弭内乱保持稳定。(汉唐之后帝国不再具有强大的扩大动力,也是这个原因)

文官集团为帝国带来稳定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帝国在完成皇室与政府分离后,朝廷基本接管了帝国全部政务,包括皇帝本人的很多事务也开始由朝廷来操作(大婚、对亲属的册封、选太子等)。

原本依附于皇帝的宗室、外戚经过几百年的涤汰,已经被彻底挤出了朝廷。皇帝越来越像孤家寡人。而且随着朝廷的成熟、文官集团的不断壮大,大家都意识到一个问题,这个帝国不能没有文官但是可以没有皇帝。(实际宋以后历代文臣们都是希望皇帝们垂拱而治,做泥菩萨去)

皇帝手中掌控的究竟是不是权力,最终还要看帝国的官员们是不是承认那是权力。宋代皇帝们从文官不是世袭这点入手,通过优待文官来获取他们的支持。优待主要是三个方面:高官俸;处罚宽松(最有名的就是“不杀士大夫”);泛滥的恩荫制度(这个延续到明朝,不过是用在武官身上)。

优待是把双刃剑,获取支持的同时,也让皇帝无法统一文官们的意见(对于一个代表不同利益体的群体,统一意见往往需要强力压制)。最明显的就是几乎没有办法推行改革。西汉时武帝搞改革都是一声令下就开始推行,盐铁专卖、算缗告缗(针对富户的财产税)、均输平准都是这样。(有人反对?灭族。还有谁?)

而宋代的改革呢?庆历、王安石变法,皇帝的支持不可谓不够坚决,然而最终依靠皇权,改革派依然无法冲破文官集团的阻扰,以失败收场。可见至此皇权与朝廷权力的此消彼长已经对调了。(朱元璋对文臣集团高举屠刀也正是这个原因)

这里说点题外话,万历、崇祯他们不是不想励精图治,不少人也纳闷他们为什么不像洪武那样用大刀来解决问题,不是他们没想过,是他们没这个能力。

历史就这么走到了朱明王朝,洪武元年,端坐于龙椅之上的朱元璋,看着阶下山呼万岁的臣子,想必就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天下是我打下来的,你们这群文臣也想让我垂衣拱手做菩萨,可想知吾之刀锋利否!

(下期我们说说朱元璋是怎么把他的子孙彻底弄成孤家寡人。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