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蒙元最后一位有着正统名号的可汗,呼图克图汗曾一度成为蒙古人复兴大元的希望。

呼图克图汗的血统自然是没得说,苗正根红的铁木真后裔,所以他自然继承了老祖宗打仗的本事。不过,这位大汗的军事天赋基本都发挥在内战中了。在与外民族的战争中,呼图克图汗折戟沉沙,败给了如日中天的满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呼图克图汗继位之初,曾发动南侵,一举击败明军,声名远播。不过,这时正赶上后金崛起,考虑到腹背受敌的情况,呼图克图汗不得不做出取舍,开始联合大明对付后金,先解决掉地处辽东的敌人。

说起来,虽然当时的蒙元已衰败,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林丹汗还是有些家底的。他所治理的察哈尔部,是辽东最大的蒙古部落,部落里有数以十万记的牛羊马匹。当然,在游牧民族眼中,牲口就是财富,可对中原汉人来说只有银子才最实在。

所以,对于当时的蒙古人而言,他们想要与汉人进行贸易,必须将牲口折算成真金白银,再购买铁器、织物等中原特产。换句话说,和蒙古人进行贸易的汉人手里不但有银子,还有各种北方草原奇缺的抢手货,这些都可以当作贸易筹码,然而可怜的蒙古哥们只有牲口。

最终,在这种供求关系下,蒙古人与汉人做生意比较吃亏。与其和汉人做亏本买卖,还不如换一种方式“打工赚钱”,包括呼图克图汗在内,许多蒙古部首领都转变了经济头脑,开始从战争中寻求更多商机。

明末时期,努尔哈赤崛起,大明王朝却走起了下坡路。两家相争,地处辽东的东蒙诸部被夹在中间。在他们眼中看来,这两家谁胜谁负并不重要,谁能给银子,就帮谁打仗。

一些蒙古部落选择了后金,呼图克图汗却带着族人坚定地站在大明一方。

为什么?

因为大明有钱。

每次大明的使者都会带着几万甚至几十万银两登门拜访,而呼图克图汗只需在战争时出动几百老弱骑兵“意思意思”,在战场上兜一圈即可,这买卖别提多划算了。

原本,东蒙诸部虽然没有察哈尔部强大,但实力差距有限。不过,靠着大明朝的滋养,呼图克图汗迅速崛起,没过几年就将其他部落甩开几条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呼图克图汗比较有经济头脑,在这场博弈中也赚得盆满钵满。算下来,在明朝与后金打得热火朝天那两年,呼图克图汗起码靠这种法子从朝廷手里蹭来上百万两银子。

还记得前文中我们提到的蒙汉贸易吗?手里有了银子这种货币,呼图克图汗就有了和汉人平等贸易的资本,再也不怕汉商肆意压价,在价格上吃亏了。

手里有了钱,自然有了招兵买马的底气,在后来的东蒙内战中,呼图克图汗一统北元诸部,实力渐强。

从呼图克图汗的战略布局上来看,他的野心还不止如此。从他对明朝的态度转变来看,就算他击败了皇太极,将来也会觊觎大明。

毕竟,从一开始呼图克图汗就打着兴盛北元的目的,干了不少坑骗明廷的事。所以,他与大明的战略同盟更不牢固。

钱赚得多了,难免头脑不清醒。后金席卷辽东,打到了林丹汗的根据地,将留守的东蒙诸部将士尽数击败。

这时,呼图克图汗在干什么?

他正带着主力军前往大同与明军交涉,想骗更多的银子!这种为了钱连老窝都不要的行为,在古代蒙古统治者中恐怕只有呼图克图汗能干得出来。

在后来的发展中,呼图克图汗舍弃“根据地”的弊端逐渐突显。左翼蒙古部(留守在辽东的东蒙诸部)被后金降服,在早年的“战争经济”中呼图克图汗又得罪了大量右翼蒙古部,所以此时的他已人心尽失。

呼图克图汗看似发展壮大,但他却很难应对“后院起火”的状况。此时的呼图克图汗,再也不是那个在草原上一呼百应的大汗,只是个众叛亲离的丧家犬。更雪上加霜的是,留守辽东奋力抗金的右翼蒙古部遭遇了百年难遇的自然灾害,不得不背叛呼图克图汗,远走青海落脚。

这位曾叱咤草原的雄鹰,至此沦为孤家寡人,难逃被后金歼灭的命运。呼图克图汗为什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呢?还不是他“见钱眼开”。如果他未对大明屡次坑蒙拐骗,专心对付后金,也不会落得众叛亲离的地步。若真是如此,他没准能改写历史,与大明二分江山。

参考资料:

【《明史》、《黄金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