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伟出席发布会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清肺排毒汤是治疗此次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新冠肺炎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何防治新冠肺炎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2020年疫情爆发,中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终于取得了其他国家不能比拟的伟大成效。中国抗击疫情的巨大成功,离不开现代医疗的贡献,病毒感染者治愈率较其他国家更高,是因为中医的加入,中医界及时推出疗效良好的方药——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的“清肺排毒汤”,将疫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与社会的损失降至最低。

清肺排毒汤的治疗效果

2020年1月2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山西、河北、黑龙江、陕西四省开展清肺排毒汤的临床疗效观察,至2月5日,救治确诊病例214人,总有效率达90%以上。2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通知,专门推荐各地使用清肺排毒汤。通知指出,此方适用于轻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也可结合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2020年4月1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王伟教授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清肺排毒汤是治疗此次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并恳请国内外学者将此方与其他治疗方法做对比研究。他在此次会议上还结合各项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谈到,清肺排毒汤是目前适用于新冠肺炎的唯一通治方剂,具有速效、高效、安全等优点,已在全国28个省市广泛使用,成为防治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此外,在10省市66个定点单位开展临床观察。至4月12日,1262例患者已有1253例治愈出院,占总数99.28%,均未发生轻型转为重型、普通型转为危重型的情况,阻断了患者病情恶化进程。有关研究证实,该药通过多种成份、多个环节,对新冠肺炎起调控作用,能有效抑制内毒素的产生,延缓甚至避免炎症风暴的发生。在治疗成本上,新冠重症人均治疗费超15万,而用清肺排毒汤一疗程仅需约100元。

麻杏石甘汤精妙的配伍

仁降气止咳,这三味药兼有平喘之效。麻黄被誉为“外感第一药”“圣药”,配石膏可使内热外透,又能克制石膏寒凉伤中之弊;杏仁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合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炙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麻杏石甘汤可润肺降逆、逐邪定喘,主治外感风寒、邪热壅肺,是古往今来抗击疫毒病邪的制胜法宝。

喘家

从治疗理路上来看,麻杏石甘汤是表里双解、内外同治的代表方。它用麻黄解表发汗,石膏清解里热,一表一里,一温一寒,一升一降,一散一收,相辅相成,以达解表清里之效。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之名方“银翘散”,实质上和麻杏石甘汤一脉相承,虽选药不同,但治法相同。只是银翘散偏重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的疾病初期阶段(即风温初起,邪在卫表,咳嗽咽痛,喘不明显)的治疗,而麻杏石甘汤则侧重于下呼吸道出现症状(表邪入里化热,喘咳气急鼻煽)时的治疗。因此,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一起被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三版)》。银翘散不用麻黄来解表,换成荆芥穗、淡豆豉辛温透表散邪,不用生石膏清里热,而代之以凉润轻清的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因此,其组方原则与麻杏石甘汤异曲同工,系典型的“但师其法,不泥其方”,同时也表明伤寒、温病的理论源头为一家。

麻杏石甘汤为治疗肺热咳喘的首选方剂,在非典、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其加减方普遍应用于痰热阻肺证,且疗效稳定。临床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可抑制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还可直接杀伤病毒,干预病毒吸附,调节机体免疫,保护宿主细胞等,实现多渠道、多靶点抗病毒的效果。

麻杏石甘汤适用外寒内热证型,即风寒外束,肺失宣散,湿热内蕴,积而化火,俗称“寒包火”。这类患者体温不一定很高,但闭热结的外感症明显。该方用麻黄发散肺中壅积之邪气,使石膏发挥更大清热效力,又因肺通外界,宜使其热邪外散,故舍弃黄连等清热有余、发散不足的苦寒药,选择气辛、味甘寒的石膏。

新冠患者体温不高但肺已受损的病理表现,与“身无大热”“热壅于肺”的麻杏石甘汤证相吻合。因此,国家各级卫健委发布的多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麻杏石甘汤及其加减方总是被重点推荐。服用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的清肺排毒汤一天后,便有46.7%的患者不再咳嗽,同时乏力、纳差、咽痛等症状也明显缓解。实践证明,该方治疗新冠之肺热咳喘,诚属对症下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麻杏石甘汤从古至今保护着中华子女

历代医家治疗瘟疫常选用麻杏石甘汤,近贤蒲辅周、胡希恕诸老亦喜用之。国医大师邓铁涛(1916~2019)抗击非典时,灵活运用麻杏石甘汤,使广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到四个零,即零死亡、零转院、零感染、零后遗症的辉煌战绩,而且使患者平均退烧时间仅为三天,医护人员无一感染。武汉江夏方舱医院从2020年2月14日开舱到3月10日休舱,共运行26天,收治患者564名,充分使用含有麻杏石甘汤的中药,乃至针灸、太极拳、八段锦等中医方法,取得轻症患者零转重、痊愈患者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的“三个零”佳绩。90%的方舱医院都使用了中药,一般转重率2%~5%,远低于国际上公认的10%~20%转重率。这充分说明中医在防治突发性、流行性疾病方面优势明显,不但能养生治未病,还可迅速控制传染病,巩固治疗效果。

除应对疫情以外,麻杏石甘汤还能应用于平时的外感疾病。在众多平喘止咳的中成药里,都能发现麻杏石甘汤的身影,如麻芩消咳颗粒、三拗片、止咳平喘糖浆、咳喘宁口服液、清肺消炎丸等。儿科常用的小儿清肺化痰颗粒、咳喘灵口服液(泡腾片)、麻甘颗粒、肺热咳喘口服液等药,皆以麻杏石甘汤为基础化裁而成。中成药虽不如汤剂见效快,但省去了配药煎煮等麻烦,日常使用更为方便,充分体现了中医施治简、便、验、廉的特点。为此,上述“三方”从汤剂到成药的成果转化正在加紧推进中。

《伤寒论》中,麻杏石甘汤治疗“汗出而喘,无大热”诸证,条文极简,但其意义在于“示之以法度”,让人举一反三。经历代医家发展,该方用途越来越多,使之流传千古而日新。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称其用处甚广,凡“新受外感作喘嗽,及头疼、齿疼、两腮肿疼,其病因由于外感风热者,皆可用之,惟方中药品之分量,宜因证而变通耳”。它是针对痰热壅肺、表气不宣的核心病机,从本源上激发身体的自愈功能,故有异病同治的良效。

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具有镇咳祛痰、抗炎、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只要痰、涕等分泌物颜色变黄,即为其适用证,对细菌性和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流感)、急慢性气管炎、肺炎、肺痨、哮喘、麻疹、鼻窦炎、咽喉炎等“肺热”病证均十分有效,甚至还能防治畜禽等动物的疫病。这也意味着,麻杏石甘汤自问世后,一直以不同形式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说,它就像一位深藏不露、坦荡无私的“守护神”,暗中庇佑着世代华夏子孙的生命健康。

《医学心悟》云:“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之方,则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盖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综观历史上治疗瘟疫和热病的名方,治疗常用“汗法”和“清法”,“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通过发汗驱邪外出,“给邪以出路”,表邪不解,入里化热,当清里热,而此解表清里方法的源头就在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被誉为经方之祖,为万方所宗,后世由此衍生出大量有效方剂。我们有待总结其发展规律,守正创新,根据不同临床表现来辨证论治,组建新方,以更好地造福人类。

中医的系统思维方法来源于中华文化,是古圣先贤和人民群众的智慧精华。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经五千年沧桑仍持续繁衍昌盛的最大“守护神”,而中医就是它在对治时疫上的运用和体现。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人类同瘟疫的斗争从没有停止过,在中国历次抗击瘟疫的过程中,中医药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国难思良将,病笃思良医”,大疫如大考。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中医又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国务院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充分肯定了以清肺排毒汤为代表的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中的作用,中医药参与救治病例占比达92%,湖北省确诊病例中中医药使用率和总有效率超过90%。

本着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可以中药与疫苗并举,真正做到中西医并重、协同互补,充分发挥集成优势,永保国泰民安。

关注三止中医,了解更多中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