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财经社 许歌

编辑 | 孙静

继拉面、咖啡、茶饮等新消费赛道成为投资人的心头好之后,预制菜也被带火了。

2021年以来,珍味小梅园、王家渡食品、三餐有料、寻味狮等接连获得融资,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到近亿元不等;生鲜电商叮咚买菜也把预制菜作为重点发力方向之一,餐饮企业西贝主打半成品菜的“贾国龙功夫菜”更是开出了200多家店。

与几年前倒闭的一波创业项目不同,如今这波普遍进军半成品,而非加工净菜,但面临的挑战不减当年,区域口味调和、价格、品类规模都是潜在的“拦路虎”。

预制菜再次翻红

预制菜,顾名思义,是简单加热和烹饪就能吃的食物,介于外卖和原始食材之间。

预制菜被带火要追溯到疫情期间,人们习惯居家在家做饭,失去客流的海底捞等餐饮品牌顺势推出半成品业务。随后盒马、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生鲜电商也加入进来。

当时,外界认为这波企业是在“蹭热点”,待疫情平稳,餐饮会回归堂食业务,生鲜电商也会紧抓新鲜食材。没想到预制菜会借机弯道超车。

西贝老板开了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贾国龙功夫菜”,没有厨房和厨师,顾客从保鲜柜里拿出零下40度锁鲜的半成品菜,放到电磁炉加热。2020年5月,“贾国龙功夫菜”宣称在天津投资10亿元建中央厨房,截至今年3月底已布局200多家店。

叮咚买菜也直接下场,在江苏昆山投资6亿美元建鲜食工厂,近期还进军线下,开了几家鲜食厨房和三家早餐店。创业公司也受到资本关注,珍味小梅园在半年内获得两次融资,寻味狮也在今年7月获得数千万元融资。

为什么预制菜会翻红?一方面,预制菜满足了用户对安全卫生和便利做饭的需求;另一方面,食品冷冻锁鲜技术、冷链运输等基础设施也在完善。即使在预制菜为非主营业务的公司,这块业务也以较高毛利带来了可观的现金流。

价格跟餐厅差不多,为何要买预制菜?

不过预制菜翻红后并非高枕无忧。

几年前,青年菜君、我厨、鲜菜来了、卡卡鲜都曾做过半成品菜,如今大都销声匿迹。它们有的售卖半成品净菜,布置大量前置仓和冷藏设备;有的重金投入中央厨房和冷链物流,没有顾及资金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死掉的上一轮创业项目大多做加工净菜,用户拿到手还要亲手烹饪,只是免除洗、切、配料等初加工环节。如今这波基本都做好菜,冷冻保鲜,用户只需加热即食,产品壁垒更高,但面临的挑战也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半成品菜在价格上缺乏优势。珍味小梅园小程序显示,两盒共1kg的金汤酸菜鱼售价79元,一盒300g的辣子鸡丁要40元,这几乎抵上普通餐馆的价格,也比消费者自己买食材烹饪贵出一截。

其次各地口味不同,标准化出厂的半成品菜也众口难调。如果针对不同地区开发口味,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另外半成品菜的品类也有限,这给顾客的选择面不多。有从业者告诉AI财经社,他们一项速食便当出来要测试很久,因为不是每种食材都适合放置几天而不变味。该人士强调:“这个市场最大的难点是保质期,其次是用户认知,特别是家里做饭的老人不大接受。”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