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盛锐 谢春晖 章然 黄伟芬

今天(7月20日)下午,浙江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举行第七十四场。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夏时畅,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陈直平介绍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环节,有记者问到:全国已经接种新冠疫苗超过14亿次,疫苗的安全性还是公众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陈直平说:

目前我国在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是以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亚单位疫苗。经过临床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安全性良好,目前可以使用的两种灭活疫苗,成人和儿童青少年在使用时的包装容器和程序都是一样的。

对于疫苗在大规模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我们开展了持续性的监测。2021年5月28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我国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情况,用基于2.65亿计次疫苗接种监测的大数据,说明我国新冠疫苗的安全性良好,总体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1.86/10万,其中绝大多数反应主要表现为接种部位的红肿、硬结、疼痛等,乏力、头痛等全身反应。一般不需要治疗。异常反应比例占比不到18%,而严重的异常反应,以严重过敏反应为主,概率不到百万分之1,极其罕见。

3~17岁人群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具体接种方式跟成人是一样,也是两次,中间间隔21~30天。不良反应主要还是局部的疼痛红肿,个别人可能会有发热这些表现,但完全是可控的,是安全的。所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第一针后,如果出现了轻微的发涨,接种部位疼痛等等,都属于正常现象,都不影响第2针疫苗的接种。还没有接种的人群,对一般反应也不需要过于恐慌,这些一般反应也不是新冠疫苗独有的,目前已经广泛使用的疫苗也会在一定人群当中出现类似的反应。跟新冠病毒感染后发生的严重后果比起来,以及对经济或社会来说,接种新冠疫苗,是目前最好的防护方式。

推荐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要越早接触,就能够获得保护,也有利于我们整个全社会保护屏障上的早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