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独立团,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我党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装,也是北伐战争中的一支王牌部队。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率独立团血战汀泗桥、贺胜桥,攻克武昌坚城,为北伐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北伐军中的常胜军。

叶挺独立团的前身,是广东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后来,在我党的运作下,铁甲车队改编为第四军第34团,隶属于张发奎的第十二师,由党员叶挺担任团长。1926年初,国民革命军已经开始北伐,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命第12师尽快参加北伐,但张发奎的部队正在处理占领海南岛的一些后续事宜,仓促间无法集结全军,便先将叶挺的第34团派往湖南,参加北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第34团被改编为独立团,直接隶属于第四军军部,由叶挺继续担任军长,吴季严担任党代表,全团总兵力共2100余人,共下辖三个营和一个机枪连,由周士第(后由曹渊继任)、许继慎、杨林分别担任营长。

独立团采用“三三制”编制,每个营下辖三个连,共有九位连长。这样的话,叶挺独立团连级以上军官达到了16人之多,他们分别是谁,日后又会是什么结局呢?

独立团团长叶挺,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他是我军的缔造者之一,在日后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新四军军长,被毛主席称为人民军队首任总司令(广州起义时,叶挺曾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比朱老总还要早)。可惜的是,叶挺将军于1946年4月遇难于黑茶山事故中,年仅50岁。

以叶挺将军的资历和贡献,如果不是在黑茶山事故中遇难,他肯定会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中被授予元帅军衔,非常可惜。

独立团党代表吴季严,安徽安庆人,是我党元勋陈独秀的外甥,曾经与周总理做过同学。大革命时期,吴季严受到舅舅的熏陶,思想进步,斗志昂扬,逐步倾向于革命。在北伐时期,吴季严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并于1927年初光荣入党。

大革命失败后,吴季严脱党,携一家老小来到江西,在一家报馆任职。在此期间,他拒绝了国府当局的拉拢,甘愿一生清贫,气节令人敬佩。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周总理得知老同学生活拮据,曾给吴季严送过钱,令吴季严十分感动。但此后,吴季严拒绝再接受接济,甘守清贫。

吴季严曾留学欧洲,精通法语、俄语、德语。他曾经翻译过《法国革命史》,是国内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宝贵资料。1952年,吴季严因病去世。

独立团第一营营长周士第,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在独立团成立前,周士第便是铁甲车队的副队长了,资历甚高。独立团成立后,周士第被任命为第一营营长,北伐战争中,周士第升任独立团参谋长,成为叶挺将军的左膀右臂。叶挺升任第24师师长后,亲自推荐周士第继任独立团团长。

南昌起义时,周士第率独立团(即第四军第25师73团)在马回岭参加了起义,被任命为第25师师长。三河坝之战后,周士第一度离队,闽变时,周士第与组织上取得了联系,重新归队。

周士第历任红十五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八路军120师参谋长、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副司令员兼副政委、第十八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务,1955年,周士第被授予上将军衔。

周士第在北伐战争中升任团参谋长后,一营营长由曹渊接任。曹渊,安徽寿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从黄埔军校毕业后,曹渊在两次东征中表现极为出色,成为黄埔学生兵中的名将。中山舰事件后,曹渊被组织上派往叶挺独立团,在北伐军攻打武昌的战斗中,曹渊率第一营将士奋勇杀敌,不幸头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4岁。

独立团第二营营长许继慎,安徽六安人,年轻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因抗议北洋政府的”贿选“丑闻遭到通缉,逃往上海。1924年5月,许继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了北伐、东征等一系列战事,表现极为突出,叶挺独立团成立后,许继慎被任命为第二营营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继慎参与了创建鄂豫皖苏区的一系列工作,表现优异,有着突出的军事才能,官至红一军军长。1931年11月,许继慎牺牲于河南光山县白雀园。

独立团第三营营长杨林,原名崔勋,是一名朝鲜人,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后,杨林前往黄埔军校工作,被任命为学生队上尉队长。叶挺独立团成立时,组织上特地抽调杨林到独立团,担任第三营营长的职务。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杨林先后担任过红一方面军补充师师长、红23军军长、红73师参谋长、红一军团参谋长等职务,1936年牺牲于东征战场。

独立团三个营共下辖九个连,再加上团部直属的机枪连,总共有十个连的编制。第一连连长莫奇标,广东郁南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莫奇标进入第四军担任见习排长,叶挺独立团成立后,被任命为第一连连长。

莫奇标骁勇善战,勇猛无匹,在北伐战争中表现十分优异。北伐军攻打武昌城时,莫奇标奋勇先登,亲率敢死队进行冲锋,不幸被子弹击中,壮烈牺牲。与莫奇标一起指挥敢死队的是三连连长高超和八连连长李海涛,在攻城时,他们奋勇杀敌,冲锋陷阵,最终三人全部牺牲在武昌城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攻打武昌城的战斗异常激烈,北洋军的指挥官是有着名将之称的刘玉春,在他的指挥下,北洋军凭借坚固的城防工事,负隅顽抗,给北伐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在攻城中,叶挺独立团奋勇先登,付出了惨烈的牺牲,营长曹渊、连长莫奇标、高超、李海涛全部在攻城战中牺牲。

第二连连长吴兆生,原名吴亮寅,湖北黄梅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北伐战争中,叶挺独立团作为开路先锋,在醴陵外的泗汾桥击溃北洋军谢文炳部,成功攻下醴陵。不幸的是吴兆生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同样在醴陵牺牲的还有九连连长胡焕文。胡焕文,湖南益阳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从黄埔军校毕业后,胡焕文进入粤军中担任见习排长,后来升任独立团九连连长。北伐军攻打醴陵的战斗中,胡焕文与吴兆生一起牺牲于泗汾桥下。

四连连长卢德铭,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他是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生,在东征时,卢德铭乔装改扮,孤身进入惠州城中刺探敌情,显示了自己的胆色,叶挺独立团成立后,卢德铭被任命为第四连连长。

凭借在北伐战争中的出色表现,卢德铭先后升任营长、团参谋长,警卫团组建时,卢德铭荣升警卫团团长。1927年9月,卢德铭参与指挥秋收起义,担任起义军的总指挥。起义军转战井冈山时,在萍乡芦溪与敌军遭遇,卢德铭亲自断后,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壮烈牺牲,年仅22岁。

五连连长刘光烈,湖北黄陂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叶挺独立团成立时,刘光烈被任命为第五连连长。1927年,刘光烈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广东后,在汤坑失利,刘光烈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被迫返回了家乡。

在黄陂,刘光烈积极进行革命活动,秘密发展农军武装。黄麻起义时,刘光烈率农军参加了起义,在坚守黄安县城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六连连长袁也烈,湖南洞口县人,出身于桂军系统。桂军将领刘震寰叛乱时,袁也烈离开桂军,转投黄埔军校。叶挺独立团成立时,袁也烈被任命为第六连连长。北伐战争中,袁也烈表现十分突出,一路升任团参谋长。

南昌起义时,袁也烈随周士第在马回岭参加起义,起义军南下失败后一度与部队失去了联系。后来,袁也烈重新联系上了组织,被派往广西参加百色起义,成为开创红七军的功勋。红七军成立抵达中央苏区后,袁也烈担任团长,后来在战斗中负伤,被迫前往上海治疗。

伤愈后,袁也烈改任地下工作,曾经在西北军高树勋部从事兵运活动。解放战争时期,袁也烈主要从事地方工作,担任过山东军政大学校长、渤海纵队司令员等职务,1955年,袁也烈被授予少将军衔。

第七连连长张伯黄,湖南湘阴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叶挺独立团成立后,张伯黄被任命为第七连连长,在北伐中,张伯黄凭借出色的表现升任营长。1927年8月,张伯黄参加了南昌起义,在南昌起义部队南下过程中壮烈牺牲。

机枪连连长练国梁,贵州榕江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练国梁参加过两次东征,以及平定商团叛乱的战斗,表现突出,叶挺独立团成立时,练国梁被任命为机枪连连长。

1927年1月,练国梁升任第75团第三营营长。1同年5月,军阀夏斗寅发动叛乱,偷袭武昌。在保卫武昌的战斗中,练国梁率第三营将士们浴血奋战,不幸被子弹击中,壮烈牺牲。

叶挺独立团在革命岁月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6位连级以上将领,只有三人活到了建国后,分别是周士第、吴季严和袁也烈。吴季严后来脱党,并于1952年因病去世,只有周士第和袁也烈活到了五五授衔,周士第荣获上将军衔,袁也烈则成为开国少将。笔者在这里,向叶挺独立团的革命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后重点说一下袁也烈,袁也烈在大革命时期就是团参谋长,资历比大部分开国元勋都要高出很多,但他为何授衔时只是少将呢?主要是因为两次离队的经历。南昌起义南下时,袁也烈与组织上失去了联系,暂时离队。

后来,袁也烈在上海重新找到了组织,被派往广西参加百色起义,成为开创红七军的元勋之一。红七军进入中央苏区后,袁也烈又在战斗中受了重伤,被迫再次离开队伍,前往上海疗伤。两次离队的经历对袁也烈影响很大,导致他的级别一直不高,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最高职务不过是渤海纵队司令员,授予少将军衔,完全符合级别。

如果不是两次离队的话,以袁也烈的资历,获得上将军衔是没什么问题的。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