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土叨叨:大家好,上周请假没有推文,有好几天没见了。暑假到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带娃出门?每天感觉都是一堆事,天气又热,有时候难免心烦气躁。今天这篇咱们一起聊聊情绪话题吧。

比吃喝拉撒更难搞的情绪风暴,

试试这样化解

正文共: 3103字 11图

预计阅读时间: 8分钟

家有两娃,每天都能感受到情绪风暴来袭, 昨天哥俩还为了一台好久没人骑的滑板车杠上了,弟弟说是弟弟的,哥哥说是哥哥的,一个要骑一个不肯,谁也不让,抢来抢去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最后两人都气鼓鼓的。

做爹妈的好言相劝了,有时候软的硬的来回好几遍了,孩子还是油盐不进,最后咱自己也耐心耗尽情绪hold不住了,被“搭”了进去……

01

情绪怎么就说来就来?

对孩子来说,当处于饥饿、疲劳、恐惧、疼痛的状态的时候,尤其容易发脾气。 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容易生气,甚至崩溃。

失败:玩游戏输了; 挫折:学习新技能还不太熟练的时候,翻身翻不过去时,搭积木总倒时; 不如愿:超市里不能买想要的东西;不能去想去的地方玩; 被限制:到了快睡觉时间,电视要被关掉;不让他去厨房时; 被嘲笑:尿身上被说这么大还尿裤子羞羞时; 不被关注:喊了好几遍,大人都没听见时; 不被理解:想说的意思别人一直没听懂,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时候,尤其容易如此; 生活变化:家里多了弟弟妹妹,感受到更多压力时。

愤怒、崩溃这些情绪,其实传递出一种信号:孩子需要帮助。

02

试着命名情绪

感觉和情绪都产生于人的大脑,影响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 高兴、恐惧、愤怒、悲伤是比较常见的4种基本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复杂一些的情绪还有:厌恶、嫉妒、得意、害羞、失望、惊奇、忧虑等。

“情绪可以让其他人更懂我们,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哪怕是愤怒、恐惧、悲伤这些所谓的坏情绪,都是非常重要的。 情绪是自然流露的,它造就了独一无二的我们。”

在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还无法命名情绪 ,我们可以在情绪产生时,告诉他,这是生气了,帮他学会给情绪命名。

兄弟俩吵架的时候,我有个挺好用的句式: 因为xxx,所以生气了。

比如, 因为不能玩滑板车,所以很生气。 因为吃不到桃子,所以不开心。 因为弟弟不愿意分享,所以觉得气愤。 因为挨批评,所以觉得委屈。

哪怕孩子只是学会用言语描述自己的愤怒:“我真的好生气,好想打人!” 都意味着孩子的巨大进步,因为这表示他们已经学着识别情绪,用语言描述感受,比真的动手强多了。

03

不同情绪下的身体反应

人在不同的情绪下,身体反应也是不同的, 比如,孩子在愤怒的时候容易作出打人等攻击行为,这其实是愤怒情绪的特点。

在日常教孩子感知情绪,就可以从观察入手,我以前看过《DK儿童情绪管理》,那本书里形容得很具体,比如:

厌恶 让我们胃和嗓子都怪怪的; 快乐 身体通泰; 愤怒 让我们的手臂活跃,容易产生攻击行为; 悲伤 则恰恰相反,悲伤的时候我们常常不想动弹,只想蜷缩起来; 恐惧 则让我们心率加快; 嫉妒 则让我们头脑发烫;

图片来自《DK儿童情绪管理》

有时候身体对情绪的反应比大脑更快 身体的放松,有助于情绪降温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洗把冷水脸,离开现场深呼吸,枕头大战,哪怕只是啊啊啊喊几声,也会有效的原因。

04

情绪背后是什么?

就连我们大人有时候也会感到一股无名火窜上来,更别提孩子了。

对孩子来说,之所以控制情绪这么难,跟他们认知发展水平有限有关,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突然就不对劲了,说不出来到底为什么生气。

拿愤怒来说,愤怒只是表象,是冰山一角。

比如,孩子发生危险后,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责备, 这种愤怒的背后, 是担忧。 孩子被人嘲笑后,产生攻击行为, 这种愤怒的背后, 是羞耻感和失控感。 孩子被人弄疼了之后,也会产生愤怒, 这种愤怒背后是, 则是疼痛。

我算是情绪比较稳定的人,回想起来就在于,我习惯性的会分析自己当下的情绪究竟是什么,别看都是郁闷,生气、愤怒、嫉妒、懊恼、不平,这几种都是有区别的。 顺藤摸瓜再找找产生情绪的根源,随着梳理,情绪慢慢就降温了。

我们对情绪越了解,越能掌控它。 如果能够及时识别情绪触发的缘由,提前采取措施,会减少情绪恶化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对情绪事件重新解读

我在推文里,曾经反复提到情绪ABC理论,这个理论对我的帮助很大。它认为,我们面对不同的事情A(activating event ),大脑回产生不同的解读B(belief),而对事情的解读,让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情绪和行为C(consequence)。

古代成语塞翁失马也是在说同样的道理, 事情固然重要,如何解读事情,才是产生情绪和行为的关键。

比如,同样是哥俩抢东西,如果弟弟认为哥哥只是玩一会,而不是永远拿走,可能就不会怎么说都不肯。 而哥哥如果认为弟弟只是一时想不通,而不是故意想让他难受,那也不会那么生气。

所谓劝架,安慰,更多的也是引导孩子 从“想不通”到“想开点”的过程

06

还能做什么?

【A】 换环境、转移注意力

在情绪最激烈的那个点,强求情绪立即消失,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情绪需要时间消化,而转移注意力,离开产生情绪的环境,是缓解情绪一种好办法。哥俩吵架的时候,一般先把两人分开,带离案发现场是有效的。

《菲菲生气了》

【B】 接纳情绪、共情

有时候孩子因为一些我们没有留意的事,产生了小情绪,并不断累积,仿佛变了一个人,什么都能惹到她一样。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可能会忍不住的教育他们,但这时候讲道理,往往收效甚微还雪上加霜。

而我们面对情绪,也要放松一些,有时候哪怕简单说一句:“宝贝,你真的很生气!” 都有着巨大的力量,这是跟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有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合适,也不妨先别说什么,只是默默陪伴就好,孩子情绪有了承载也会有风平浪静那一刻。

《我的大喊大叫的一天》

【C】 在幽默中感受情绪的后果

兄弟俩吵架的时候,要是我假装疯了一样也冲进去一起打,有时候就变成一场欢乐的闹剧。只是很多时候,情绪跟着上头,也没心思开玩笑了。 其 实幽默是化解情绪的一个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变成一只喷火龙了》

【D】发泄出来

情绪光压抑是不行的,就像对付洪水,只一味堵,最终还是会决堤。孩子的情绪也需要发泄的,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可以设定一些界限,比如打人是不可以的,打枕头是可以的等等。有时候孩子 通过安全的方式发泄 出来了,也就自然而然好转了。

【E】做一些平复情绪的事

这一条和分散注意力类似,身体舒展了,心情开阔了,情绪风暴也会慢慢过去。

《费加尔生气了》

06 小结

前面说的几点总结起来主要是:

1 识别情绪,找到情绪缘由;

2 学习用言语描述出自己的感受;

3 感受身体、放松身体;

4 改变对事情的解读;

5 换环境、转移注意力;

6 接纳情绪、共情;

7 在幽默中化解情绪;

8 通过安全的方式发泄;

9 做一些平复情绪的事;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中提到,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也是逐渐发展中的。

作为两个娃的妈,特别是像老大蛋蛋,已经长到8岁多,我明显感受到,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比如,一年级刚开始,擦掉他写得不好的字,那简直就是恨不得躺到床上打着滚哭,到现在最多是撅着嘴,嘟囔几句,虽说还是难搞,但好歹还算是进步了。

到了老二,也能显著感受到变化,原本很是纯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可是在2-3岁明显涨了脾气,有时候小脚一跺,小眉头一皱,喊起来整耳欲聋,比他哥嗓门还大。

情绪是我们终身为伴的朋友,孩子要了解他,学习和他们共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功夫,这是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功课, 还好有了方法论,我们不用束手无策 ,我们可以学习着掌控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也做人生的主人。

(更多实用文章,请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