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一段逆旅,不少人选择了顺势而下,把生活给的困难当绝境,从此画地为牢,做一只没有追求的井底之蛙,虽不受饥寒交迫之苦,但也享受不了荣华富贵之气。

沈树忠也曾经处于这样平凡岁月当中,但他却选择了逆风而行,受伤就受伤,失败就失败,拼尽全力放手一搏,把生活给的困难当挑战,从此破釜沉舟,做一艘在大海里行驶的帆船,他的传奇人生是怎样开始的?怎样成功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凡年代,平凡的我们

生不逢时多有时,看到今天中国的大好河山,国泰民安,我们很难真正地理解新中国成立不久时,当时的中国人如何度过那个温饱都还是问题的年代,沈树忠就是出生在那个一贫如洗的年代。

在1961年10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塘甸一个小乡村里沈树忠,父母是目不识丁的普通农民,那时候的城市都很落后,更别说农村了,用“落后”都不能准确去形容,“破败”仿佛更有说服力。

这样平凡不能再平凡的家庭,破败不能再破败的环境,遇到旱灾旱年,活下来都很困难,谁家还有心思花在学习上,但是,凡事总有意外,望子成龙的沈树忠父亲,明白“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便将沈树忠送入小学,迈出了沈树忠改变命运最为关键的一步,首先有知识,才能明白处境、增长见识,然后改变命运。

沈树忠学习也是较为认真,他并没有辜负家人的期盼 ,那时候的孩子大多只能坚持两三年便打着回家帮忙的旗号,永远地离开了学校,开始到社会上闯荡,那时候的家长也不知道,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自己孩子不读了,正好还可以省下钱来维持生活。

坚持下来的沈树忠在1975年考入了浙江省湖州中学,那时候的中学和现在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别,除了搞好学习的本职工作外,他们还要学习工、军、农的作习,沈树忠所在的高二(5)班是农村班,经常要去劳动,而且那时候高中只有两年,学习时间也是非常的短,就要参加高考。

1977年高考恢复,对于十几岁的沈树忠来说,学习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只要一有空,他家拿起书本学习,可是高考对他来说依然是残酷的,就好像他之前从未努力过,高考物理0分、化学5分这样让人对自己产生怀疑的分数,并没有打到沈树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年重振旗鼓的,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是他选择了中专,也就是这一次的选择,成就了多年后拿奖拿到手软的科学地位。

逆水行舟 ,力争上游找出路

作为母校的浙江煤炭工业学院,让沈树忠首次接触了地质专业,也许当初的沈树忠和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选专业一样,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自己最终报的专业是干嘛的?但是沈树忠与地质学的相遇,改变了沈树忠的一生。

中专毕业后的沈树忠根据自己的地质专业当了煤矿上的质地专员(煤矿工人),20岁的沈树忠麻木地干着这份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每日都是黑乎乎的,看不到明天,也想不到未来,只是按部就班的上着班,养活着自己。

那时候的沈树忠很迷茫,知道这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自己不能一辈子在煤矿工作,哪里都不对,可是具体的改变方式又没人能指点一二。

只要有改变的心,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哪怕只是思想准备,一则报纸上的新闻,彻底改写了沈树忠的命运,他看到一名中专生考上了研究生,就是这简短的几个字,让他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

找到出路的沈树忠自然加倍努力,不怕辛苦,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在1983年,沈树忠参加了研究生考试,虽然当年的高考考得不尽人意,但是这次的研究生考试,他却发挥得特别好,一次就考上了中国矿业大学,依然是他的地质学专业,开始了他为期三年的研究生学习。

1986年沈树忠拿到了研究生硕士学位,拿到学位的他决定再次提高自己的学历,沈树忠开始了在母校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学习是一件无止境的事情,越学觉得自己越无知,沈树忠对于自己一直是有一定定位的,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博士毕业后的沈树忠选择了留校工作,在校担任讲师、副教授,年仅28岁的沈树忠,可以算是小有成就了,每日在校的工作算是既轻松又体面,但是沈树忠恍然觉得,又像是回到了20岁时那个小矿工,每日固定的工作,渐渐让人麻木,看的到明天,却看不到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激流勇进,勇攀最高峰

一个人一旦产生了对于现状的怀疑,就会寻找可以冲破现状的机会,好的运气再一次降临到了沈树忠的身上,早就跃跃欲试沈树忠,即刻抓住了这次不可多得的机会。

1994年,沈树忠应金玉轩教授邀请,第一次赴西藏希夏邦马峰地区进行野外工作

这一次的野外勘察,让沈树忠认识到书本以外的地质勘察工作,与在校任教指导学生学习的地质是有很大差别的,他自己也还有很多要学习和研究的东西。

那次应邀参加野外勘测工作后的沈树忠,再一次产生了前进的动力,于是开始了几年的国外研究之旅,沈树忠渊博的知识储备,在国外研究正好派上用场,此时沈树忠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明白一生所求,也在地质研究领域初露头角。

在国外研究顺利的沈树忠,收到祖国的召唤后,放弃国外优越的研究条件,便毫不犹豫地回到中国,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在2000年的时候,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在沈树忠眼里,国家高于一切,一颗爱国的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国家的召唤就是最大的事情。

这时找到人生目标的是沈树忠,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在2000年以后,沈树忠可以说是拿奖拿到手软,无论是大的奖项、还是小的奖项、还是个人名誉奖,只要跟沈树忠的研究领域相关,他都荣获过。

一份荣誉,一份责任,随着沈树忠对于地质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他的责任也是越来越重,人们对于沈树忠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他从一开始的研究人员,逐渐变成研究项目的带头人,最后变成实验室主任,随着年龄不断的成熟,责任也越来越重。

但是沈树忠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稳,每一步都是靠实力说话,毕竟科研这个行业是做不了任何假的,用实力说话,才是硬道理。

追逐梦想的岁月总是白驹过隙,一转眼已经十五载有余,曾经的少年郎已经年过半百,既是地质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员,也是人生路上的半个导师,2015年7月,沈树忠提名参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12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沈树忠此次被入选成功,也算是对前半生的一个交代。

学有所成,做有所成的沈树忠,在把理论知识学完之后,便开始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真理、突破真理、定义真理,完善理论体系。

2018年11月,沈树忠再次全职回归讲台,加入南京大学,担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开始把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下一代,让下一代去学习、去探索、争取青出于蓝胜于蓝,让我们祖国在地质研究领域再创辉煌。

对于地质学的研究,沈树忠从未放弃过,他的一次次突破,一次次成功,终于在2019年7月,沈树忠荣获地层学国际最高金奖(ICSMedal),成为第一位获此奖项的亚洲科学家,这个奖项可是算是地质学中的“诺贝尔”,四年颁发一次,一次仅一位科学家,全球只有4为科学家获此殊荣。这一奖项便是对沈树忠最大的肯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平凡岁月过明白,在平凡中磨练意志,不卑不亢,看准机会,为自己的人生放手一搏,不论成功或是失败,都不愧对于过去的自己,也不委屈未来的自己。

沈树忠用一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敢于拥有自己的梦想,敢于突破环境的束缚,敢于坚持不懈地学习,就会离我们的梦想越来越近,梦在不远处,路上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