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友学院(ID:zhiyoucf88) ◎作者 | 严九元

几天前,腾讯宣布拿出11 亿股票来奖励员工;京东宣布员工年薪由14薪涨为16薪。

而中国两大投行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高层出差待遇降级,飞机由商务舱降为经济舱,五星级酒店标准下降不少。

这不约而同的举动后面,是高层正在力推的战略“共同富裕”。这一战略与时代的基本面、与我们每个人的决策紧密相关。今天我们剖开来聊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几十年,秩序森严的美国金融界有两大创新者,都是以反叛者面目出现。

一是目前最热的互联网券商罗宾汉(Robinhood),取名于劫富济贫的侠盗罗宾汉,定位是服务散户,服务大众,颠覆性地推出零手续费,刷新华尔街既有秩序。前不久轰动于世的散户血洗对冲基金事件,很大部分散户交易就是在罗宾汉证券平台上进行。

二是嘉信理财,提供低价折扣经纪服务,让普通人能够直接买卖股票,在此之前,股票交易要通过经纪人才能进行。这也是对华尔街既有制度的颠覆。嘉信理财借此成长为金融巨头,市值超越高盛。

从平民需求出发,为其提供解决方案,到现在依然是时代最大需求,也是最大红利。

中国也类似。近些年最大的商业成长故事,并非社会热议的中产崛起,而是典型的下沉市场产品拼多多,一路狂飙,在互联网上市公司中市值仅次于腾讯阿里美团,超越中产用得更多的电商平台京东。

奶茶界叫得响的是喜茶、奈雪的茶等中高端品牌,而暗中发财的却是布局三四五线城市的“奶茶拼多多”蜜雪冰城,门店数是前两者数十倍的,其标签是贫民窟女孩救星、我不嫌你穷你也别嫌我low。

吴晓波说的中产崛起是最大的时代红利,很可能是错的。

全世界的中产在减少。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计算,全球中产阶级过去一年减少了5400万。

最新报告指出,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的中产阶级已经缩水,年轻一代更难以跻身中产阶级。

比如美国,1970年代中产阶级占美国人口61%,到了2010年代,只有51%。

减少的重要原因是贫富差距加大,财富在往金字塔尖聚集,普通人想进入中产越来越难。

经合组织的报告称,二战后出生的那代人,有近70%在20多岁的时候就成为中产,但是现在的80后,只有60%的人能在而立之年之前跻身中产。

这是一个世界性现象,也是当下最大的一个时代问题。

中国作为新兴国家,是世界上中产成规模增加的为数不多的国家。

但中国的中产有个特点,是高负债中产。有房贷,有教育压力。这造成了这个阶层有中产的收入,却不敢有中产的消费支出。

“房间里铺满地毯、模仿Tiffany的台灯、壁柜里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马提尼鸡尾酒、崭新的奔驰或宝马,这是福赛尔《格调》一书中对于中层阶级消费符号的描述。”(引自钱德虎文)我们印象中西方中产阶层是与自由、富裕、独立、价值观联系在一起。

中国的中产是与房贷、鸡娃、996联系在一起。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其消费能力不能稳定完全释放。

中产市场当然有增量的商业机会,但限于消费能力不能稳定完全的释放,其市场是受限的,跑出巨头的难度是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前几乎所有的创业项目都在喊中产崛起、消费升级,当拼多多重新发现下沉市场并一跃成为巨头后,人们才看清现实的逻辑。

于是所有的巨头转向下沉市场。

阿里做淘宝特价版,对标拼多多;京东启动下沉战略,大多数新增用户来源于三线以下城市;抖音推出极速版,与快手抢下沉用户。

巨头们鼓吹的具有前瞻性和颠覆性的C2M模式(消费者直连工厂)和满足个性需求的柔性生产,原本是瞄向更有个性化需求的中产,但最后发现能施展手脚是低价市场。

定价9.9元一把的电动牙刷,原厂直供价29元的筋膜枪,3元包邮的湿巾……大数据分析能力与强大的中国制造能力结合,时代选择了首先去满足平民的低价需求。

这一趋势也体现在了最富裕的国家美国。

来自中国的跨境电商正把低价模式带到美国,挑战亚马逊。服饰隐形冠军SHEIN,其APP下载量超过了亚马逊,它的特点,一是出人意料的便宜,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一件衣服;二是柔性生产,快速反应,每天上新几千个款式。一到两个月的上新量就超过了快时尚之王 Zara 全年的上新量。

它们利用的正是中国强大的制造能力,叠加数据能力和互联网营销能力,构成了快速反应的规模化的柔性生产体系。

与此呼应的是另一个现象,美国一元店的兴起。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零售业遭受重创,比如著名的梅西百货一路下滑,但售卖低价商品的一元店却诞生了两家世界五百强——Dollar General和Dollar Tree。它们定位中低收入用户,08年金融危机后,反而获得更大发展,很多中产消费降级,也成为一元店的增量用户。Dollar General的市值早已甩梅西百货几条街。华尔街日报前不久还公开推荐Dollar General是潜力股。

这是时代的隐喻,与日本相似。 日本泡沫破灭进入失去的20年时,百业萧条,唯一兴起的业态是低价模式,以性价比为特色的优衣库迅猛发展,往常流连于东京银座高档商店的主妇们,消费降级走进了优衣库,成就了优衣库老板柳井正,使其成为日本首富。

贫富急剧分化是当下最大的全球性命题。富若美国依然受此困扰。

畅销书《乡下人的悲歌》(Hillbilly Elegy),在特朗普当选之后,横扫全美各大图书排行榜,并被《纽约时报》评为“读懂特朗普为什么能赢”的揭秘之作。书中呈现出底层白人的困苦与绝望。

特朗普上台,就是大量铁锈地带的中下层“阶层坠落”把他选上的结果。

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刻如此全球范围的贫富分化? 十年来各国疯狂印钞、疯狂货币放水是重要原因。印出来的钱大多数流入富人群体。同时,放出来的水又大幅推高了股票房产等资产价格,而拥有这些资产的更多是富人,他们享受了大放水的红利,平民则越富人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

去年疫情爆发,从3月到5月美国工人损失了1.3万亿美元的收入, 但同时,600多位亿万富豪的总资产增加了4345亿美元。

比财富差距更危险的是平民看不希望。

前段时间关于躺平的讨论,主流舆论固然可以用上进与责任来激励普通人,但也要理解看不到买房希望、看不清未来怎么发展的年轻人的心境与心情。看不到希望,便容易极端。这段时间频频出现把资本家挂路灯的言论,频频出现声讨剥削的声音,有深刻的背景,也充满了隐患。

因此1月11日省部级研讨班上讲话: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当然,实现共同富裕,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

比说理辩论更重要的,是社会给予阶层上升更通畅的通道,更大的门。

这个时代最大的要求,是解决贫富分化的问题,最大的红利是提升平民效率与福利、为平民找解决方案。最大红利还没发展到中产需求。拼多多抓到了这样的红利,优衣库抓到了这样的红利。

为平民找解决方案、找出路,也是这一代人最大的使命。

从这点来看,高层最新的战略重点值得关注。今年以来,“共同富裕”被密集强调。

1月11日省部级研讨班

1月28日,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

3月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4月政治局会议

6月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

7月1日百年庆讲话

共同富裕不光是口号,而是一系列雷霆手段。

对互联网巨头动手,绝不是简单的冲着垄断、隐私、监管等去的,这些并不是战略优先项。背后的深层原因是防止巨头财团化,防止“穷者愈穷富者愈富”,防止资源集中在少数巨头。

对在线教育动手,一方面是减少中产压力,另一方面,教育平等化是阶层平等化最后通道。

证监会在学习100周年讲话时,明确把矛头对准了造富:严打违规造富。

当下的一个价值倾向,是防大防快。防止资源集中,防止一夜暴富。提倡依靠实业慢慢变富,均衡变富。

暴富最多的出在资本市场。7月7日,中办国办罕见地对证券市场联合发文《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这个文件的本质是用专政力量用司法力量来遏制财富的不当流向,动用公安力量、检察力量深度介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似乎越来越倾向于向德国模式学习。

从市场经济角度,中国一直在借鉴美国的经验。但近来远美(国)近德(国)的趋势越发明显。不管你是做投资还是做商业还是做管理还是做研究,这个动向都值得关注。

德国的形态符合中国对理想经济体的很多想象。

德国制造业完备而发达, 不像美国空心化。德国是脱虚入实典范,小金融大实体,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业比重长期低于5%,比美国和中国都小很多。

德国房价稳如铁, 1990-2007年涨了17.3%,年均涨幅仅为0.9%,没有泡沫,是近些年唯一没有房地产大波动的西方国家。

德国没有那么多教育焦虑, 职业教育与著名大学毕业都能有好的工作发展,中国现在也在借鉴,初中毕业生一半读职高,一半走高考这条路,大量培养高级技术人才。

德国也没什么福布斯富豪榜排名靠前的巨富。

德国币值稳定,通胀控制得极好。

德国负债率低, 在各国最近20年不断加杠杆的背景下,德国反向而行,杠杆率一路走低。

德国银行体系强大, 是企业融资重要通道。这点与中国相似,走的是与美国股市融资不同的路。

值得留意的是,中国最高经济决策机构中财办宏观局局长张晓朴最近出了一本专门研究德国金融体系的书《金融的谜题——德国金融体系比较研究》,社科院原副院长李扬在其序言写道: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强化了需要向德国学点儿什么的愿望,毕竟,中国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集体主义至上、追求公平的社会精神等,使得中德之间似乎更有共通之处,基于这些民族精神和社会背景,我们学习德国发展金融业的经验是否更有条件一些。

面对贫富分化目前两种解决模式, 一种是美国式,承认阶层之间贫富之间的差距,但把上下通道尽可能打通,结构不固化,平民逆袭有可能性,硅谷大批白手起家杀入豪富榜是代表。

另一种就是欧洲更进一步是北欧模式,福利国家,财富尽可能均等化,强调国家介入财富的二次乃至三次分配,是一种管控型经济。

中国更可能借鉴后一种情形。

中国造富蒙眼狂奔的时候可能结束了,实质性的均贫富调节已经开始。

可以确定下面三件事会发生。

第一,股市整治。接下来一年,打击老鼠仓、伪市值管理、 内幕消息、造假冲击IPO一定会掀起风暴。

如前所述,公安、检察等专政力量介入违规造富的打击。楼市炒作管住之后,股市成为整治重点。股市比楼市更易暴富,更多利益输送。健康的股市生态,是靠业绩而不是靠市值管理慢慢变富。

第二,教育均等化。不久前,被视作学区房最后堡垒的北京西城,政策突变,信号重大。再加上课外培训大整治,教育界的动作空前剧烈。

教育是阶层流动最后的机会。

能享受课外培训的,只能是中产以上家庭。它不只是加大中产负担,挤压消费,影响人口出生率,更把平民孩子抛得更远,加大阶层鸿沟。

从这点来说,如果在线教育和课外培训能找到与平民教育结合的点,提供低价优质的供给,是机会。

第三,去杠杆。

杠杆即债务。一个社会负债越高,通常对富人越有利。因为借钱多的是富人,穷人不敢借钱。富人更能享受到信用扩张的红利和资产收益。

杠杆率一路上升是最近十几年全球贫富分化的重要原因。

中国很明显地在限制杠杆,尤其是对贷款的发放越来越严。很多人反映现在房贷很难批下来,还是刚需首套。用于投资的二套三套,能贷的比例非常低,也更难获批。

股票配资也受到更多严查和限制。

把钱贷出来做实业是可以的,把钱贷出来做金融投资,路越来越窄。

这会成为一个常态。用于金融投资的贷款会越来越难获得。

去杠杆不是一个阶段性任务,是一个长期战略。

中国人这二十年的财富积累,就是普遍享受到了以房贷为核心的资产杠杆红利。用几十万的首付撬动了上百万的资产,也几何级地扩大了你的收益率。

今后无脑使用安全杠杆的机会大大减少。

这对于富人是一种限制,但对普通人来说,同样意味着理财逻辑的变化,你需要更多的了解与学习。

一个新的时代来临,只有更快适应的人才能更好地生存。

END

今年股市楼市频繁有政策变动,如果你看不懂政策,不了解哪些行业有长期确定性,看不懂什么时候上车?不妨加入我们的《基金入门训练营》

智谷趋势创始人严九元主讲,让投资不再抓瞎,系统性学习,是解决财富焦虑唯一的办法。

299元的课程限时优惠价9.9元,现仅剩88个名额,赶紧长按下方二维码,报名后在页面停顿两秒,弹出班主任微信,务必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