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苏军老战士在回忆录中都提到,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是他们最强大的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是因为,德军装备“虎”式重型坦克时,苏军只有T-34/76中型坦克可以迎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德军的坦克车组拥有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而苏军坦克车组基本上都是新手,指挥官也没有很多经验,因此无论战役还是战术层面,都被德军占据主动。

T-34/76中型坦克的装甲示意图,可以看到车体和炮塔正面装甲厚度只有45mm,尽管有较大的倾角,可以增加跳弹几率。但是,与德军重型坦克相比,这样的装甲显得很脆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虎”式重型坦克装甲示意图,车体装甲正面厚度达到100mm,并有一定的倾角。炮盾厚度更是达到了110mm,即便没有倾斜角度,在有经验的德军车组操纵下,会故意利用地形作为掩护,使得装甲产生一定的倾斜角度,从而提高防护性能。

T-34/76中型坦克配备的F-34型76mm主炮,在发射穿甲弹时,距离100米可以击穿102mm厚的装甲,距离500米可以击穿92mm厚的装甲。对照上面“虎”式重型坦克装甲示意图,可以看出T-34/76必须冲到100米的距离上,才能有希望击穿其正面装甲。

“虎”式重型坦克配备的KwK 36型88mm主炮,在发射被帽穿甲弹时,距离100米可击穿120mm厚的装甲,距离500米可以击穿110mm厚的装甲,距离1000米可以击穿100mm厚的装甲。对照上面的T-34/76中型坦克的装甲示意图,“虎”式重型坦克甚至在2000米就可以击穿T-34/76的正面装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秋,德军“虎”式重型坦克部队的战斗力达到顶峰,德军车组已经完全熟悉并掌握这种重型坦克。而苏军则没有足以对其构成威胁的坦克,因此双方坦克部队交战时,T-34/76会全速发起冲锋,尽可能缩短开火的距离。这张照片中,一名苏军坦克兵中校正在检查被德军遗弃的“虎”式重型坦克,能够看到炮盾上卡着一枚76mm穿甲弹。就算没有击穿,崩落的碎片也很可能击伤了炮手。手指的地方还有一个跳弹痕迹,二战时期的苏联坦克没有火炮稳定器,在行进间射击命中率极低,必须依靠短停射击。但停下射击时,又会成为德军的靶子。

一名德军坦克兵在查看被击伤的坦克,苏军发射的一枚炮弹击中了“虎”式重型坦克的车体正面,位置就在驾驶员观察窗的左上角。由于炮弹的穿深不够,因此只留下了一个凹痕。随着战争的进行,苏军坦克车组逐渐成熟起来,他们的技战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德军坦克部队开始感受到真正的压力。

苏军第4装甲集团军的坦克车长、苏联英雄帕维尔·库列绍夫回忆道,为了摧毁德军的重型坦克,他们指挥T-34/76坦克必须发起冲锋,尽可能利用地形迅速靠近目标。为了能够摧毁“虎”式重型坦克,他必须在400~500米的距离上,使用76mm主炮射击目标的侧面装甲。而在作战过程中,“虎”式重型坦克完全可以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中他们的坦克。如果被88mm穿甲弹击中,T-34/76的45mm装甲根本不堪一击,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员的伤亡。

因此在战斗时,他不得不期望出现奇迹,让德军无法击中他们的坦克。T-34/76抢先射击,可以看到大多数炮弹都没有命中目标,这时德军坦克开始还击。一枚炮弹击中了T-34/76炮塔右侧下方的位置,随后他听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装填手和无线电员当场牺牲。作为车长的库列绍夫推开顶部舱盖试图逃生,但此时车内已经着火,舱盖打开后,火焰立刻冒了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库列绍夫不记得自己如何从坦克中逃了出来,只记得他只有一个念头,要尽可能远离已经着火的坦克。他跑出来之后不久,坦克弹药就殉爆了,这是所有苏联坦克的典型问题。他一度失去了听力,不过最终还是部分恢复了。但是,大多数坦克兵都没有他这样幸运,被一枚88mm炮弹击中,无论是坦克还是乘员都是致命的打击。

另一名苏联坦克兵回忆道,有一次,一辆“虎”式重型坦克撞上了他们的坦克,剧烈的撞击让炮塔驱动电机损坏,无线电台也坏了。于是,车长指挥坦克赶忙撤离战场。幸运的是,那辆“虎”式重型坦克开炮射击时,并没有击中这辆正在逃跑的T-34/76。

1944年,T-34/85中型坦克开始装备苏军部队,这种新型坦克配备的85mm主炮可以在更远的距离上击穿“虎”式重型坦克的装甲,苏军坦克不再需要冒死发动主动冲锋。但是,德军重型坦克发射的88mm穿甲弹,仍然是苏联坦克和车组的致命威胁。这是因为T-34/85坦克只有炮塔装甲得到了增强,车体装甲与T-34/76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