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印自卫反击战是一场耳熟能详却又知之甚少的战役,耳熟能详在于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过“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的真实“抗印神剧”故事,知之甚少在于这场战争打的太过顺利,导致很多人都对战役全貌缺少基本认知。

自10月20日开战,到11月21日主动停火后撤,我国边防部队便清除了印军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所有据点,击毙俘虏印军8700余人,缴获了大量物资,甚至进入了“麦克马洪线以南”靠近传统习惯线地区。

印军的溃败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这支号称“打遍欧、亚”,和德国、意大利、日本皆有交手的“亚洲强军”到底有多脆弱,我们可以通过里米金之战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里米金隶属中国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西邻塔克新,位处麦克马洪线以南,是毋庸置疑的中国领土。对印自卫反击战开打前,印军便占据了此地。

驻扎在这里的是印军查谟克什米尔联队第二营及阿萨姆步兵第九营一部,兵力约400人。

摆脱殖民地身份后,印度仍保留着英印时期的联队制传统,也就是根据民族地域编制军队,而来自阿萨姆邦的阿萨姆联队擅长复杂地形作战,堪称印军精锐,2020年的中印边境冲突中也有着阿萨姆联队。

11月中旬,驻扎在里米金的这400名印军士兵早已没了战意。

尽管在战争爆发前,政府一再宣传在边境东段,印军已经将解放军“赶回两英里“,尼赫鲁更是叫嚣着要把解放军从印军侵占的中国领土上“清除掉”,俨然一副“东方拿破仑”的做派。但现实是残酷的,自10月20日解放军开始反击,友军便再也没有打过一次胜仗。

10月23日,解放军进驻达旺,印军第七旅被歼灭,边境西段,新疆边防部队对驻扎在加勒万河谷、红山头等地的印军发起了攻击,并全歼守敌。

10月28日,解放军已经拔除了37个印军据点。

尽管解放军在不久之后便主动放弃了追击,源源不断的增援也陆续抵达战场,印军总兵力已达3万余人,但11日、14日、16日的三次反扑并未取得预期成效的反扑又让印军士气大挫。

古人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处于“三而竭”的印军迎来了解放军的二次反击。

此时,驻扎在解放军的进攻,他们破坏了哥里西娘东两小时行程处的日约桥,希望以此为己方争取更多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14日,西藏军区山南军分区步兵第一团开始对驻扎在里米金附近的印军实施攻坚作战,总兵力655人。

断桥作战给印军争取了多少时间呢?答案是72个小时,11月17日19时,解放军架设了一座便桥,攻坚作战继续进行。

11月18日,驻扎在里米金的印军得知解放军即将到来的消息,他们没有利用这宝贵的72个小时加固工事,而是决定南逃避战,18日11时,印军即将逃跑的消息被军区截获,遂令第一团急行军。

18日17:00,驻扎在窝热的印军警戒分队发现了第一团先头部队的身影,开战仅15分钟,印军便丢下了一具尸体向里米金方向逃窜。

18日至20日,印军没有发动任何反应,只是在根村设立了防御阵地据险而守,还顺便烧毁了当地的栈道。

正面无栈道相连,己方又据险而守,印军似乎找到了一个应对解放军攻势的万全之策。

印军指挥官可能没有听过那个在中国流传甚广的“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20日11时40分,第一团出现在了印军面前,解放军以火力优势掩护步兵从正面搭梯强攻,而在不久之前,第一团的两个连已经攀爬绝壁绕过敌方据点直接向里米金迂回。

前有解放军正面突击,后有两个连迂回包抄,此时不撤,驻守在根村的印军便会被前后夹击,于是印军再次溃退。

21日拂晓,印军发现解放军已逼近里米金,他们进行了最后的抵抗,烧毁了自己在里米金的营房。

21日8时30分,解放军占领了里米金,此时印军已向塔里哈方向溃逃了。

占领里米金后,解放军立刻派部队向东追击,11月22日追击结束。

从11月14日集结出发,到11月22日停止追击,在这长达数日的战斗中,解放军伤6人,400名印军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给己方溃退争取时间。

“要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

战前,印度国防部长曾说过这样一句“豪言壮语”,不知这位国防部长在得知己方部队如此表现后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对应自卫反击战中印军的不堪一击有着客观条件的影响。

“印军的枪很差,打不远。”

一位参与了这场战争的退役老兵曾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和开战时已经装备了制式步枪的我军不同,部分印军仍然装备着“万国牌武器”,步枪的型号不同,装备的子弹也不同,这便使得印军不得不将更多的运力花费在囤积不同型号的子弹上部队的,也影响了部队士气发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原作战御寒是关键,而印军并没有为前线部队提供足够的补给,许多印军士兵在被我军俘虏时身上只穿着一件绒衣和一件大衣,连生活所用的毛巾、袜子、牙膏都得靠解放军提供。

吃不饱、穿不暖,武器落后,补给困难,这样的部队在开战前便怯了三分,一旦打起逆风仗来势必一溃千里。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1962年的中国在军备上也算不上先进,这位老兵所在的部队在参战时使用的大部分都是53式步骑枪,并没有换装56式半自动步枪。

二战胜利后,印度军队仅和巴基斯坦打过一仗,战前印军也没有对解放军作战特点、兵力部署进行过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这便使得印军在开战后过度轻敌,缺少战争经验也使得印军指挥层过度紊乱,致使命令上下脱节,无法灵活应对我军反击。

里米金之战中,印军本处于防守方,占据天险,又靠断桥为己方争取了72小时反应时间,本可以趁此机会灵活布置,造成更大的杀伤。但此战中印军官兵却只知固守,面对战术灵活的我军毫无还手之力,表现甚至不如解放战争中的国军。

开战后,解放军高原作战物资供给也相对拮据,好在被解放的西藏农奴们伸出了援手,努力支前,缓解了我军的物资供应问题,这是战前解放军积极解放农奴清剿土匪赢来的民心。

而印军士兵又是什么德行呢?

“我们在达旺行动高度隐蔽,所以一直没有被印军发现,敌军只留了三个看守连队的,其他的都去了妓院(离军营约100米距离),武器都留在连里。”

这是老兵杨秀浩回忆中的印军士兵,两军素质差距可见一斑。

一边是几年来一直解放农奴、清剿匪患的正义之师,一边是多年来没打过大仗,上了前线还要逛妓院的三流军队,印军岂有不败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