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高校已经开始放暑假。这两个月左右的暑假,一直是大学教师令人羡慕的“福利”。很多人以为大学老师的暑假是旅游+休闲。翻看朋友圈,小编发现有些大学老师确实已经在晒旅途的风景了,朋友圈也是一片岁月静好。但也有大学老师这两天还在加班到深夜,期待着暑期的到来;还有老师勤恳的发布招生信息,欢迎考生报考自己所处的学校及相关专业;也有老师感叹着又是一个无休的暑假……

是的,大学老师并不是别人想的那样完全轻松,有些大学老师的暑假甚至和假期无缘。比如,招办老师暑假基本处于待机状态,加班加到吐血,接电话接到手软。再比如,教学科研一肩挑的老师,平日教学任务繁重,最近终于可以在暑假张罗自己的课题和论文了。而这些暑假还在搞科研的老师就是我们今天重点要关注的群体。

01暑假依然醉心学术的大学老师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职称评定要跟科研论文挂钩,而教学科研一肩挑的老师,他们平时忙于上课、备课、事务性工作等,很少有时间张罗这些。对他们来说,暑假的最大意义就在于,终于可以腾出时间搞科研、写论文了!

没有日常教学,很多搞科研的老师在暑假依然会去学校,甚至比教学的时候去得更早,只是老师去的不再是教室,而是学校实验室。此外,埋头写论文也是很多大学老师的暑假常态。

做课题、做实验、看文献、写论文……大学老师平时没有办法全心投入的事情,终于可以在暑假专心去做。没有了工作日和周末的区分,大学老师每一天都在忙碌。

虽然老师们可以利用暑假搞科研,但显然,近两个月的时间对他们来说也并不宽裕。对此,不少老师呼吁建立学术休假制度。

02什么是学术休假?

学术休假制度最早开始于1880年的哈佛大学。为了吸引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位名为查尔斯·莱曼的著名梵语学家来哈佛工作,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查尔斯·W·艾略特决定,每七年为教师提供一次学术休假,休假期间可享半薪。此后,学术休假制度迅速被其他海外高校接受,并成为重要的师资培养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

而在国内,1996年,由教育部设立的“春晖计划”是国内部分高校实行学术休假制度的起点。该计划由政府部门推行,利用海外杰出人才的学术休假进行引进。2000年增设“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励津贴、补助费。该计划在2000到2010年内共资助140名留学人员团体、12000人次短期回国工作。

近几年,学术休假也被多次提及。比如,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到完善访问学者制度,探索建立专任教师学术休假制度。2019年,教育部网站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提到了要探索建立学术休假和学术进修制度

03学术休假,也要交“作业”

很多人一听到休假,就认为只是休假。实际上,在学术休假结束后,大多数高校会要求教师提供一份报告,作为一次小小的假期考核。比如国外的里德大学要求结束休假的教师向系主任提供包括研究材料副本、出版情况等内容的报告,这份报告将被放入教师终身评价档案内。教师还需要以研讨会、发表文章等形式向学校成员汇报学术休假的研究成果。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不仅要求教师在休假前制定适宜的学术休假工作计划,工作计划需要设定一系列目标,同时做好时间安排,比如整体计划时间表、文献搜索的时间等等。部门领导还要对教师的学术休假成果(阅读文献、材料、文章草稿等)进行审查和评分,作为年度考评的一部分。

早在2004年,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就在推行学术休假制度。据京华时报2004年报道,中国农业大学相关人员介绍,学校制定这一政策,主要是考虑教师平时教学、科研任务很重,没有系统进行教学研究、整理科研成果和进修、提高、充实自己的时间。教师可以利用学术休假的机会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科研、访问进修等,但不能用于与教学科研工作无关的活动。

通过网络搜索,我们也发现这些年国内已经有不少高校发布过学术休假的实施办法,而不同的学校规定也有所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连理工大学人事处曾发布《大连理工大学学术休假制度暂行办法》,里面提到申请学术休假人员需要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在本校履职满5年的在职专任教师;学术休假一般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可安排一次,时间不超过6个月;学术假期结束后,应在休假结束后两个月内向所在单位和学校提交书面学术工作报告。

上海财经大学2019年发布的《上海财经大学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实施办法》明确,享受学术休假者应在休假结束后两周内回所在学院(部、所)报到,及时销假,向学院(部、所)提交学术休假总结报告一式二份,休假结束后的三个月内,在学院(部、所)内开展一次学术报告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科研、休整、教学、职业生涯,四位一体

学术假期间,教师有大量时间做自己想做的研究,补充自己的学术知识,拓宽和深挖自己的研究领域。除了学术研究,在学术休假时,教师还能够解决一些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充分休息,体验生活,缓解长期以来的教学压力和职业倦怠。

尤西纽斯学院的戏剧学教授多美尼克·斯库德拉平日里忙得脚打后脑勺,在学术休假期间,他打算好好享受生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将他的爱犬费斯特斯训练成一只治疗犬。他将费斯特斯带到医院接受训练,与很多病人朝夕相处,这引起了他对治疗犬研究的学术兴趣,于是他在学术休假期间着重探究了治疗犬的历史,并做了有关治疗犬的深入研究,还将这段经历写成了“费斯特斯,三条腿的神奇狗”的喜剧,在费城现场表演艺术节上收获如潮好评。

不仅如此,这段宝贵的生活体验也让他对社区服务有了全新的理解,他在自己的课程“戏剧导论”中加入了社会服务的内容,让学生在参加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与更多人分享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学生评价中,社区服务被学生评为最喜欢、最有价值的课堂内容。斯库德拉教授认为,这些才是学术休假真正的意义所在——在生活中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

目前国内高校在学术休假方面进行了一些初步尝试,但大多数高校还没有类似的学术休假制度。可即便是高校出台了学术休假制度,一些制度中依然缺乏关于学术休假的细节条款。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洪成文曾这样评价中国高校的学术休假制:“没有细节,就缺乏可操作性。”或许国内高校可以就学术休假进行更多探索,为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