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近两个月的专业调查后,赛格大厦的检测结果终于出炉了!
由五名院士领衔的团队认定:赛格广场大厦主体结构是安全的,可继续使用。
据了解,赛格物业已要求业主、商户将贵重物品及经营所需物品搬离大厦。自7月16日下午6时起,禁止其他无关人员进出赛格大厦塔楼、裙楼及地下停车场。
桅杆风致涡激共振是直接原因
此前5月18日,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的地标性建筑——355.8米高的赛格大厦,出现一阵不明晃动,随后楼内大约15000多名人员全部疏散。不明震动原因是否查明,大厦结构是否安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引发公众持续关注。
7月15日,由岳清瑞、周福霖、聂建国、陈政清、陈湘生5位工程院院士和勘察设计大师等参加的专家组认定:桅杆风致涡激共振和大厦及桅杆动力特性改变的耦合,造成了赛格广场大厦的有感振动。
那为何大厦使用了20多年都没问题,今年却出事?研究人员表示,大厦及桅杆动力特性的改变是引发大厦20余年后才发生有感振动的主要内因。
具体来说,大厦在使用20余年后,局部楼层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及桅杆连接点等累积损伤使结构频率、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发生了改变,桅杆和大厦主体结构具有了2.12Hz的共同振动频率,形成了共振的必要条件。上述局部累积损伤只是对结构动力特性产生了影响,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有意思的是,由于该解释太过专业,不少网友表示,“字都认识,但就是看不懂”。
大厦安全吗?如何解决大厦有感振动问题?
专家组表示,赛格广场大厦在设计荷载范围内和正常使用情况下主体结构是安全的,可继续使用。
但专家组认为需要实施桅杆拆除工程,修复结构局部累积损伤。拆除工程将于近期择机实施,并同步开展损伤修复工程,有效工期约32天。
二十多年前已考虑到共振问题
实际上,就在二十多年前,共振问题在赛格大厦的修建过程中已被考虑过。
公开资料显示,赛格大厦由深圳赛格集团投资兴建,1999年完工,是当时世界最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厦。
曾担任过深圳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综合部总经理的金典琦,在2001年曾经写过硕士学位论文《深圳赛格广场建设项目评析》,并介绍了赛格大厦的修建背景。
在当初建造时,为了增加赛格大厦高度,在其顶部加上了形似天线的架子。为了超过当时的“深圳第一高楼”,即高度为383.95米的地王大厦,赛格大厦原本设计的这段钢管高度是89米。
金典琦就在论文中写道,当1999年9月30日天线部分完成施工,地面行人突然发现赛格大厦顶端天线在剧烈摇晃。当时深圳是风和日丽,只有微风习习,原来是天线长度计算错误造成的共振,如果是台风天气,后果更加不堪设想。
最终天线被割除了顶部26米,重新安装了13米,并做了局部修改。建成的赛格大厦也就以355.8米的高度“屈居”深圳第二高楼。
深圳华强曾紧急撇清
由于赛格广场位处华强北电子街,外界担心深圳华强持有赛格广场相关物业。对此,深圳华强曾紧急撇清关系。
5月18日,深圳华强发布公告称,公司在华强北拥有华强电子世界、华强广场酒店等物业,赛格大厦不属于公司的物业。经核查,公司位于深圳市华强北街道的物业不存在摇晃等影响正常经营的情况。
而赛格广场真正的物业管理单位,其实另有他人。公开资料显示,深赛格持有赛格广场物业39900㎡,公司全资子公司赛格物业发展是赛格广场的物业管理服务单位。
自5月18日赛格大厦出现震动以来,深赛格股价曾跌至5.27元/股的最低价,跌幅达18.7%,进入6月下旬后,股价有所回升。截至7月15日收盘,深赛格股价跌2.28%,报收6.01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