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文 | 安越洋 徐菲雨

7月13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0年全国卫生健康事业统计公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门诊量和病床使用率大幅下降,患者小病不就医,在历史的转弯处,缓解了“看病难”。

一年前,《财健道》曾就上一年度的统计公报刊文(见《财健道》2020年7月19日刊文《10年翻番,住院率比高收入国家还高,国人体质下降了?》),分析了2019年我国住院率高达19.0%、超过所有发达经济体的原因,其中,6%的住院率由感冒“贡献”。

全民医保这些年,部分不合理的就医需求被放大。2020年门诊量和病床使用率的下滑,反而为医改进一步推进、调整不合理的诊疗结构提供了契机。

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数量和入院人数出现负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无论是社区还是农村乡镇诊疗机构,其门诊数量和入院人数都突然出现了负增长。从供给来说,虽然医院和床位的扩建一直在进行中,但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2020年上半年新冠病人占用了大量医疗资源,留给其他病人的床位和医生必然是缩减的。从需求的角度来看,2020年由于疫情防控管理持续了一整年,人们的出行活动大大减少,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也相应减少,同时,外出时戴口罩也有效预防和减少了传染病的传播,这都减少了人们的看病刚需。

此外,小病小痛的治疗、体检更具有灵活性,很多医院一度停诊,供需两端共同促成了医院的门诊和入院数量大幅度下降。

中医药人员总数不断增长,但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大幅度下降

2016年以来,首个国家级中医药发展规划、首部中医药法等利好中医药的政策文件密集发布,中医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加入,中医诊疗机构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在2020年降至9.2亿人次,比上年下降21.2%,这显著高于全国卫生医疗机构11.2%的门诊下降率。由于中医多以治疗慢性病为主,在疫情下人们往往会选择推迟治疗,造成了中医的门诊量大幅下降。

2017年之后,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病床使用率逐年下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国家统计局,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的总床日数/实际开放的总床日数。门诊量和入院人数的下降,病床和医院的持续新增,导致2020年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病床使用率全面下降。

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迅速扩大,近五年以年复合增长率超30%的速度蓬勃发展

上述指标的下滑,与近些年来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直接相关。根据36氪发布的《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研究报告》,我国互联网医疗以年复合增长率30%以上的速度迅猛发展,行业前景广阔。我国互联网医疗正从在线问诊、慢病管理、医生辅助和医院流程优化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2.0 时代,向以互联网医院建设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3.0时代逐渐过渡。后者的主要区别与进步在于诊疗线上化,传统线下医院的部分处方权延伸至线上,而不仅局限于医疗咨询与健康建议。

2017年以来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增长不断放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以来,我国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床位数逐年放缓,这与国家政策控制医院规模有很大关系。新医改以来,卫生主管部门曾“三令五申”严控城市公立医院规模。此后,国务院办公厅也多次印发意见和通知,要求控制公立医院规模,“刀砍”大型公立医院,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逐步压缩床位,并选择部分单体规模过大的公立医院开展拆分试点。

根据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要求,县办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为500张,市办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为800张,省办及以上综合性医院适宜床位规模为1000张。

即使增幅放缓,床位数仍在正增长序列中,而床位使用率却在下滑。如果新冠疫情有效降低了不合理的就医需求,互联网医疗分流了部分就医需求,那么,我们是否还要继续扩张床位数?

著名医改学者、三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詹积富曾表示,医疗总体资源无忧,但分级诊疗结构需要调整。

2017年以来全国医院数量增长不断放缓,公立医院数量连续五年下跌

全国医院数量自2017年以来增速放缓,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医疗总体资源不足的状态正在得到缓解。

公立医院数量连续5年下降,5年来减少了838家公立医院,这与近年来国家政策导向鼓励公立医院改制、民营资本的涌入有很大关系。

三级医院的地位越发稳固,基层医疗仍待加强

三级医院是公立医院当中的主力。2016年至2020年,三级医院的数量和诊疗人次占所有医院的数量和诊疗人次呈上升趋势,其医疗费用占公立医院的费用比例也提高了7.5%。大医院霸主地位越发稳固,这无疑背离了分级诊疗和强基层的初衷。

全国卫生总费用不断上涨,医保基金压力增大

“十三五”期间,2016年至202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持续高速增长。2020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7.12%,其中:政府卫生支出21998.3亿元(占30.4%),社会卫生支出30252.8亿元(占41.8%),个人卫生支出20055.3亿元(占27.7%)。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健康观念的提升,预计未来的卫生费用支出会持续走高。同时,医保基金仍在面临越来越大的支出压力

卫生总费用的走高,带来了价格的显著提升。2020年,我国次均门诊费用达到324.4元,同比增长11.6%,人均住院费用达到10619.2元,同比增长7.8%。

公立医院总费用占全国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不断下滑

2016-2020年,虽然全国公立医院医疗总费用总体增长,但其在全国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逐年下滑。尤其是2020年,公立医院医疗总费用在全国卫生总费用中的占比下降至35.7%。这与社会资本办医的长足发展直接相关,也印证了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准的提升,口腔、眼科等自费为主的医疗需求不断放大。

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例显著下降,死亡人数有所增加

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例在2020年显著下降,这与人们减少出行、公共场合勤戴口罩有直接关系。然而传染病死亡人数有所上升,主要是因为鼠疫和新冠疫情的死亡人数分别从24981人和0人增长至26289人和4634人。

(作者系《财经》实习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