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曾国荃达到了人生巅峰,纵横大江南北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被他镇压下去,天京陷落,城内如同人间地狱。如此赫赫战功,为清朝续命数十年之久,慈禧自然是重重有赏。湖北巡抚,曾国藩当年“苦求”而不得的封疆大吏岗位被授予曾国荃;加封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此等荣耀也归他所有。

湖北巡抚,拥有地方实权;太子少保、一等伯爵,则是文武官员一生所追求的荣耀,曾国荃都有了。此时,曾国荃达到了巅峰,成为大清王朝九大“中兴名臣”之一,地位显赫。 1856年,曾国荃只是贡生一枚,为何8年后却拥有如此多的“光环”呢?答案是,兄长曾国藩鼎力支持,否则他就是普通将领一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九大“中兴名臣”,除张之洞靠洋务运动发家,其余八位都是得益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俩自然也不厉害。王闿运《湘军志》说,湘军能够纵横大江南北,曾氏兄弟能够崛起于历史舞台,湖南能够名扬天下,主要得意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洪秀全率军横扫八旗、绿营,清朝无可奈何。八旗、绿营不能打,清朝靠谁来消灭太平军呢?答案是湘军,这不是曾国藩一人的军队,而是一帮军阀,朝廷无法直接指挥,独立性比较强。

创办湘军,曾国荃起初没有参与,他是后来崛起,“突然”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在攻取安庆、天京等战役中,曾国荃夺取“头功”,因而名噪一时,风头盖过尚在人世的左宗棠、刘长佑、彭玉麟、杨载福、蒋益澧、鲍超、刘松山等湘军元老。

为何说曾国荃是“突然”崛起呢?答案是,曾国藩偏袒弟弟,没有曾国藩鼎力支持,在悍将如云的湘军集团,曾国荃基本没有杀入天京的机会。因为,曾国荃所擅长的“龟壳战术”并不高明,许多人都可以玩得转;野战方面,这绝对是曾国荃的短板。

湘军找到击败太平军的命门,始于胡林翼主持湖北军务期间。1856年,曾国藩在江西连战连败,被石达开围困在南昌孤城。此时,若不是东王杨秀清急需摧毁“江南大营”,从江西战场抽调兵马回京,曾国藩难逃一劫。可以说,是“江南大营”清军救了曾国藩一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西连续战败,胡林翼在湖北比较顺利,他凭借“龟壳战术”,连续击败石达开与古隆贤的增援部队,牢牢占据武昌战役主动权。此时,曾国藩毫无成就,胡林翼则连连获胜,成为咸丰皇帝的新宠儿。

那么,太平军的命门是什么,胡林翼又是如何应对呢?长期交战中,胡林翼意识到野战并非湘军的长项,与太平军相比没有明显优势。缺乏重型武器,攻坚战对八旗、绿营、湘军、太平军而言,都是一大难点。

所以,若是能将野战便成攻坚战,让太平军来攻打湘军“堡垒”,湘军以逸待劳,凭借后勤优势便可以耗死对手,成为最终赢家。那么,胡林翼为何就能肯定太平军会来攻打“堡垒”,并最终战败。很简单,胡林翼知彼知己,他知道太平军弱点在何处。

以天京为大本营,太平军必须守住沿江重要城市,否则清军水陆夹击,天京迟早会陷落。要想守住沿江城市,必须拥有强大水师,确保城内补给,而这正是太平军的弱项。水师、后勤,湘军长项,因为大清国力有优势,可以打持久战。

所谓的“龟壳战术”,就是“围点打援”,湘军在城下挖掘壕沟、修筑堡垒、建立炮台、构建栅栏,将大营打造成一座坚固的堡垒,等待太平军进攻。凭借强大水师优势,堡垒内的湘军不用担心后勤补给问题,只需要坚守堡垒即可。太平军缺乏攻坚武器,也没水师配合,短时间内也摧毁不了这些堡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堡垒、有水师,还不够,胡林翼还组建一支强大的野战军团,专门去偷袭太平军粮食运输线,一步步蚕食太平军增援部队。起初,承担野战任务的是悍将蒋益澧部“老湘营”;蒋益澧闹意见后,承担野战任务的是鲍超“霆军”,以及多隆阿的马队。

凭借“龟壳战术”,胡林翼先后“熬死”太平军精锐,连续夺取武昌、九江、安庆等战略重镇,攻克天京指日可待。但是,最终夺取天京的却是曾国荃,而不是胡林翼麾下的大将鲍超、多隆阿,实在是有意思。

熟悉近代史的朋友都知道,安庆之战前,九帅曾国荃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赫赫战功。此时,论军功以及资历,曾国荃也不如彭玉麟、杨载福、鲍超、多隆阿等猛人。要知道,曾国荃在1856年才组建“吉字营”,彭、杨、鲍、多、李(李续宜)刘(刘长佑)等悍将已经赫赫有名,令太平军闻风丧胆。

“龟壳战术”中,承担围困城池任务的将领压力小,但收益最高,因为他们肯定第一个杀入城内。承担野战任务,压力最大,风险系数最高,但收益一般,毕竟是作为辅助部队。那么,军功一般、资历浅的曾国荃是如何获得“围困城池”这份肥差呢?很简单,曾国藩帮了大忙。

1860年初,李秀成彻底摧毁“江南大营”,八旗、绿营正规军溃败,清朝只好将灭太平天国的希望寄托给湘军,曾国藩得以担任两江总督职。两江总督,辖区范围是上海、安徽、江苏、江西,地位显赫,仅次于直隶总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曾国藩,胡林翼也能搞定太平军,前提是他身体好才行。要知道,曾国藩掌握实权之时,胡林翼已经基本搞定了太平天国,夺取了武昌、九江、湖口,安庆会战的实际负责人也是胡林翼。但是,胡林翼身体不好,为了照顾湘军集团的整体利益,他必须对曾国藩做出妥协,让曾国荃成为“摘桃人”。

安庆会战、天京之战,曾国荃主要是“围城”,出去与太平军野战,截断对手粮道等任务则交给鲍超、多隆阿、彭玉麟、杨载福等人。好处曾国荃拿,脏活则是大家干。多隆阿,达斡尔族,此人比较有个性,只认可胡林翼。安庆之战后,多隆阿拒绝配合曾氏兄弟攻打天京,他在湖广总督官文帮助下去西北混,结果被起义军枪炮打死。

至于彭玉麟、杨载福、鲍超等人,为了湘军集团利益只能忍了。曾国藩重金打造弟弟曾国荃,让他夺取灭太平天国“首功”,风光无限。

参考书目:《湘军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