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拍摄于1999年的国产片,它被低估了整整22年,通篇都在脱衣服,却说透了中国人的人情冷暖,在江大侠看来,这是中国顶级家庭电影,这部电影就是《洗澡》。
电影以写实的手法,描述了京城一户搓澡家庭的变故。
老刘一辈子苦心经营着一个澡堂子,早年丧偶育有两子大明和二明,长子大明在深圳发展,是一个白领,但是从来不回家,连妻子都没有带回家给父亲看过。身边只有患有智力缺陷的傻二儿子二明,在澡堂里打杂。
在老刘的澡堂子里,许诺给老刘换霓虹灯的年轻人,几次食言还想多赚些钱,老刘并没有与他计较过,还在他被债主逼迫的时候出资援助;
喜欢蛐蛐的老头们在澡堂里斗蛐蛐斗嘴;怕老婆的中年人在里面寻得宁静,有心理障碍的男孩在澡堂中才敢放开歌喉,得到欣赏;
二明虽然有智力障碍,但在澡堂中生活的完全像个正常人,没有人歧视他,挂着笑忙来忙去……
一天,在深圳发展的大明突然回来了,原来他是收到二明寄发的明信片,误以为父亲病逝才匆忙赶回。当他回到澡堂时,总是一脸麻木的旁观,面对安然无恙但已到迟暮之年的父亲、什么也不懂的傻弟弟和破败的澡堂子,大明毫无久留之心,只想速速返程。
他想用物质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情,却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就在大明动身时刻,老刘突然犯病,不得已,大明放下行李开始照顾父亲、弟弟和澡堂子,自此,他开始试着去了解父亲,并渐渐生出感动。
电影塑造了一位传统中国父亲的形象,就像牌匾上字一样“上善若水”,老刘对顾客的关怀以及对儿子的爱,将中国人的那种处世哲学展现了出来。某种程度上,父亲所经营的公共澡堂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苦心经营的父亲则成了传统文化的一位守护者。
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现代文明汹涌的进入中国,老北京的文化遭受到强烈的冲击。老刘的澡堂虽然开的红火,却接到了要被拆迁的通知,拆迁澡堂的通知象征着新文化向旧文化发起正式地挑战。
老刘的澡堂是老北京文化的化身,大儿子却是现代文明的代表。大明劝阻着弟弟,同时也承认了澡堂要被拆掉的事实,暗示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老文化的离去。老一代的生活方式,老去的生活习俗,生活用品终究会被历史所更新换代。
二明虽然是一个弱智,但是他和父亲老刘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白天一起开澡堂,晚上比赛跑步。二明只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他却可以永远地陪在父亲身边,也能胜任澡堂里的大小事物,也讨各路来洗澡的客人的喜。
电影中穿插了两个洗澡的小故事,在陕西黄土高原上洗澡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出嫁的新娘在出嫁前必须要洗澡的,在干旱的情况下人们不得已拿一碗粮换一碗水。
在青藏高原上必须翻山越岭才能到达圣湖,他们洗澡是为了洗涤自己的灵魂和心中的信仰。“清水池,洗涤心灵净化人心的一个水池。”所以, 影片《洗澡》中的水,已不再单单只是一个物象元素,它更加上升到一种文化指向。
导演张扬用中国化的内敛含蓄镜头,描述出变革中的社会环境,同时带出了亲情与城市,关怀与坚持的内核。
本文由江南影视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每篇文章均有相应影视资源(上映),并且,想要看的任何电影,影视资源,关注点赞,转发收藏,私信或者在直接在评论区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