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年风华 光辉历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衡水市党的历史成就展开幕。陈康 摄

冀州区组织党员深入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资料图)冀州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一次次涤荡心灵的学习,一场场热气腾腾的宣讲,一个个红色资源实境教学,一桩桩解民忧聚人心的实事……

今年2月以来,我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要求,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在深学细悟中赓续精神血脉, 在知行合一上凝聚奋进力量,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深学细悟高标准推进

让党史学习入脑入心

“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级党委(党组)要承担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率先垂范,成立领导机构,切实把党中央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

如春雷,似潮涌。

同各地一道,衡水市委在河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动员部署,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第一时间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关于在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再掀高潮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工作安排等方面,对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

成立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强化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领导、谋划和调度;

组建市委宣讲团、党史专家宣讲团,与“胡同党校”“板凳课堂”“小红帽”“红领巾”等特色宣讲团相结合,构建“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百姓讲故事”宣讲矩阵,全覆盖深入全市各级部门、镇乡街道开展专题宣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强年画博物馆讲解员给孩子们讲述年画背后的革命故事。王刚 摄

部署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主题文艺作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做到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衡水特色”;

衡水市“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主题作品展在市美术馆开幕。衡水日报社供图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主要领导干部带头“学党史、讲党史、懂党史、用党史”,以上率下,树标立规,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出示范:

市委常委会坚定扛起主体责任,先后6次对全市党史学习教育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市委书记赵革切实履行起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研究部署、带头开展学习、带头讲专题党课、带头解决群众“ 急难愁盼”问题。

3 月12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在安平县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召开专题学习会,追忆弓仲韬等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精神力量,对全市党员干部发出了要在“对党绝对忠诚、强化理论武装、践行初心使命、担当尽责实干、履行政治责任”五个方面当好标杆的响亮号召;

6月2日至6月4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集中学习,通过专家授课、辅导报告、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等多种形式,推动专题学习取得实效;

与此同时,各地各部门、各行业领域积极统筹阵地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灵活机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史学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直抵“神经末梢”。

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订细化了衡水党史学习教育“方向图”“任务图”“流程图”“责任图”“效果图”,完善了党委(党组)、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组各专班三张责任清单,健全了定期例会、沟通联络、督查指导、情况通报四项工作机制,提出了“有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有工作方案、有动员部署、有学习氛围、有专题学习、有专题培训、有专题宣讲、有特色活动、有为民办实事、有宣传报道”的“十有”标准,构建起“五图+三清单+四机制+十有”工作体系,通过全过程参与、全方位把关、全周期指导,推动各地学习教育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动作有特色。

坚持各展所长、协同发力,统筹抓好理论宣传、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等,综合运用各类各级宣传教育资源,加强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广泛报道各地各部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进展成效、经验举措和先进典型,营造主旋律高扬、正能量充盈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河北日报》、河北电视台等中央、省重点媒体刊播我市稿件1000余篇。

丰富载体“走心”更“出新”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1923年,从安平县滹沱河岸边的台城村走出去的青年弓仲韬,在李大钊领导下,返回家乡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中共台城特别支部,点燃了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星星之火。”安平县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内,在讲解员讲解下,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文献,一件件革命先辈的遗物和生活用品等,全景还原出以弓仲韬为代表的革命先辈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光辉事迹。如今,台城村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成为我市最火的“红色打卡地”。

这是我市用好红色资源、创新形式载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生动写照。

衡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一片红色的沃土。从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到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从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展览馆到《冀中导报》展览馆,一代代革命先烈在衡水前赴后继一往无前,一个个红色遗迹讲述着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

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市充分依托革命文物和旧址遗迹,让文物史料成为鲜活的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精心升级打造红色教育阵地,规划设计6条主题学习参观路线,开展“清明祭英烈”“传承红色基因体悟革命精神”等主题活动2000余场次,30余万干部群众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既做实“规定动作”,又做优“自选动作”,让党史学习教育真正热起来、实起来、活起来。

制订学习计划,让干部群众系统学——

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内容纳入全市“大盘子”,组织市管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2 期、“两新”组织专题培训班2 期,利用“全省深入学习中共党史”专题网络培训班对全市乡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进行全覆盖式培训,增强了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针对性、系统性。

丰富学习载体, 让干部群众乐于学——

全市各级各部门为党员干部配发指定书目8万余套,组织读书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主题党日、重温入党誓词等系列活动,覆盖党员85.2万人次。同时,制作推出“读党报学党史”图文海报、党史学习教育·视频微党课等形式多样的融媒体理论精品,扩大了党史学习教育覆盖面,提升了学习吸引力和时效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抓住重点人群,让青少年群体争着学——

7 月10日晚,衡水保利大剧院灯火辉煌,剧场内高朋满座、掌声不断,由衡水中学师生共同演绎的党史题材舞台剧《漫溯红河》,精彩上演。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更好地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培养爱党爱国情怀,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衡水中学编排了这一精彩纷呈的党史题材舞台剧。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教育系统立足青少年群体特点,坚持分类施学、宣讲导学、课程深学、活动促学、实践悟学、特色领学“六学联动”,有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青少年学生的必修课,有机融入到开学第一课、学校思政课之中,开展“平‘语’近人”进校园、“童心向党传承红色基因”“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等主题实践活动,实现了全市95万大中小学生全覆盖。

衡水中学师生共同演绎的党史题材舞台剧《漫溯红河》现场。

创新宣讲形式, 让干部群众深入学——

利用“胡同党校”“板凳课堂”“小红帽宣讲团”等特色载体,以小分队形式深入开展“六进”宣讲3774场,受众达85万余人;以“365”百姓故事汇为载体,通过老党员、老干部、老革命、老模范、老教师讲红色革命故事,燕赵楷模、最美人物讲砥砺奋进故事,各界群众代表讲身边故事等生动鲜活的形式,打通了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两中心一平台”主阵地作用,开设“党史百年天天读”“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等栏目、专题,把党史学习教育摆上客户端、搬进公众号、送到群众身边、根植百姓心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以致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把初心落实到行动上

扫码、定位、充值、开始浇地。今年初夏,在国网衡水供电公司党员服务小分队的讲解下,滨湖新区魏屯镇韩家庄村村民李树森学会了扫码用电,不到半分钟,机井的水就通过管道流到了田里。今年以来,国网衡水供电公司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工作动力,在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率先推出“扫码用电”系统,在饶阳县、冀州区创办试点并逐步推广,覆盖基本农田640余亩,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农民少跑腿”。

国网衡水供电公司扎实有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千方百计提升用户电力获得感和满意度。

办好最紧迫的事情,保证最基本的需求,关注最弱势的群体,力争最广泛的收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从群众的“求助声”、“抱怨声”甚至“骂声”中找到民生实事着力点,制订“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1018项,重点民生项目91项,惠及群众751万余人次。

建章立制,把每件“实事”办得明明白白——

制订项目推进落实闭环机制,明确了建立清单台账、督察督办落实、项目评估问效、项目办结反馈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对所有1018项民生实事项目建立总台账,对91项重点民生项目逐项建立档案,明确工作内容、完成指标、推进措施、完成时限、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月一汇总、一月一更新、一月一通报,压紧压实部门责任,确保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将91 项重点民生项目纳入大督查工作范畴,一月一督查、不定期进行实地暗访,将所有民生实事项目列为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重点内容,有效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落实。举办“学史力行为民解忧——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13场,13个县市区、24家市直部门做承诺、亮实招、晒成绩、比贡献,真正做到让群众知情,接受群众监督。

各展所长,把每件“好事”办得实实在在——

坚持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手,市县联动、部门协同、主动作为,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市医保局针对医疗费用异地结算难题,推动全市244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31家医疗机构接入普通门诊异地就医跨省直接结算系统,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市教育局着眼教育惠民,今年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5所,新增学位6100个,有效缓解“入园难”“入校难”问题;积极构建“教师+志愿者”课后服务新模式,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现全覆盖,有效解决课后“三点半”难题。市行政审批局会同自然规划等部门推出新建商品房“交房即办证”服务,将服务事项从“串联”改为“并联”,实现全流程优化,有效解决了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理难问题。市文广旅局组织开展“政府采购送戏下乡”150场、“七进”惠民演出640场,发放文化惠民卡5263张、文化惠民券13.5万张,有效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市委组织部结合“两委”换届实施“开门一件事”活动,全市村(社区) 聚焦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承诺实事7353件,完成5588件,受到基层群众一致好评。全市各级各部门着眼群众所思所盼,帮助解决群众微心愿22.75万个,把实事办到细微处、办到群众心坎上。

聚焦痛点,把每件“难事”解决得漂漂亮亮——

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以实地走访、交流座谈、民意调查等方式,深入乡镇、企业、农村、社区等了解群众所思所盼。全市广泛开展了“我为改革献一计”微改革微创新“金点子”公开征集活动,征集群众意见建议600余条,汇总梳理形成微改革项目16项。发挥“市长公开电话”“直播衡水”“创城热线”“舆情专报”“民情快递”“随手拍”等线上线下平台作用,动态收集民情民意,实行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截至目前,91项重点民生项目已完成14项,计划年内完成69项,建章立制、长期推进8项,所有项目均按既定进度有序推进。

知行合一激发奋进力量

以高质量发展检验学习成效

抓项目、促产业,始终扭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

投资74.25亿元的邯港高速公路衡水段、投资15亿元的黎明国际智能家居、投资10.7亿元的高科高炉智能温控传导系统、投资10亿元的衡水陆港多式联运基地等149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投资52.1亿元的以岭现代中药产业化、投资46亿元的和平铝业高性能铝型材精深加工、投资20 亿元的苏州科逸装配式建筑内装部品、投资12.6亿元的武邑宁慈智能安防设备等40个项目部分投产或年内竣工……今年以来,全市聚焦“3+2”市域主导产业提档升级,“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大力开展“投资和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力促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1至5月份,全市经济运行延续“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5.8%,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8%,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8 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5.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4.8%,预计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0%,能够实现“双过半”目标。

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用党的创新理论优化工作方法——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不仅让我们没了后顾之忧,更及时解决了孩子上学落户的难题。”在我市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试点暨颁证仪式上,市区天正御龙湾小区49户购房户在接过房屋钥匙的同时还拿到了房屋不动产权证书。这是我市继推出“标准地+承诺制”“一会三书一证”“一企一照一码一证”系列改革后,在房地产领域的又一项重大改革。实实在在的便民利民举措,让老百姓购房再无后顾之忧。

坚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务实作风,在湖城大地蔚然成风。

为方便群众出行,市交通运输局大力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目前全市13个行政单元主城区已全部开通城市公交,距县城30公里范围内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率达98.97%,提前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90%的年度目标任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乘车,站点多了,票价低了,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

冀州区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导向,初步构建起“救助+供养+医养”“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托起幸福养老“夕阳红”。其中,围绕保障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持续稳定脱贫户等“两非”老年群体脱贫迈向小康,建设完成了“防贫救助中心”,搭建起了养老服务体系组织架构;围绕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或没有赡养能力的贫困对象“两失”老年群体生活,建设完成了“集中供养中心”,对全区失能失养贫困人口采取集中供养,真正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围绕特困人员中的重病重残“两重”老年群体,建设完成了“区域医养中心”,借鉴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实现供养、医疗、养老“三位一体”,让身患疾病的贫困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深悟透中,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优化工作方法,增强开拓创新精神,破解发展“卡脖子”的难题。

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

枣强县自觉强化为民服务意识,坚持从具体民生实事项目抓起,今年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项目10项。税务系统持续优化服务措施,对新办登记以外企业的出口退税审批实现当日办结;交通系统道路改造提升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民政部门为残疾人补贴资格认定推行“跨省通办”;城建系统雨污分流改造方便市民生活、农村生活水源置换让百姓喝上长江水……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

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是全市党员学史力行的方向目标:

今年以来,我市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全市各县市区大力推进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大做兴水治水文章,共清理整治河渠801公里,新增地表水灌溉农田170余万亩, 新增受益农民群众近100万人,减少地下水开采1 亿立方米以上,降低农民灌溉成本8000多万元。同时,为保障河湖水环境质量,把河湖水系连通整治与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相结合,完成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总长度320公里、管网清淤123公里,完成35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708个小区、胡同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实现雨污分流、各行其道,彻底消除了污水直排或溢流入河的问题。我市成为全国三批次60个“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中6个率先达到“长制久清”比例100%的城市之一,河湖面貌和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办事、办证、窗口服务等民生问题,市公安局不断完善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交警部门为运输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部署开展酒驾醉驾治理、校园周边秩序治理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户政部门研究出台了老年人便利化服务6项措施;出入境管理部门依托12367便民服务平台上线,警企联动强化外国人管理和服务;行政审批部门积极推行“一窗受理”,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陆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97项,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845件。

市乡村振兴局精准落实防贫举措,全面了解现有防贫监测对象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帮扶需求,实行“一户一案一台账”管理,统筹用好产业、就业、金融、低保特困等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各项帮扶措施。

鉴往知来,向史而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衡水将继往开来再出发,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推动工作的“金钥匙”,将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头,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姿态,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监制:张起轩

来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月亭

编辑:薛倩 赵亚菲

校对:贾扬阳

衡水头条

微信号 : hengshuitoutiao

电话:0318-206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