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之下,合资车企倍感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 | 沈天香

编辑 | Jane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2021年7月12日,预告中华北、黄淮地区的入汛最强降雨如期到来。棋至中盘,12日上午,和北京暴雨一同被朋友圈刷屏的,是一张宝马集团半年销量海报。

这是一张漂亮的成绩单。今年1~6月,宝马集团在中国交付BMW和MINI汽车共467064辆,同比增长41.9%,创造了同期宝马集团历史最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照宝马2020年全年777379辆的成绩来看,其今年在中国市场有望突破百万辆年销。”观察人士认为。

至此,宝马、奔驰、奥迪都已公布上半年销量——均突破40万辆,并有近3成的同比增长。其中,宝马位列第一;奔驰交付新车441579辆,同比增长27.6%,位列第二;奥迪交付新车418188辆,同比增长38.6%,位列第三。

豪华车继续走强。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6月,在国内生产的豪华车销量完成165.8万辆,同比增长41.5%,高于乘用车累计销量增速14.5个百分点。

在宝马集团的成绩单中,另一个亮眼的数据来自新能源。今年上半年,BMW新能源车型同比增长达到56%。其中,iX3第二季度销量环比增长达到140%。

这一成绩也折射出上半年中国车市的另一面——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汽车销量达1289.1万辆,同比增长25.6%。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同比增长201.5%。

在这片繁荣的景象之下,汽车行业的大变革正在席卷。今年上半年,新一批造车者以不同的模式涌入,百度、小米、360、阿里、腾讯……

“现在的新闻标题,已经不是xxx造车了,而是xxx不造车。”一位同行感叹,仿佛造车已经不是新闻了,不造车才是。

当风向变了,挑战和机遇都将被放大。

01.

挤不进的榜单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速度惊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21.5万辆和123.6万辆。半年销量直逼去年全年销量。

来自公安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603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06%。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0.3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77.4万辆,增长了234.92%,创历史新高。

看似风景这边独好,但是当我们聚焦到车型上来看,新能源汽车的百万销量一部分主要聚焦到以比亚迪、特斯拉以及部分造车新势力身上,另一部分则聚焦在中国品牌A0级电动车上。

▲制图来源:乘联会

根据乘联会统计的1~6月新能源销量排行榜来看,除了排行第一的宏光参数图片)MINI、欧拉黑猫、AION S、奇瑞eQ和长安奔奔之外,排行前十五的车型中,比亚迪与特斯拉、蔚来汽车各占两席,此外理想ONE、小鹏P7等都是造车新势力车型。

在这个排行榜当中,没有主流合资企业的身影,其中包括迅速发起电动化攻势的大众汽车。根据上险量显示,在ID.4 XID.4 CROZZ加起来,月销量仅在1千辆上下。尽管大众汽车ID系列在欧洲市场非常畅销,但在中国市场目前还没有起色。

豪华品牌也如此,尽管以BBA为代表的豪华车企纯电动车全面量产,但产品接受度仍待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份榜单中还藏着另一个特征。除了比亚迪汉两款车型和埃安AION S之外, 以最畅销的宏光MIN为代表的其他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型,都属于A0级电动车。反之,再来看蔚来ES8、比亚迪汉、理想ONE、小鹏P7等新势力代表,售价却并不低。

这正好体现了目前新能源销量的结构性问题——“两头大,中间小”的格局,即高级别车型和低级别车型占比较大,但适合主流家用的A级车占比很低。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提出培育新豪华车的概念。此前以奔驰、宝马、奥迪为代表的豪华车是中国消费者的偏好,豪华品牌的认可度也是根深蒂固。而他们作为传统豪华车,所面对的在新能源转型之下带来的新的高端车,也就是新豪华车概念。

“电动车实际销售价格在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型,可以认为就是新豪华车。这类新豪华车品牌和车型应该是中国国内自主品牌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机遇。” 崔东树说。

如此看来,对于包括吉利、长安、长城、奇瑞等大部分中国品牌来说,能让2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型畅销起来,也就意味着有了谈新豪华的资格。对于合资品牌而言,何时又能有一款车能挤进销量排行榜呢?

02.

当下的困境

当中国品牌乘用车的份额一再提高,第一批造车新势力崭露头角,互联网造车方兴未艾,带给合资车企的压力越来越大。

当风向转变,那些关于未来的预言也越来越激进。

在2021重庆汽车论坛上,几大自主品牌车企的高层预测2030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时,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认为届时自主品牌的份额会超过50%,比亚迪汽车董事长王传福认为会到60%左右,长安汽车总裁王俊则认为会达到70%......

今年上海车展上,一位媒体人也对2030年作出了预测。他说,到2030年,中国品牌将占七成左右的份额,然后三成是国外品牌。

这些预言是否能成真,目前不得而知。但他们的判断确实基于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趋势。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6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约73万辆,同比下降18%,环比5月下降7%,相对2019年6月下降22%。其中,日系品牌零售份额23%,同比下降2.5%。美系市场零售份额达到10.8%,同比增加0.6%,表现较好。德系品牌仍处于调整蓄势的阶段。

相比之下,中国品牌头部企业产业链韧性强、有效克服芯片短缺压力,且在新能源获得明显增量,因此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安、红旗、奇瑞等品牌同比高幅增长。6月中国品牌零售约60万辆,同比增长16%,环比5月增长2%。

聚焦到新能源领域。6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14%。其中,中国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8.4%;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14.2%;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2.2%。

乘联会分析,传统头部车企燃油车优势已经转变为油耗积分压力,新能源销量必须支撑庞大体量需求,加剧了新能源车与传统车的分化。油耗等压力逼得车企逐步放弃入门级没有利润的车型,部分传统车企在推出入门车型方面动力越来越弱。

反之,中国品牌的双积分压力要小得多。

由于自主产品新能源车的产销两旺,进一步保障了自主品牌的双积分指标平稳推进,为其生产燃油车提供更多的油耗空间。因此,自主品牌在SUV车型等消费者喜好的产品上,能有更大的空间。

未来,在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当新能源、智能化成市场热点,当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合资车企又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