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闽浙总督左宗棠请一位60多岁的老工人,试做了一艘仿造蒸汽船并在西湖上进行试航。但结果很不理想,当时的法国人日意格也是见证者,他就说左宗棠造的这艘船是“玩具”。后来,一些笑话中国自主产权科技的人,就以此为口实,说福州船政局造的那些船是“大玩具”。

因为这次失败,法国人德克碑、日意格等法国顾问建议左宗棠进口发动机制造轮船。正巧左宗棠一直希望在法国人的帮助下,让中国人具有现代科技,拥有制造西式武器的能力。所以,他就请日意格、德克碑等人做正副监督招聘欧洲技术人员,让欧洲大陆的技术人员把西方先进的科技知识传授给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法国的技术没有英国好,为何不找英国人而找法国人呢?

英国技术虽强但却是当时中国的第一敌人

英国自1840年后,经过二十六年的软硬皆施,在中国广交朋友,最典型的就是李鸿章。而且通过控制海关,一定程度上也控制了部分中国的经济官员、政治官员。再加上,英国强大的军事、科技、国际话语权、在华政治人脉等,英国完全能够掌控福州船政局的科技发展。

首先,眼前的事儿就让有志气的中国人比较生气,就对英方反感。英国政府在1863年骗了清廷花了一百万两白银买了一支中国人没有任何主导权的舰队,清廷一生气拒绝接收这支舰队,即阿斯本舰队。因为,我方对这个舰队没有任何管辖权,对中方毫无用处。所以,中方最终赔了70多万两白银,把船卖了、人员解散了。

正是因为这件事儿,曾国藩、左宗棠才在此后自行开始试造轮船。其实,男人嘛,如果这点儿志气没有,枉为男人。从1863到1866年的三年多时间,左宗棠都在筹划,从之前的纯粹依靠中国人仿造的失败,发现不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根本不行。所以,左宗棠才准备和法国人合作。

自造

可以说,从一开始,左宗棠就排除了和英国人的合作。

其次,也是最根本的问题是:与英国合作,我们恐怕会失去控制权。左宗棠说英国“深恐中国学成挠其生计;又阴谋叵测,必欲以此傲我所无”。什么意思呢?英国怕中国学到制造舰船的技术,使其赖以称霸全球的营生受到威胁。也就是不能再随便侵略中国了,所以,肯定不会交给咱们真东西。

英国与我国连续发生两次鸦片战争,是海上最危险的敌人,如果和他进行军事合作,那么,不要说脖子被掐了,心脏都被摘了。因此,左宗棠着眼的国家安全而非技术。与英国合作,不但中国学不到技术,反而会培植一大批英国利益的代言人。

也就是说,左宗棠认为如果英国和我们合作,我们恐怕要失去控制权。其结果是,不是培养了咱们中国自己的海军人才,反而培养了为英国海军礼仪服务的中国人才。福州船政局将会成为“培植英国势力”的大本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晚清时期的中国海关名义上是咱们中国的,但其实却是英国人掌控的税收机关。通过税收,英国人从上到下都对清朝的各级官员,特别是经济和外交官员有着强大影响力。

在此情况下,福州船政局有什么能力阻挡内外夹击。

法国虽然实力不如英国,但会教中国“真功夫”

英国通过自己强大的实力可以控制清朝的心脏,那么,法国难道不行吗?答案是法国还真不行。

至少从政治人脉上,法国根本没有高级利益代言人。包括日意格、德克碑在内的法国人,虽然曾经帮助左宗棠建立了“洋枪队”——常捷军。但是,对于常捷军左宗棠的掌控力度比较强。其关系就是雇主与雇佣军的关系。

李鸿章的“洋枪队”——常胜军主管戈登,因为李鸿章苏州杀降事件,带着洋枪队要找他算账(戈登担保太平军投降后会得到好的安顿),吓得李鸿章赶紧向赫德求救。并且,李鸿章对常胜军的管理也比较“旁观”。左宗棠对常捷军则不会有此事情,可以说,日意格、德克碑都只是雇佣兵的首领,对左宗棠的命令相对顺从得多。

当然,日意格在“中法战争”期间曾经利用自己的身份向自己的国家递送过情报。其实,这没有什么值得吃惊的。自己的国家不爱自己的国家,基本上就是猪狗不如了。问题是“情报”为啥被他搞到了,这是我们自身情报保密工作不到位。当然,日意格得到情报是关于“中法战争谈判”,我方的一些“策略问题”。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说这个就是要说明:左宗棠可以控制日意格、德克碑,但关系到重大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时候,也是无法控制的。所以,法国也有控制福州船政局的企图,所以,左宗棠和日意格、德克碑签订了比较“苛刻”(这个苛刻其实是对法国人而言,对于西方侵略者左宗棠的合同应该是上线了,在此之后又有多少合同能如此明确呢?)的条件。

例如第一个合同期内,需要教会中国人诸如驾驶、基础造船能力,同时,教得好与坏由我方判定。合同期结束后,全部人员立刻解聘,是否续聘由我方酌定。

法国人为啥不能控制福州船政局?为啥不能控制船政局也要和我们合作?就在于法国的国力以及最基础的目标。国力方面不如英国,在最基础目标上,法国国家层面是想通过控制福州船政局,为未来的军火生意铺路。从个人利益上说,当时比较缺钱的日意格、德克碑很想赚钱。特别是德克碑。

法国和英国在海洋上其实都属于竞争关系,因为作为当时世界第二大海军国家,法国对于英国的“海上霸权”构成威胁。直到一战前,英国仍然将其视作海上最危险的敌人。因此,在海防海军问题上,英法是竞争关系。

法国在中国之前,就已经和亚洲各国例如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日本展开了合作,这样,既有利于法国海军影响力扩张,也有利于法国的商业利益扩张。

英国与清朝合作的唯一目标是控制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和清朝合作区分上下两级目标,如果无法得到控制权,法国为了影响力和商业利益以及与英国竞争多重角度也同样会合作下去。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左宗棠离开闽浙地区,沈葆桢主管福州船政局期间,沈葆桢仍然通过法国不同势力的不同目标打败了数次,意图控制船政局发展的图谋的根本原因。

下文我们通过福州船政局的技术发展,谈谈古今中外对于自我技术发展的一些不实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