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55年,围绕着英国王位的继承权,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展开了玫瑰战争。承平日久的英国人在开战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急需大量甲胄,这就给了米兰的铠甲商一个发财的机会。受限制于各种条件的意大利人无法在英国本土直接生产铠甲,于是他们就把铠甲工厂建在了靠近英国的弗兰德,向对岸交战的骑士们兜售新型的铠甲。这种新型的铠甲被米兰生产商称之为“粗大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兰作为自由都市,工商业尤其发达。当时盔甲制造者(制造商与工人)多达数百人。其生产能力已颇具规模,两三天内就能完成一件军队所需要的盔甲。

其中以米萨基里亚家族最为有名。他们不光在米兰,而且在国外也有许多代理店。他们制作的盔甲出口到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地。因此,在描绘当时战争情形的绘画中我们会发现敌对双方往往穿的都是同样的盔甲,难以区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式的盔甲经第一代盔甲大师米萨基里亚之手开始流行,后由其儿子托马索将它传遍欧洲各地。托马索的儿子安东奥20岁便继承父业,并从当地的封建领主处获得免税的优厚待遇,从此更进一步促进了米萨基里亚家族的发展。到了1470年,米萨基里亚家族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大工厂和矿山。

米萨基里亚家族开发出的盔甲是一种全套的盔甲(米兰式)其全新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但从人的机能上来看,左右分工有所不同。例如左手被称为“盾之手”,发挥着防御的作用。因此,要想制作出更完美的盔甲的话,就要考虑到上述特点。例如,穿上了盔甲后就不再需要盾牌,所以有必在关键的左胸部位增加厚度,起到盾牌的作用等等。经过这样的加工,盔甲由过去的完全对称变成为不对称了。

如果长时间地举着笨重的枪右手会酸痛而无力。于是,新的盔甲在胸部与护胸部右处添设了一个挂枪用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