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唐●李白《侠客行》

要问那个年代的英雄人物最多,我的答案是上个世纪的中国。在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里英雄人物辈出,无论是将军,还是普通士兵,真的是群星璀璨。

更让人敬佩的是:他们不仅能够建立赫赫战功,而且讲奉献,顾大局,遵循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多数人淡泊名利、对国家和民族只讲奉献,却不求回报。功勋老兵孙顺明就是这么一个人。

孙顺明1942年出生,8岁时父母双亡,他吃着“百家饭”长大,尝尽了人间酸甜苦辣,冷暖自知。不过,正是苦难的生活造就了孙顺明吃苦耐劳,勤劳能干的性格,村民们也非常喜欢他,一起将其养活到1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7年,孙顺明15岁。他不想再麻烦乡亲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他含泪告别家乡,外出闯荡,在外谋生的时候,他被志愿军抗美援朝的故事感染,非常渴望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心有所想,行之所至。在内心愿望的驱使下,孙顺明大胆走进县征兵处报名参军,光荣地加入到人民子弟兵的行列,他先是被分配到福建。“革命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孙顺明作为军人,也是革命的一份子,心中早就有了“一块砖”的思想觉悟。之后不久,孙顺明的部队改编,他被调往西北,然后到达中印边界,守卫祖国的边疆。

1962年,中印自卫反击战打响,孙顺明随部队参战。大家都知道中印自卫反击战的结果及印军的表现,此次战斗中,我军涌现出众多的战斗英雄,其中著名战斗英雄庞国兴战后作报告的时候,更是留下一句名言:“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

我军不占天时、地利、人和,但打印军如同一群雄师闯入羊群,印军一溃千里,狼狈至极。孙顺明在这次战斗中也立下赫赫战功,获得荣誉奖章,腿部负伤。

后来随部队一起到西南参加祖国的“三线建设”,参与建设著名的“816地下核工程”。

1967年,一支神秘的工程兵部队秘密进驻涪陵深山,开挖地下核工厂。所建造的为生产原子弹服务的重庆816地下核工厂是“世界第一人工洞体”,工程总投资7.4亿元。至1984年停建时,已完成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816工程”是我国三线建设这段不能被磨灭历史的重要代表性工程。2018年1月27日,816工程(816景区)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人称:“816地下核工程”保护了中国半个世纪。这项浩大的国防地下工程建设的时候,保密性非常高,对外称是“国营建新化工机械厂”,厂区有一个团的部队负责警卫,建设地点也绝不允许外泄,参与建设人员为此牺牲了个人自由和生活,孙顺明作为参与者之一,也为这项国防工程贡献了一份力量。

再后来,孙顺明没有凭借战功继续留在部队,而是选择退役回到河北的家乡务农。多年过去,曾经熟悉的村庄早已物是人非,孙顺明的归来正应了唐代诗人贺知章诗作《回乡偶书二首(其一)》中的情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所不同的是,诗人是“衣锦还乡”,孙顺明则是“埋名归来”。他收起军功章,不向地方提任何要求,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很快,村民们就喜欢上了这个“一事无成,没混出名堂”的人。因为他不仅勤劳踏实,而且乐于助人。既不贪图名利,更不计较得失。不仅热衷于公共事务,而且热心帮助老弱病残。

孙顺明身上有太多的闪光点,让众多村民对他是交口称赞。不少人开始为他说媒,最终孙顺明在村民们的帮助下成家立业,日子过得安稳幸福!婚后,孙顺明和妻子生育了两个儿子。

老两口含辛茹苦抚育2个儿子长大,给他们娶妻成家,还没享一天的清福。孙顺明就遭遇了“无人抚养”的问题。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孙顺明的遭遇也是因为分家引起的,当初分家的时候,孙顺明将自己的财产分给了2个儿子,与此同时也将相应的债务分给了他们。

两个儿媳因此对他心生怨恨,等孙顺明年老体衰的时候,两个儿媳对他是冷眼旁观。孙顺明早年腿部受过伤,晚年的时候,更是因为枪伤复发,行动不便,生活逐渐难以自理。两个儿媳觉得“报复”的时候到了,不仅不帮助老人家,还将其赶到一处荒废的机井房里居住。

孙顺明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吃着百家饭长大,最终又要吃着百家饭终老。村民们觉得他实在可怜,又是一个好人,就轮流着给他端饭吃。正因为如此,孙顺明老人才不至于饿死。然而蹉跎半生的他却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日子,回到了曾经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凄凉日子。

世间最残忍的事莫过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然而,令他最伤心的事情不是自己生活悲惨,而是为儿子娶媳妇欠下的债务,自己余生可能无力归还。自己曾经是多么顶天立地,此时心中就有多么羞愧难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众人都无可奈何的时候,村里有一天突然来了两个人国家干部,他们一路询问找到了孙顺明,原来国家一直在排查老兵信息,落实优抚政策。当他们看到孙顺明的悲惨遭遇后,伤心地落下眼泪,村民们这才知道孙顺明原来是一名功勋老兵,埋名了30多年。

很快,相关部门一次性补贴孙顺明30万,这大大改善了他眼前的窘境,孙顺明拿到补贴首先是清偿债务,其次是将大部分补助捐献给了村委会(用于修路、修桥、助学等事务),以报答乡亲们的“恩情”。

国家还给孙顺明落实了津贴、医疗等优抚政策,让他能够得以安享晚年!至于老人家的儿媳妇,所有人再也没有提起过,想必她们心里会后悔,也会难过吧!

愿全天下的父母都老有所依,所有的老人都能被善待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