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暑期档,比起2019年和之前的暑期档,着实过于冷清。

一部分原因是疫情的后续影响,另一部分原因是:

我们缺乏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头部大片来提振暑期档。

而它,真的来了!它就是——

《中国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知道,这部电影许多人已经等了太久,电影,到底行不行?

从首映礼到首日上映,从现场到网络,最多的评价是——

燃,看得人热血沸腾。

哭,哭得稀里哗啦。

感动,到鸡皮疙瘩全起。

归根到底两个字—“好哭”。

所有影院,都变成影片的大型催泪现场!我看的那一场,许多观众,从偷偷抹泪,到捂住嘴无声地哭,戴着干口罩入场,戴着湿口罩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电影原型人物之一的原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武汉首映礼上也悄悄摘下眼镜,擦起眼泪。

但,电影真的就只是好哭?我反倒觉得,不止,远远不止。

不消说,这自然是一部命题宏大的电影,也是一部极其难拍的电影,因为它要拍的,是我们的共同记忆,共同命运。

一个如此宏大的题材,该如何着手,才能在短短的两小时内,讲一个能令观众相信的故事?又如何将那场抗疫大战中的动人时刻,尽可能地囊括?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现在看来,刘伟强导演带领的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易烊千玺、欧豪、张子枫们组成的演员团队,不仅完成了任务,而且完成地不错。

张文宏医生评价:“我一直在挑剔这个电影有什么bug,但是坚持了两个多小时,基本上没有找到!”

真实,自有千钧之力。

这样的电影,配得上我们的中国医生。

这才叫主旋律大片

影片导演,是《中国机长》的导演,刘伟强。

电影一个摆明的态度是:《中国医生》,是一部类型片。

剧透一句,影片不仅有非常专业的医疗救护的细节呈现,画面的紧张感和视觉冲击力,更是不亚于任何一部视效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类型片重点是什么?戏剧张力。

影片的戏剧张力就在于医护工作者与病毒的短兵相接。

怎么拍出张力?张定宇院长说过一句话,“影片饱含深情,把我们拉回了战斗的岁月”。

这,正是刘伟强要的,影片开篇,就是一个紧张的疫情突发现场。

这个开头,严格遵照类型片的规律。

这正是刘伟强导演的功底所在。这样一个宏大的题材,创作者很容易被大量素材所冲散,要避免面面俱到,干脆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以武汉医护人员、全国各省市援鄂医疗队为人物原型。让整个故事,浓缩在「一所医院」里。

影片的主角,是一群医护人员。主体内容,也仍然是医护人员一线抗疫的过程,每一次救援都是惊心动魄的战役。

这样一来,导演就巧妙地让影片的叙事,回到了他拿手的类型。

而影片一步步积压紧张感,从一颗石子投入,到涟漪迅速扩开,到一次次达到高潮,整部电影,就具有了类型片高度的紧凑感,没有一场废戏。

首先,拍出速度。

抗疫,是和时间赛跑。

一开始,所有人都是懵的。

医生连插管都不敢,面对病人无从下手。入院的人越来越多,医疗资源短缺,这样下去,连ICU都会停电。

恐惧加剧了医患矛盾,陷入恐慌的病人们拥挤、打砸、吼叫、哭泣,有病人指着医护人员大吼, “见死不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张涵予饰演的院长也被愤怒的家属一拳撂倒。

与此同时,一场全民抗疫正在整座城市展开,防疫人员,奔波在居民楼间排查疑似感染者。

男女老少,在统一调度下有序转移。

城市空旷的街道上,只有救护车还在疾行。

疫情风急火势,如何战胜?

下一步——温度。

危机时刻,袁泉的角色又像《中国机长》一样果断站出来,举起扩音器几句话稳定住现场秩序:

“我知道你们都想活,我们都想救……如果你弄伤我的医护,我会救你,我也会找你算账。”

另一边,张涵予饰演的院长在全院大会上,向所有医护人员发起一线动员。

很快,一个女医生站起来报名,两个人,三个人,直到所有人主动请缨。

发现没,整部电影,就像一首独特的抗疫协奏曲,刘伟强如同全场指挥,调度着整个团队,如同调度一个大型交响乐团。

影片就在张弛有度之间,澎湃推进,紧张和振奋,悲伤与松弛,感动与苦中作乐,如同影片的每一个音符,旋律从一个主乐章发散出去,再扩散出每个段落。何时该重音,何时该轻音,跌宕起伏,又起落有序。

影片始终具有类型片式的紧凑和好看,又让观众能够始终沉浸在一种情绪的张力中,几场袁泉、朱亚文等饰演的医务人员争分夺秒地从病魔手中“抢人”的重点抢救,则展现出了极强的危急和紧迫感,每一次拔管、插管、输氧,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一波三折到令人倒吸一口凉气。

一场戏,临盆的孕妇,病情危急,需要动用ECMO才能活命,袁泉饰演的医生主动提出,希望为女孩进行剖宫产。

手术台前的医护人员,始终沉着冷静,双手未有丝毫的颤抖。

另一场戏,朱亚文饰演的陶峻医生,听到了“死亡倒数”后并未停下,继续给死者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所有人不忍地低下了头。

说白了,影片要拍的,就是人与病毒,殊死一战,用生命拯救生命,能不好看?

这背后,其实就是主创尽力去「还原」,不仅是场景,更是环境。

影片既还原了那些抗疫中的高光时刻,也并不回避最初的艰难、混乱和恐慌,但也正因为不规避那些“不美好”,才真正凸显了人性高光。

到最后,观众就能顺着那些故事、人物、戏剧冲突,重回那场我们经历过的艰难时刻,直到片尾张学友演唱的《等风雨经过》的旋律响起,观众自然能从精彩紧凑的群像戏,和那种半纪录片式的回望中,感受到史诗的宏大和荡气回肠。

中国医生,最打动我的不只是医生

但做大的同时,《中国医生》又没有忘记小。

作为一部已经提前得知了结局的电影,如何把抗疫的过程拍得生动,如何把故事化作润物无声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影片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答案:从人物入手,以小见大,这样拍出来的内容才会生动,才不会照本宣科。细节才耐得住咀嚼。

夸张涵予和袁泉的文章,已经够多。

张涵予扮演的医院院长张竞予,人物原型就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原院长张定宇。

没想到张涵予演出了个打不倒的硬汉。危机压顶,他临危不乱,但当有人质疑医院的救治能力,他也会拍桌怒怼,哪怕弯管子武汉普通话不是那么完美,依然演出了一个武汉人的血气。

袁泉则扮演重症医学科主任文婷,其原型之一就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她在片中虽然难掩倦容,但眼神始终坚定,一场拿手机听消息吃饭的戏,再一次让我们见证了表演的神来之笔。

朱亚文饰演的陶峻医生,风趣,坚定,但面对疫情的惨烈冲击,也有心态崩了的时刻。

主要演员,个顶个地好。

但要说最打动我的,却是一张年轻的脸——易烊千玺。

防护服上写着他的角色名——“杨小羊”,一个菜鸟医生。

一开场,实践经验不足,连插管都不敢的就是他,被前辈责备关键时刻顶不上。

两次被批评,他都没说话。

这里需要内心独白,鸡血口号吗?真不用。

沉默,既让我们看到角色深处的压抑,也为他接下来的奋起成长建立根基。

医生,并不是无所畏惧;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会有畏惧心理。

正是前面的恐惧,让勇气有了烟火气。

这也是影片又一个做得好的地方。人物不是强推主题的工具,而是实实在在的个体。

人和自己内心的角力,才是类型片真正永恒的法则。

这个角色,难演,好在,易烊千玺的演技,又一次,没有让人失望。

整张脸都被口罩遮挡,怎么演?

我记住了易烊千玺的眼神。

一开场,眼看前辈和同事们在新型病毒面前束手无策,是迷茫的眼神。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但又想做些什么。

被批评,是倔强的眼神,不服,才有了逆袭。

到最后,是无比坚定的眼神。

观众能看到,一个青年医生在巨大压力下,加速度的成长。杨小羊代表的,也正是在疫情中被迫一夜长大的年轻医护人员们,

所以当这个人物最后一场戏,看着躺在病床上,术前的小羊医生,很多观众都没忍住眼泪。

这段戏称得上是易烊千玺在片中的高光时刻。

更多角色心路路程就不剧透了。只能说,在有限戏份中,想要演好是对演员的极大考验。而易烊千玺的表演展现出了一个富有层次,一步步成长,最后无比从容而坚定的小羊医生。

《中国医生》在讲医生,但又不仅仅是在讲医生。由于对医院病例的描绘,故事又很自然地将视角拉到金银潭医院以外。

张子枫这条线,非常惊喜。

小枫在片中的父母,都因疫情先后去世,特别是她父亲,一个本以为可以很快出院的感染者,却骤然而逝。

在一个下雪天,她在小区楼下,从医生手中接过双亲的遗物,张子枫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但口罩之下,那种常人无法想象的悲伤、绝望、迷茫却一直在蔓延,

当她轻声说出自己唯一一句台词:“叔叔,一个没爸没妈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银幕下的我,早已泣不成声。

短短一分半,一句台词,一个回眸,却一下演出了许多在疫情中不幸失去家人的普通人,所有的心路历程,被浓缩进了这一出戏的方寸之间。

真是精彩。

同样,戏份很少的欧豪和周也,也让人记住了。

一个快递小哥“金仔”、一个怀胎生育的“金仔妻子”,几场戏,就演出普通人对抗疫情的善良与勇气。

还不止,影片中许多被口罩遮脸的明星们,认不出,但都成为性格各异的、会发脾气的有血有肉的人。

通过这种不同人物、视角的反复切割,让人物更立体更丰满,整部影片的群像就像钻石一样拥有了不同切面的闪光。

而是每一个,都演出了活生生的人,也演出了那场战役中,作为人的尊严。那些在特殊时期真实生动的人,都在对抗疫情的路上,成为了英雄。

这部电影,配得上我们的中国医生

必须说,影片最打动我的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刻意催泪,而是带领观众进入那场战役,动人是故事自带的。泪目,是因为观众不由自主为那些故事和人物所感动。

在类型化的叙事之外,《中国医生》始终是写实的。

影片动用了7个摄影棚搭建场景,拍摄用的全部医院设备,都严格按照真实医院建造标准1:1打造。

张涵予在开机前,自己主动去金银潭医院和张定宇院长生活了三天,“跟着张院长开会、查房。”

袁泉为了演好重症医学科主任这个角色,除了要不断练习穿防护服、学习医学知识,还向亲历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请教亲身体验,“比学习技术操作更重要的是心理支撑。”

每一场戏,都有亲历抗疫一线的专业人员亲临指导,群演中很多人也都是真正的医务工作者。所以无论是救援过程中的专业严谨,还是对于医务人员的刻画,都在最大程度上尊重了事实。

这背后,当然是演员的付出,为了演好重症医学科主任这个角色,袁泉每天都是满脸泪痕,双手发白,有一场戏甚至连续穿了8个小时的防护服。

可以说演员们在镜头前所展现的疲惫和被透支,都是真实的。

这份尊严,远超戏剧。

也因为这些真实还原的细节,《中国医生》才真正让我们落泪。

它也不是用抗疫的艰辛去诉苦。而是带领各行各业的每一个普通人,那些都亲历了这场战疫,也都是抗疫的一员的人们,回到过去,也看到自己。

所以看电影的过程中,许多记忆便海啸般奔涌而来。

是那些疫情中的逆行者们,拼尽了所有力气, 用一条命去救一条命。

才有了今天坐在影院平静观影的我们。

看完此片,若能在难以抽身的瞬间,想起他们。这就是对中国医生最大的褒奖。

他们没有超能力加持,没有神器护体,也可能被病毒感染。但在那段岁月里,他们选择了逆行。

看这部电影,既是铭记那段岁月,也是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再一次,谢谢你们,曾为我们拼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