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动机、反相对论、反量子力学……这些都是科普人一直在与之斗争的热门话题。在耗尽了科普人的耐心、无数的科学证据,仍然不能改变对方的观点,剩下的就是怒怼、甚至是指责对方无知。科普工作任重道远,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更需要了解人性,拒绝接受科学证据这个行为背后存在着合理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高知也会拒绝科学证据

近期最热闹的话题就是燕山大学李子丰教授所谓推翻相对论的笑话了,类似的还有中科院院士朱清时宣扬量子佛学,吉林大学曲昭伟教授推翻量子力学。如果说这些学院派的人都是科学内部的质疑,那么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时期,国外流传的什么5G能传播新冠、疫苗是比尔盖茨的阴谋等等就让大家跌破了眼镜。

这几位有博士生导师、有中科院院士、大学教授,很显然,理性的选择并不与知识量或者是受教育程度挂钩。以吉大曲昭伟教授为例,虽然他是交通领域的教授,但其自身是物理专业的博士,就是这样一个人,站在了否定量子力学的第一线。而且还利用网络宣传他那一套,劝说别人也去否定量子力学。

一个物理系博士这样的行为不能用他缺乏理解能力去解释,尽管理解能力差更容易成为让我们接受的原因,但曲昭伟这类人不接受科学证据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无知,而是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原因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强烈反对遇到反对相对论、反对量子力学、反疫苗、反转基因等反科学话题的时候,把无知的帽子扣在他们头上,这只能造成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之间的对立。甚至会导致一些已经掌握一定知识基础的人无法接受科学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也不是“信息不对称”这么简单

人们很容易认为反科学是因为无知或者信息不对称的原因造成的,甚至我自己也在前面文章《李子峰碰瓷相对论,博导沦为民科,为什么现代物理让普通人走开?》中也提到过,现代物理学的门槛太高,我和我的科普同行们都写过大量的文章,把科学知识硬塞给“那些无知的人”。事实上,这么做的结果是——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很多反科学的人并不是因为无知或者是信息不对称这么简单,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心理因素。之所以强行科普行不通是因为我们今天的科学所采用的证伪方法(既科学否定论)所带来的心理、情绪以及社交等方面的本能。

三、人类的进化本能有时候会与理性思维相冲突

人类为了生存经常需要进行快速推理,通俗地说就是,人类经常需要从环境中选出有意义的信息并运用经验法则来解读它们,因此我们就会不经过严格的验证,直接赋予这些有限的信息因果关系。西方的四元素说、中国的阴阳五行等等古老的学说都是这种思维模式下的产物。

然而这样的思维方式无疑会在处理复杂的科学信息的时候形成陷阱,比如相对论所研究的内容对应的是高速(接近光速)、大尺度的课题、而量子力学所研究的都是极小尺度下微观粒子的行为,这些极端的物理现象能否用我们的经验去理解是需要验证的,毕竟经验世界是物理量在中间区域的现象,没有理由认为极端区域与中间区域就应该一致。

人类这种用经验快速解决问题的本能在认知和理解复杂科学系统的时候是具有破坏性的。很多时候,包括很多高知人群也不能摆脱这种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俱来的思维机制。

四、科学的可证伪性与人类进化中形成的思维机制相冲突

科学家是如何判断一个理论是正确的呢?在现实中,科学研究的方法不允许科学家宣布某个理论是真理,包括相对论也不例外。这是因为只要有一种现象与该理论的描述不相符,就可以说明,该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问题,需要进行修正。以牛顿第二定律(F=ma)为例,在回旋加速器中,当粒子的速度接近光速的时候,这个定律不再成立,由于相对论效应,粒子的质量增加了,粒子所受到的加速度与电场给予的电磁力不再呈线性关系。

正因为如此,科学家在公众面前讨论实验结果的时候,总是会采用非常严谨的措辞。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科学家不会跟你说:“我可以告诉你,相对论是绝对真理,不会错的。”反之,他们会这样说:“没有证据表明,真空光速是变化的,在目前的实验条件下,相对论的理论预言与观测结果高度吻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科学家也会对这样绝对化的陈述很无奈,但科学家更担心其他人曲解了科学实验所提供的证据。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民科”对自己的结论的可靠性似乎特别自信,而真正的科学家却对他们不屑一顾的原因。

五、人类对于情感的回应比对数据的回应强烈,不幸的是科学用数据说话

生物学家的研究表明,社会性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动力源泉,也正因为如此,人类对于感情色彩强烈的事情的反应要比对实验数据的反应更加强烈。人类依靠共同的传说、宗教等方式组成群体,进化适应让社会能够正常运转。在这一点上,科学家与普通人没有区别,只有在思考如何获取科学信息,以及哪种信息更容易理解、更有说服力的时候,才会出现差别。

然而,在科学问题上,情感回应没有任何用处,很多案例都能证明它甚至是有害的。在古希腊,科学家曾经执着于圆形的完美,无法相信天体的运行轨道是椭圆,从而认为造出均轮和本轮的运转模式,甚至他们还曾经为了否认无理数的存在而闹出人命。

六、改变自己的想法很难,改变他人的想法更难

在科学界有一个26岁的现象,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是科学家们在26岁之前完成的,26岁之后很难再有超越时代的建树。这是因为,26岁之前,他们不会对已有的科学体系产生坚定的信念,从而有勇气大胆质疑,提出新的理论。

而26岁之后,科学家们对于自己学过并且融会贯通的东西产生了坚定的信念,当他们遇到与原有信念相冲突的信息时,就会体验到认知失调。人类在本能上对这种失调感到不适,会尽一切努力驱散这种感觉。甚至爱因斯坦也犯过此类错误,他在自己的广义相对论方程中添加了一个宇宙常数,只希望这个宇宙是一个静态的有限的宇宙。

后来的科学家证明,宇宙常数不过是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特殊解,宇宙没有必要一定是静态的。在观测证据面前,爱因斯坦也只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接受新的观测证据。

结束语

科学上存在争议是很正常的,特别是基础科学领域,几乎每个问题都是关乎宇宙及人类自身的大命题。不论是谁都有权利质疑科学,不过我们要避免掉进人类自身思维缺陷这个坑,凭经验和感情都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真正能撼动已有理论的证据是那些与理论预言不一致的客观现象(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