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项黑科技,被美国将中国技术纳入大学教材,将发明人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印度出资上亿欲购买,这项黑科技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何使得美印双方抢破头?它的出现对国际能源格局又究竟有何意义

今天 ,007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项黑科技—“发电玻璃”,看看究竟发电玻璃有何独到之处,能让美印双方急红眼,让发明人成为了钱学森“第二人”被美国禁足。

【发电玻璃是什么?】

发电玻璃的全名叫做“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其最大的特点便是可以发电,有些朋友或许会认为,这玻璃本是绝缘体,它怎么能发电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种玻璃和普通玻璃的构造大不相同,它是一种可以导电的ITO玻璃,其制作工艺就是在普通玻璃的基础表面镀一层ITO的透明导电层,从而使玻璃具有导电性,当玻璃具有导电性后,又要在其表面涂上一种名为蒂化格光电材料的物质,使其能够形成发电膜,有了导电的媒介之后,将厚度约为20微米的发电膜镀到发电玻璃上,最后引线、接线后,使其具有发电、导电、储电功能。

最巧妙的是,这种玻璃可以代替普通的玻璃幕墙安装在墙壁或者安装在屋顶使用,而与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不同的是,发电玻璃在弱光环境中也能够够发电。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20年里,中国居民平均用电量大约780度,按照一块玻璃一年发电260度的发电量换算,每家每户只需要三块发电玻璃就可以实现免费用电,更有报告指出,在我国的众多建筑中,只要1/10的建筑装上发电玻璃,一年的发电量可以媲美三个三峡大坝!

【这么高端的黑科技是谁发明的?】

最早有“发电玻璃”畅想的其实是美国,但是当时美国的科研学者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这个是现阶段无法实现的事情也就放弃了,但是随着潘锦功博士的出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发电玻璃最核心的便是发电膜,而潘锦功博士发明的碲化镉材料也是成为了发电玻璃中不可替代的材料。

作为“发电玻璃”的创造者,潘锦功自然也是因此一炮而红,有不少公司,甚至是不少国家都出面想要获得发电玻璃的专利,可是都遭到了潘锦功博士的拒绝。

在得知有这项黑科技之后,有一家美国能源公司表明:自己愿意出2000万美元买断发电玻璃的专利,并且可以出资让潘锦功博士研究拓展项目。

而随后印度在听到风声,嗅到其中的利害关系之后更是想尽一切办法接近潘锦功博士,开出一亿天价想要购买专利,面对这些诱惑,潘锦功博士果断拒绝了,因为潘锦功博士决定回报祖国,将这项技术带回中国。

老美可能放潘锦功博士安然离去吗?显然不可能!于是就以“保护尖端人才”为由将潘锦功博士重点“保护”起来

试问这样的场景是否十分眼熟?当年的钱学森也曾受到过如此礼遇,前不久的孟晚舟不也因为华为而受到老美的禁足吗?

在经过长时间博弈之后,潘锦功博士教授于2011年将技术带回祖国,并且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潘锦功博士的一再坚持,那么这项专利可能就是老美的,而不是中国的了。

【为何市面上鲜有发电玻璃?它为何没得到广泛运用?】

许多朋友可能会觉得这样的黑科技为什么没得到广泛运用,是因为出现什么问题了嘛?其实,发电玻璃之所以没有量产,也是有许多原因的。

发电玻璃中的原材料镉元素碲元素的储量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现如今全球的碲元素总储存量才14.9万吨,而在中国的仅有2.2万吨的储备量,要想得到广泛应用,就必须要解决碲元素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原材料中的重金属元素镉是种有毒物质,许多人担心发电玻璃对环境造成破坏,让人类生活在潜藏危险的环境中才没有量产。

但其实,后期科学家对碲化镉材料的有毒性与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进行过对比,发现了碲化镉的重金属排放量相对较低,初此之外,还对防火性能进行测验,结果均表明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是安全的。

【为何说这项黑科技可以改变能源格局?】

相信认真的读者们应该记得,前面我们说了,与传统的太阳能光伏相比,发电玻璃即便在弱光环境中或者下雨天也能发电。而且发电玻璃和普通玻璃其实是没有什么太大差距的,它能够代替普通玻璃,能够节省建筑材料和不占用资源空间。

现如今,我国的成都智慧治理中心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L1通道都已经大面积采用了发电玻璃,相信发电玻璃走入千家万户的日子也不会再遥远。

一旦发电玻璃在中国得到普及,那么我国就能够减少对其他资源的依赖,试想,中国身为一个资源进口大国,如果失去了我国这么一个大客户,哪个会不心疼呢?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和印度眼红不已的原因所在。

好了,今天007就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对于发光玻璃有何看法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一起探讨,想了解更多,不妨点赞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