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谈判中,农产品关税一直是个敏感话题。最终的谈判结果,除了日韩和个别最不发达国家,大多数成员达到90%以上农产品零关税的高水平。我国和日本之间首次达成农产品关税减让安排,日本六成以上、我国八成以上的农产品将互相取消关税。

大幅度取消关税是利好吗?对中国原本就脆弱的农业发展意味着什么?观察者网专访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从另一个角度看区域开放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2020年12月,覆盖中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等15国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了。大家知道,RCEP在国内受到的几乎全部都是正面评价,因为它意味着世界的多极化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尤其是在疫情的直接影响下,我们正面临一个百年未有大变局,全球化正受到挑战,全球供应链可能会断裂,全球的产业布局正受到直接威胁。

而在美国和西方国家,产业资本衰败,金融资本崛起,正在造成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导致社会撕裂和严重的对抗性冲突。这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经济和政治,形成一种复杂局面。

过去大家会说,全球化是西方世界所主导的。比如美国建立的美加墨自由贸易区,和欧盟90年代就已经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它们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如今,除了西方资本主义所主导的两大自由贸易区之外,一个东亚自贸区,也就是RCEP正在形成,这个事情太重要了,它的意义怎么说都不为过。

RCEP对农业的影响,显然会产生更加多样性的观点,不能说绝对正面或者绝对负面。

首先,从各国内部的经济结构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尚处在农业社会,没有进入工业化,那就意味着它的劳动力和土地,并不是被工业化的高价格来定价的。

大家知道,如果一亩地作为农业用地,它一年的产出大概就是一两千块钱,就算是种植最高价值的经济作物,一亩地也不过就是一两万块钱。农业还会受制于一年四季的自然条件影响,不可能持续高产出。

但如果这一亩地被工业征用了,变成厂房,它就可以连续24小时不间断地生产,如果再使用高科技的机械,它可以分分钟都有高产出。一亩地用于工业,它一年的产出可能是几十万,甚至更高。土地要素如果被工业定价的话,就会大大高于农业定价。

所以只要一个国家进入高速工业化,就像中国这样,产业资本发展非常快,所形成的收益大大高于农业,同时又因为产业资本是以城市为聚集地的,城市地价也跟着产业资本的回报率上升,水涨船高,当然就会导致农业要素不断流向城市,流向工业。农业自身无法完成对土地要素的定价,当然也就无法完成对劳动力要素的定价,一个劳动力投入在农业上,他一年的收入很少,于是就导致这些要素被产业定价,被外部市场定价。

当农业的三要素,即劳动力、资金、土地都纷纷流向城市,流向工业,农业就会呈现衰败趋势。在产业结构发生这种根本性改变的时候,农业走向衰败是必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民在此前撂荒的土地上耕种。图片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中国当前就在经历这样一个农业不断下滑的趋势。

假如没有关税保护,没有政府的特殊优惠政策,没有补贴,那就没有人干农业了。这是个常识,只要你搞市场经济,只要你加入国际自由贸易,就是这个结果。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其它的竞争对手还有谁?还有东盟那些没有完全进入工业化的传统国家,比如说像泰国、缅甸、柬埔寨或者是老挝等等,它们是RCEP中的低度工业化国家。因为它们没有完全进入工业化,它们的农业要素没有被工业定价,所以仍然可以维持小农生产。

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只看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我们在RCEP中是很难有正收益的。那么应该怎样对农业做出调整?我们当然不可能短期内实现像澳大利亚那种大农场,因为我们的人口太多。我们也不可能退回到缅甸、柬埔寨这种状态。所以,我觉得RCEP对中国农业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我们希望全国各地从事农业农村发展研究的同志们,应该抓紧对RCEP可能形成的影响做出研究,提出预案。希望搞农业政策的朋友们,不要简单的去看教科书,教科书会告诉你,只要放开一切都好,只要你按照一般的市场原则去搞,那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但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会是相当复杂的,社会各界对此都应该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