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者,德之华;金石丝竹,乐之器。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本乎心,然后乐其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德音之音,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 (《史记·乐书》载) 。中国音乐源远流长,她就像一个沉睡了千年的巨大宝藏,伴随着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演变,讲述着自己独特的音乐故事。在中国音乐的历史长河中,能让世界都为之震惊的中国乐器——编钟,代表了中国古代最高的音乐成就。它的出现不仅体现了中国上古以来乐器的发展与传承,也得益于中国青铜铸造术的发明与繁荣。西周礼乐制度的确立,把编钟推到了礼之重器的顶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溯 源

为弘扬中华文化、传播古典音乐、振兴古乐艺术、凝聚民族精神,西安外事古乐团就此创办。乐团以编钟、编磬、古琴、瑟、埙等中国传统乐器组建出了一支编制完善,专业水准颇高的演奏团队。建团至今累计演出近百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曾多次受文化与旅游部委派出访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受邀参加全球华人公祭黄帝典礼等大型演出。艺术风格清新典雅、古健雄浑、颇具创新,充分展现古都长安音乐传统文化的古韵魅力。

2021年新年伊始,西安外事古乐团精彩演绎的作品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非常传奇》栏目。央视载誉归来后,古乐团马不停蹄编排了“钟鸣鼓乐”主题演出,在西安人民剧院震撼呈现,随后,在眉县张载广场、周至县终南山古楼观、安康、汉阴、黄陵等开展了全省巡演,在中原腹地郑州开启全国巡演,赢得民众纷纷点赞。音乐会以编钟这件庞大而古老的乐器为核心,主要演出作品包括编钟曲《朝乐》、编钟曲《春江花月夜》、西安鼓乐《靛花开》、琴歌《关雎》、器乐合唱曲《尊道贵德》等,集中展示了古风、古韵、古歌、古舞的独特魅力,召唤着古乐文化在三秦大地的再度回归。据西安外事学院院长、西安外事古乐团创始人、“钟鸣鼓乐”音乐会总策划黄藤透露,音乐会的成功坚定了他大力发展古乐艺术的信心,古乐的再次兴盛已然成为一种趋势,编钟在西安外事古乐团的核心地位已不可撼动。

▴ 西安外事古乐团演出照

- 2 -

独具匠心 旷世之作

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套大型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据考证为战国早期曾国国君所有。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轰动全国、震惊世界,它是由45件甬钟、19件钮钟和1件镈钟组成。基本音列为七声音阶,十二律具备,可悬宫,其音域达五个八度。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此套编钟向全世界展示了它在乐器领域中的多项世界第一。曾侯乙编钟拥有已知最为完整的周代乐音系列及其乐律称谓体系。同时,作为礼乐之器它还蕴含着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是公元前5世纪中国文明的一个璀璨的缩影,它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掀起了复兴中国古代音乐的热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编钟为主导的优秀音乐作品。黄藤说:“近些年,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了曾侯乙编钟的复刻品,这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展示和传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影响。西安外事古乐团也有一件,它伴随着乐团一起成长和壮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曾侯乙编钟

随着乐团的发展,音乐作品的不断扩充,雄伟宏大的作品需要音色浑厚、音域更广的编钟来支撑,而曾侯乙编钟复刻品已经无法满足乐团的演出需求。黄藤一直在策划一个更大的项目,他历时多年倾尽全力,精心设计、潜心打造的迄今为止件数最多、音色最好、音域最广的一套编钟——“周天子长安钟”即将横空出世。

黄藤之所以取其名为“周天子长安钟”,足以说明它绝非曾侯乙编钟的复刻品,也不是其升级版。众所周知,曾侯乙是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的国君,周朝礼乐制度森严,这决定了曾侯乙编钟的制造规格和等级(诸侯三面悬挂排列“轩县”),而周天子长安钟则是按照天子的规格设计制造的(天子四面悬挂钟磬“宫县”)。

▴ 黄藤为“周天子长安钟”题字

1.形制和音位。周天子长安钟的钟架高大,总高300厘米,正立面架长1280厘米。此套编钟共计111件,分四组三层悬挂在钟架上:一组逨钟共25件,上层9件、中层11件(中层甬钟)、下层5件;二组窃曲纹钟共31件,上层12件、中层13件(中层甬钟)、下层6件;三组云雷纹钟共29件,上层11件、中层12件(中层甬钟)、下层6件;四组逨钟共26件,上层9件、中层12件(中层甬钟)、下层5件。

▴ “周天子长安钟” 设计图

周天子长安钟的音位排列立足于全套编钟整体“安全可靠、音域设计、演奏方便、美观和谐”等要素进行统筹设计。确保了整体钟架承重均衡,编钟音域宽广,便于旋宫转调,演奏乐曲。下层大钟音位按照和谐对称关系进行编排;中层、上层甬钟音位按照方便演奏,从底音到高音,钟体大小顺序依次编排。

曾侯乙编钟音域是C2(大字组C)—— #D7(小字四组升D),横跨5个八度。而周天子长安钟的音域是G1(大字一组G)—— F8(小字五组F),其差一个音就是7个八度,可以说是横跨6个半八度。这要比曾侯乙编钟最低音低3个音,比钢琴的最高音高出3个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111件周钟音位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杨家村窖藏出土逨钟

逨钟于1987年出土于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属西周中期。逨钟腔体作合瓦状,较长,口缘内凹呈弧形,舞部正中为甬,有旋、干,枚下沿弱于腔高三分之一。旋、舞与篆部均饰穷曲纹,唯旋上穷曲纹中又间饰目纹,鼓部中央饰相背龙纹,右鼓发音部位镌刻凤鸟纹。

周天子长安钟所运用纹饰元素,代表了周代最鼎盛时期的青铜文化,最顶级的铸造工艺,最高规格的编钟配置。整套编钟纹饰优雅,雄伟庄严,彰显皇族贵胄之气魄。

▴ 窃曲纹▴ 窃曲纹

▴ 云雷纹

3.铭文。编钟是中国古代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据考证,曾侯乙编钟的钟体上篆刻有二千八百多字的错金铭文,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和周、楚、齐等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这一重大发现,据弃了所谓“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的说法。

周天子长安钟的钟体上大多都篆刻有铭文,这些铭文和乐律有关,记录着许多音乐术语,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上层钟体较小,一般篆刻的铭文也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钟体较大,上面不仅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铭文都是由黄藤亲笔书写,意义深远。

4.支柱。周天子长安钟的支柱并没有模仿曾侯乙编钟的“佩剑铜人”,而采用“犼”,这也是此套编钟的一大特色。据说,犼是上古时期神兽之王,它的生性比较凶猛,四肢十分强健有力,威武轩昂,前腿直立、后腿左右分开蹲坐,昂首怒吼、有随时腾跃奋起之势,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霸气和豪气。天安门城楼前华表上的坐兽就是犼,华表柱顶之蹬龙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 支柱设计图

从整体造型上看,曾侯乙编钟的“佩剑铜人”更接近写实的风格,而周天子长安钟的“犼”更具有浪漫色彩。我们只能从远古的神话中去想象犼的样貌,角似鹿、头似驼、耳似猫、眼似虾、嘴似驴、发似狮、颈似蛇、腹似蜃、鳞似鲤、前爪似鹰后爪似虎。犼代表着一种力量,编钟是权力的象征。犼的大胆运用恰与周天子长安钟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更加显示出帝王的威严和气势。

- 3 -

编钟叙事 对话黄藤

记者:您和您的团队潜心研究、精心设计打造的“周天子长安钟”在今年就要面世了,请您谈谈这套编钟的设计理念?

黄藤:我们在去年就已经完成了这套编钟的全部设计,湖北随州的编钟厂正在加班加点的为我们铸造。编钟厂的负责人拿到设计稿后惊叹不已,竟数出了24个世界第一,这套编钟一经问世就能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整套编钟我们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大到支架的轮廓,小到立柱的图案,用哪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图形,都做了很多的功课。还有编钟上的铭文,是我自己亲自用篆书书写的,书写完了以后,让工匠铸造的时候再加工,把它铸到钟上。当然,设计是有版权的,工厂不能再为其他人铸造。所以,这套编钟出厂后,将成为我国目前为止枚数最多、音域最宽、规格最高的一套编钟!由于制造难度太大,工期可能会往后拖延一些,但时间不会太长,在今年内面世那是可期待的。

记者:可以看出您对中国古代传统音乐文化的热爱,对编钟有着很深的感情!

黄藤:是的,我们从产生这个想法,然后到把这张图纸画出来,用了7年的时间。整个过程真的非常漫长,我亲自带领我们团队的成员,他们来自中央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还有维也纳、俄罗斯等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我们不畏艰难、共同进退,把很多难题各个攻克。我访问了随州、武汉、河南等地,到他们的博物馆、大学,到一些专家的家中拜访,并与5个造钟厂取得联系。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才是中国音乐的典型代表?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做出来的声音,只有中国有的这种声音是什么?其实有时候不那么容易找,我们的一些少数民族乐器还特别一点,汉族的就非常少了,因为很多汉族的乐器也都是外来乐器。在我们传统音乐语言中,有什么是有我们自己的底蕴、文化、富有音乐性的代表,而且它不是一个小件的,它是具有规模的,那么唯独是编钟。编钟的民族性,编钟的规模、规格和编钟声音的这种特殊和这种震撼,是别的乐器很难取代的。

记者:这套编钟的设计蓝图如此宏大,起名为“周天子长安钟”应该是对它最准确的定位了!

黄藤:这个可以从古代编钟的规格说起。从周代到汉代,它的礼乐制度是非常森严的,对乐器规制有很高的要求。哪一级别的人用什么样等级的乐器,这有着严格的限制。据史料考证,天子四面悬挂钟磬(宫县);诸侯三面悬挂排列(轩县);卿和大夫两面悬挂(判县);士只许一面(特县)。所以,我们就把这个规制恢复到一个天子级别,现在的黄帝陵摆放着一套曾侯乙编钟的复刻品,这样就感觉规格是不够的,我希望将来这套编钟能用在黄陵的祭祀上。

西周的国都镐京,就是现今西安的所在地。而曾侯乙编钟属于战国后期,我认为这决不能再照搬曾侯乙的模式了,要用西周钟的原形。特别幸运的是,在宝鸡眉县的杨家村就出土了西周时期的窖藏编钟,我亲自前往观看并拍照,它给我们提供了单个钟的完整标本,这样我们就可以从钟的形制上,从钟的样子上来进行仿制铸造。

曾侯乙编钟一共65枚钟。在古代,虽然整个十二律已经形成了,曾侯乙编钟上也记录的非常详细。但是当时的铸造技术有限,校音完全是用人耳来听,整套编钟的音准和音色都会有一定的偏差,所以我们的乐团在用古代编钟的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扰,这是不可避免的。周天子长安钟一共用了111枚钟,从数量上多了将近50枚,那造钟的技术难度就变得很大了,现在的测量技术十分的先进,从音准、音域、音色各方面都要有所突破,是一个穿梭历史的时代记忆。

记者:那这套编钟的音域扩展了多少呢?

黄藤:拿钢琴来做参照,比钢琴的最低音大概只高了3个音,比钢琴的最高音高了3个音。高音区达到了我们当初设计时的目标,但是低音区很难完成,厂家反复试验论证,由于技术的原因无法达到预期,但是能做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是世界最高水平了,目前无人能超越!

记者:曾侯乙编钟早在1978就出土了,它的仿制品全国也有最少十几件。但为什么我们很难听到编钟音乐,感觉推广有一定的难度,您觉得问题出在哪?

黄藤:首先,编钟的音域和音准长期困扰着我们,在乐团参演的时候就有这个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现在除了曾侯乙墓出土的一整套相对比较完整的编钟外,其他地方特别是我们陕西出土的钟,年代虽然很久远,但是它在出土的时候并不是以一个乐队形式来呈现的,而是以窖藏的形式,无法体现演奏的形式。那么想要把它尽可能的以传统形式展示出来,让人们能感受到它的古朴、古老、特殊,还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音乐习惯,怎么样来兼顾这些东西,就成为一个非常难的难点。

第三,铸造。我们似乎觉得现在铸造技术已经很发达了,想造什么都行了,但真正运用到实际的时候,在工艺上我们现在是完成不了的,包括合金的配比,体量的大小,音准的控制。

音乐发展到现代,西方音乐几乎占据了我们的主流市场,你怎样兼顾现代和古代?在音乐的理论技术要求上,实现和所有的乐器的一种对接和交互,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和完成的。不然这套编钟造出来就只能看不能用了!

记者:古乐团目前演奏的曲目应该已经很难满足这套编钟的功能了。目前有没有考虑专门为这套编钟量身创作一组新的乐曲呢?

黄藤:为这套编钟量身打造的音乐,现在还在创作之中,因为他的音域很宽,我希望有一组乐曲能够把这套编钟的功能用到淋漓尽致。但这组乐曲一定是古朴和古风的,与中国传统音乐能够结合的,同时还要有现代人对审美的这种追求,对审美的这种满足。

任何一次复古,包括文学上的运动,其实都是为创新服务的。没有人可以回到古代生活,也没有人愿意回到古代生活。我们只需要继承这样一种传统,用我们现代的审美和技术来赋予它新的生命。

曾有人提议,能否把我们古乐团演奏的曲目作为新年音乐会的主演曲目。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现在中国的新年音乐会都是学习西方的,主要靠西洋交响乐队演奏。那么如果用“钟鸣鼓乐”来完成新年音乐会的演出,这将是有代表性的能够振兴中国文化和彰显文化自信的一次尝试和努力。

一套编钟、一个乐团、一组音乐,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理想。

后 记

听一曲西周雅乐,赏一首钟鸣长安。这宫廷典雅的乐舞,这荡气回肠的钟响。你仿佛置身于周天子宫殿内各路诸侯朝拜的宫宴之上!编钟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礼乐,是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瑰宝,是华夏文明的瑰丽壮阔。西安外事古乐团的亮相,不仅对编钟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的影响,也是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黄藤是一个心怀天下的人,他不仅是一个高屋建瓴、胆识过人的教育家,也是中国古代传统音乐的传播者、践行者。他主持设计的“周天子长安钟”是对中国古代礼乐之器的全新探索,他的造钟壮举,必将对传统礼乐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发展产生非凡的意义。曾侯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礼乐重器,周天子长安钟则将为这个新时代创造出更辉煌的音乐盛宴。期待周天子长安钟在不久的明天华丽登场,惊艳世界!

(来源:《音乐天地》文/吴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