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十几年前,正值青春年少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陋习。世上本无鬼神,这种画圈烧纸、跪地叩拜,嘴里还念念叨叨地祭奠,根本是无用的。

真是少时不知畏惧!

爷爷在我爸很小的时候过世,奶奶后来改嫁,我上二年级,奶奶过世,没过几年,奶奶的第二任丈夫,小王爷爷也过世。自小,我对他们没有任何印象,逢年过节,跟着我爸烧纸时,我一脸懵懂,等到稍大点儿,上了初中,爸爸远在外地,到了该烧纸的时候,我妈就催着我和我弟两个人去。

我俩谁都不乐意,对这种跪下磕头烧纸的方式很厌烦。每次都是草草了事,那时的我们,对亡者的概念,不清晰,也不刻骨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姥爷过世时,我24岁,那一刻,我茫然无措,心中涌出的不是悲痛,而是巨大的空洞,怎么填都填不满的虚无,心变得轻飘飘地,无着无落。姥爷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在我长大之后,亟待离开那个并不算欢乐的家时,我将自小陪伴的情分都丢在了脑后。

而让我醒转的时刻,却是姥爷的去世。往后这许多年,许多年,无时无刻不在损耗自己神经的痛苦,真的就像钝刀杀人那样,长年累月地折磨着我。我还未好好爱他,亦如他当年好好爱我那样,只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每次提出我想在清明节去给姥爷烧纸,我妈都说,算了吧,你毕竟是外孙女,我代表你去就行。我姐说,算了吧,我们去,只能惹舅舅不高兴。我想说什么,终究难以启口。

终于等到一个机会,我35岁,家里的祖坟要迁,恰巧在姥爷的那个陵园。我买好了烧纸时的一应用品,那时刻,恨不得把店里所有的祭品都买全。那天,除了远在外地的大姐,我们三个姐妹和我弟,都到了姥爷墓前,早已被风雨冲刷地看不清字迹的墓碑,拱起的土丘旁,布满了星星点点地荒草。我们静默着跪下,将纸钱在墓碑前燃起,嗫嚅着嘴,谁都发不出声音,什么都说不出来,被火炙烤地发烫的脸上,眼泪早已忍不住。

我不信鬼神,却又在那一刻,笃定地相信姥爷一定在某一处,看着我们。因为这照亮的火光,在映照着现实的我们。为我们遮风挡雨,给予我们温情的人,看到我们都已长大,健康而平顺地生活,在九泉之下,应该会很欣慰。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一个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情感和思念。这些文化陋习会在某一时刻突然击中你我的情感深处,我们的情感很多很多很多部分都是由文化构成的。

烧纸算是陋习吗?

路边随意烧纸祭祀的行为是,但,一切烧纸行为全部定义为陋习,未免过于一棍子打死。

现如今,很多人认为清明节烧纸,祭奠祖先是一种陋习。不仅污染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

更有人觉得,这种习俗就是一种封建迷信,应该摈除。

祭奠祖辈,在清明节烧纸,算是封建迷信吗?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我们本没有宗教信仰,一切都以实际作用出发。

我们的祭祀,是祭祀天地,祭祀圣人和祖先,这不是借助鬼神之说来愚弄民众。

我们的文化,注重今世而非来世。烧纸祭奠,其目的在于教育儿孙,“绵延子嗣,教化延续”。我们崇拜祖先,祭奠英雄,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从哪里来,要延续什么。

火光象征着指引,更加指代希望。

人活着,总需要有点寄托。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不能一刀切地全部否定。

我们国人的性格,普遍内敛,中年人更甚。对于逝去的那些人的思念,大多都深藏在内心。即使再想念,也不见得真到墓地前去哭诉,偌大的公墓群有几个哭出声的人?一叠烧纸,两柱清香,几样逝者生前爱吃的饭菜,幻想着他们死后有灵,可以感受到活人的思念,何罪之有?

烧纸不是陋习,在小区、马路上随地烧纸留下一堆垃圾和烧痕,风一吹,灰烬呛人是陋习。

我觉得,烧纸不留灰,文明烧纸,自备火盆的规定就很人性化。一旦自备火盆,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火灾的发生。至于污染环境这一说,满大街跑的汽车尾气每天造成的污染有多少?每年就那么几次烧纸,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能比过汽车尾气?

被我们定义为陋习的习俗,却在国外悄然盛行

我们将“冥币”烧给逝去的亲人的习俗,在外国也意外走红。 美国人给冥币起了一个本土化的名字,叫“ancestor money”(祖先钱),甚至有许多外国人开玩笑说,“当我拿起这一大叠钞票,瞬间心态爆炸,我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事情的起源,是网上有个黑人妹子,发了一条“锦鲤推特”。视频中她拿着一张面额1千亿,比A4纸还大些的纸币开始认真讲解。她说她在烧钱给自己的祖先后,突然得到了经济援助,甚至在离校一年后,还可以继续上学。

纸币上还用中文印着:祖先保佑子孙后代顺顺利利,天天发财!

给祖先烧纸的习俗,就这样在国外盛行开来。很多国外友人对这种习俗相见恨晚,甚至还有些国外的网友在网上抱怨,“让我最讨厌中国的一点是,什么事情都喜欢藏着掖着,这么神奇的技能竟然都不分享外国朋友们。”

还有很多教国外网友烧纸仪式的视频,怎么烧,如何烧等等。他们对待给祖先烧纸上,一点都不含糊,态度非常认真。祭坛、祖先照片、美酒、香烟、食物、蜡烛还有最重要的祖先纸,一点儿都不比我们的仪式感差。

更甚者,美国一位汉学家,写了一本书叫《烧纸》。这里面详细地介绍了中国烧纸习俗的起源,发展和文化形态。

我们还认为给逝去的祖辈烧纸是一种陋习吗?

烧纸给亡者,安慰的其实是活着的人。我们总是从已故的亲人那里学到了什么,才能继续朝前走。情感的寄托,有时候需要文化习俗去承载,才能让后世的人一代代去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