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吞亿万》是本怎样的书?

如果你喜欢《恶血》,看记者如何抽丝剥茧揭穿庞大的金融诈欺,看主谋心怀不轨地计画着看似天衣无缝的骗局,你会爱上这本书。

如果你喜欢《疯狂亚洲富豪》,看那种毫不遮掩的纸醉金迷与荒唐生活,看主角如何享受挥霍不尽的荣华富贵,你也会爱上这本书。

《鲸吞亿万》的故事主角是马来西亚人刘特佐(Jho Low),他亲手掀起了一场世界级的金融诈欺风暴,利用各种名目吸金数亿美金,堪称亚洲版的《华尔街之狼》而且事迹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趣的是,电影〈华尔街之狼〉就是他出资筹拍,连影帝李奥纳多也曾是他的派对常客!

这本书由两位《华尔街日报》资深记者费时四年苦心研究,访问全球数十个国家超过一百位受访者,浏览上万笔法院资料、机密档案、财务报告、电子邮件,揭穿这起撼动华尔街好莱坞以及全世界的金融丑闻。

本文分享书中三个荒谬桥段跟上述三本书的关联,其他精采细节推荐自行阅读原书!

1.比恶血还错综复杂的骗局

洞悉这个资本世界运作原理的刘特佐,从年轻时就开始崭露他的才华。他在校园举办的派对,会发送标准邀请函和VIP邀请函两种,拥有VIP资格的人可以享用尊荣开放式吧台,还有接驳专车接送到派对会场。他已经懂得人性:「人都喜欢自己受到重视」。

他大胆地到处剽窃股票分析师的报告组合成自己的作品,侥幸成功投稿到财经媒体的版面,被市场视为优秀的投资选股专家,此时的他只是个学校菜鸟且没有任何投资经验。后来他游说马来西亚前首相纳吉,成立「一马发展基金」(1MDB: 1Malaysia Development Berhad)开始吸金。

自此他开始频繁接触中东的达官贵族,仗着跟首相的交情顺利扩展人脉,大举挪用基金的资产为己用。作者也感叹极权政治的悲哀:「只要你说自己跟哪个极权政治高官有点关系,你的万贯家财从何而来就没人会想过问了」。

接着,刘特佐把触手伸向华尔街和好莱坞,开始砸大钱邀请影视名人参与派对。中东贵族们尽管再有钱,也似乎需要刘特佐才能牵起这条线。他也在美国各地购买豪宅、私人飞机、豪华游艇、艺术品与宝石。他成了所有人的朋友,但没人知道他的真正来历。

刘特佐用金钱、名声、魅力、关系等种种元素,靠着谎言堆积出自己金权在握的形象。就像《恶血》一样,当这张由谎言编织的网铺天盖地的袭来,局内的参与者就任由贪婪引领自己做决定,不再去过问事情背后的荒谬跟不理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疯狂亚洲富豪这样开派对

你这辈子看过的生日派对全部加起来,都比不上刘特佐在拉斯维加斯帮自己举办的这场,被来宾和记者称为「终结所有派对的派对」。据消息来源指出光是这场派对就花超过5百万美元。

参加这场盛会的来宾包含李奥纳多·狄卡皮欧杰米·福克斯派瑞丝·希尔顿肯伊·威斯特金·卡戴珊和奥运泳将麦可·费尔普斯,他们全部都被加长型豪华礼车载到夜店会场开趴。

派对上还有许多华尔街的银行家与投资家,以及来自中东沙乌地阿拉伯的皇室显贵。当然,少不了满场身材曼妙的模特儿,所有人把香槟界的爱马仕「水晶香槟」不用钱似地狂洒。

现场送出了三台杜卡迪重型机车以及一台布加迪威龙超级跑车。甚至邀请到南韩当红艺人江南大叔到场开唱,派对尾声的压轴则是小甜甜布兰妮从蛋糕里出现,为刘特佐献唱「生日快乐」歌。

3.华尔街之狼一眼看透真相

刘特佐为了提升自己在好莱坞的声望,挪用1MDB的资金在美国创立了红岩电影公司,拉拢李奥纳多·狄卡皮欧与名导演马丁·史柯西斯,注资拍摄电影〈华尔街之狼〉。

在电影开拍前的一场大型派对上,他甚至邀请到了改编故事的原形人物乔登·贝尔福到场参加。贝尔福后来跟记者透露,在派对上看到刘特佐花钱毫不手软的方式,他只有一个想法:「这是一定是场骗局,这个人一定是从哪里偷了钱」。

李奥纳多身为刘特佐豪华派对的常客,在脱口秀也透露出对于这些活动的惊喜:「我有个朋友还颇有钱的,他让我们一群人先飞到澳洲跨年倒数,然后再跳上飞机前往拉斯维加斯跨年倒数,这一切真是太疯狂了!」

这头亚洲版的华尔街之狼,还对萧亚轩展开过热烈追求。在一场约会中花费超过1百万美金,在海面上用漂浮蜡烛摆出爱心型状,背景是五光十色的豪华烟火,安排直升机上落下两个专人,送给萧亚轩一串镶满钻石跟黄金的项链(最后以失败收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记

《鲸吞亿万》的英文书名是「Billion Dollar Whale」,这里的「鲸」(Whale)指的是赌场里面出手最阔绰的那群人,喜欢豪赌下重注或享用最昂贵的服务。用这个词来形容刘特佐真是再贴切不过,他曾经在一次赌博后给了赌场的员工一百万美元的小费

还有,这场金融诈欺之所以能发生,不是单靠刘特佐一个人就行,高盛银行集团从中穿针引线更是功不可没。除了认罪贿络与洗钱的高盛东南亚负责人,世界各国银行家、投资家、稽核者对于这些庞大的利益往来也一直相安无事。

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刘特佐最大的失败,或许是对金钱肆意地挥霍,他没让那些人也分到一杯羹,才搞到现在身败名裂的下场。

这本书传达了一个对于当代社会文化的控诉,这种永无止尽的消费需求,以及想要获得越来越多财富的欲望,完全无视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