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博文这个名字,我们太熟悉!1895年的《马关条约》,使其深深烙印在我们屈辱的近代史上。

以至于在大多数国人心中,伊藤博文的形象都相当不咋地。

但神奇的是,作为明治维新时期重要的政治家,近代日本国家框架的构建者,日本学界和言论界对伊藤博文的评价也不高。

著名日本作家司马辽太郎,评价伊藤博文是“没有哲学的政略家、没有思想的现实主义者”。这与伊藤极高的社会声誉之间,形成明显的落差。

泷井一博教授的这本《伊藤博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为伊藤“正名”。作者详细考察了伊藤博文的整个人生轨迹,试图挖掘出政治家伊藤博文所隐藏的思想。

该书2010年出版之后,在日本学界受到好评,荣获日本第32届“三得利学艺奖”,并引发了日本对于伊藤博文形象的再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自己的老师伊藤之雄那本囊括伊藤博文公私生活、涉及其整个生涯的传记相比,泷井一博的这本著作,更加注重去发掘作为“政治思想家”的伊藤博文的可能性。

作者认为,伊藤的思想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即“文明”、“立宪国家”和“国民政治”。他在政治上的多次转向,包括他一生的行动轨迹,都可以从这三点出发去阐释。

所谓“文明”“立宪国家”和“国民政治”

伊藤博文出生于日本“幕府时代”末期的1841年,青年时代与井上馨等其他几个青年,一起受长州藩秘密派遣,赴英国留学,被称为“长州五士”。

这次偷渡留学,虽然时间很短,匆匆结束,但足以让年轻的伊藤博文,初步接受了西方文明的洗礼。

在伊藤的心目中,这种文明的“国家形式”(国家体制),只能是立宪国家。他就是要在立宪国家这个容器里,加进国民政治的内容。

于他而言,所谓立宪国家,应该归结为国民中心的政治体制;反过来,这种体制也要求国民应该受过教育,而具有文明的素质。

泷井一博认为,伊藤博文后来就是以这三个要素的三位一体,来雕琢明治国家体制。

因此,其最终的样态可以称为“知型国制”,不断追求这一国家形象的伊藤博文,可以称为“知性政治家”

明治时期的政治轨迹,及重要政治转向

首次留英回国后,伊藤博文作为“交际家”被认可,超越身份地活跃在藩政治的最前沿。明治维新后不久,伊藤提出了若干制度的建议,逐步完成从交际家向“立法者”的蜕变。

这个时期的伊藤,沉迷于文明,具有主张进改革的冒进革新官僚的一面。

而1971年至1973年跟随岩仓遣外使节团出访欧美各国,伊藤目睹了文明政治的脆弱,促使他由冒进主义者向渐进主义者转变

之后,他在日本作为政体调查的专家登场,以渐进主义设计制度,进行旅欧宪法调查,制定《明治宪法》,深入参与到日本维新改革的进程中。

1900年的立宪政友会,被认为是伊藤政治上一次重要转向。

在此之前,伊藤是超然主义的提出者,与政党政治保持着距离。此次组建政友会并成为首任总裁,被很多人认为是对超然主义的变节,是政治上的没落。

泷井一博在本书中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伊藤博文一贯的政治哲学是:这个世上的存在是变化无常的,政治也应随之不断地改变。

从理念上阐述,立宪政治虽并非需要政党,但现实的问题是,没有政党的立宪政治是不存在的。如果政党不可避免,则必须改良它。

作者还进一步追踪了伊藤博文的政友会理念,即——非“党”是“会”,伊藤心中描绘的政友会的本来样子,不仅是实现政策的政治团体,还具有近乎今天智囊团的性质。

总之,“文明”、“立宪国家”、“国民政治”是伊藤博文政治思想的核心,渐进主义的秩序观和知性的性格,是伊藤身上的重要标签。当然,伊藤的知性,更多的是一种“实学”,是经验主义的、实用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藤博文与清末改革,和他的韩国统治

本书的最后两章,还分别探讨了伊藤博文关于中国的政治观,以及他在韩国的统治。

伊藤博文访华,上学时我们的历史课本里都学到过。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期间,伊藤博文游历中国,受到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的推崇,并被光绪帝聘为顾问。变法失败后,还帮助梁启超逃亡日本。

作者在书中提到,伊藤博文在中国游历的收获,一言以蔽之,即政治经济分离的中国观

具体来说,伊藤博文认为,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是各自独立的,在政治方面中国将会延续现在的混乱状态,经济上却会产生很大的潜力。

关于中国的维新变法,伊藤博文持保留态度。他认为戊戌变法正是葬送在过于激进这一点上,并指出中国政局中,无论是改革派还是守旧派,他们的变革都太过激进。

这似乎再次印证了伊藤博文的渐进主义理念。

至于伊藤博文担任韩国统监的这段历程,毫无疑问是失败的统治,甚至可以用晚节不保来形容。

作者认为伊藤博文本身是一个不重视民族主义的政治家,在日本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伊藤博文就一贯反对排外的爱国主义。在他看来,像民族主义这种不正常的情绪,随着文明的进步也会自然而然地化解。

担任韩国统监后,正是因为对民族主义的认知不够充分,最终成为其统治韩国的绊脚石。

他这种过度的主知主义思想,是其作为政治家的局限性,不仅得不到韩国人的理解,在日本,也被看成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政治家。

以上,是我对《伊藤博文》这本书的简单介绍,当然只是蜻蜓点水,只说了个大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读一下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