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尼派和什叶派从很早的时候起,就是伊斯兰教中两大主要分支,二者之间的分歧和矛盾,由此导致的悲剧,大多数人都是从国际新闻当中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他们之间的分歧到底是什么?

伊斯兰教是全世界所有宗教中,统一宗教典籍最为彻底的一个宗教。《古兰经》只有一个版本的现实,从表面上讲,几乎在最大程度上杜绝了像基督教那样百花齐放的场景,所有穆斯林学者想要解读《古兰经》,只能从《古兰经》里找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这并不能阻止穆斯林产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逊尼派和什叶派的状况就是这样。他们虽然同样遵从《古兰经》,但是,在“圣行”方面存在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逊尼派只承认穆罕默德和早期追随他的同伴所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并把他们的言行当作自己奉行的宗教标准,这也是他们被称为“逊尼派”的原因,“逊尼”的阿拉伯语原意就是“圣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叶派则在此基础上,又加了“圣训”传统,也就是说,他们认为,《古兰经》虽然是神圣的,但只能是第一个根源,第二个根源《圣训集》,是《古兰经》重要的补充。

导致什叶派出现这样分别的原因是,它的创建者是穆罕默德的女婿,也是他的堂弟,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他被逊尼派称为“纯洁的哈里发”,什叶派则称他是唯一合法的哈里发。

因为娶了穆罕默德的女儿法蒂玛,阿里“名正言顺”地于公元656年成为第四任哈里发,并被什叶派当成是第一任“伊玛目”,即“统领、表率”之意,当然,这是什叶派的说法。

什叶派认为,阿里继承并发扬了穆罕默德的遗志,把伊斯兰教推向了更高的层次,阿里的继任者同样具备了“伊玛目”的能力,他们在世时发表的看法,所做的事,都应该被当成重要的传统加以继承,《圣训集》的主要思想也来源于此。

然而,事实却是,穆罕默德在逝世之前,并未对继承人作出明确的指示,什叶派把阿里和他的继任者推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始终都存在着激烈的争议。

这也导致伊斯兰教因此发生了分裂。穆罕默德逝世后,从第一任哈里发开始,每一任哈里发几乎都死于非命,而什叶派推举的十二位“伊玛目”,有十一人被暗杀,一人失踪。

历史学家也对什叶派的说法存疑。因为找不到足够的历史证据,什叶派推举的伊玛目是否在伊斯兰教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无法得到证明,因此,认定什叶派是伊斯兰教“正统”的说法,更是不成立。

最终,经过漫长的斗争,伊斯兰教形成了这样一个传统:穆斯林学者在“圣训”的帮助下,解释《古兰经》中的道理,且不能提出异议或反驳。

除此以外,穆斯林学者只能把主要工作放在说明或是补充穆斯林的法规上,其他部分一律不得有任何修改。

到公元十二世纪以后,伊斯兰教神学家只能限制在对《古兰经》做出注释,大部分时候,都必须对《古兰经》保持绝对的忠诚,就连解释的方法,也必须严格遵从传统,不得擅自改动。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伊斯兰教自此形成了“闭环效应”。当一个宗教进入封闭状态,拒不接受改变,它就等于把传统与现实生活彻底割裂,陷入自体循环当中。

教义没有新的解释,不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就无法进行自我完善,既是衰落的开始,也非常容易被世俗因素侵袭。

此外,《古兰经》是由古老的阿拉伯语言系统编制,它的原始性意味着简单,有很大语言逻辑上的漏洞,如果不能因时而变,及时弥补,很容易遭到误解和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斯兰教学者因此认为,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在伊斯兰教国家,政治势力才得以频频入侵伊斯兰教,借助尊重这个被公认为不可动摇的宗教传统,来树立自己的权威。

至今大部分的穆斯林国家仍然遵循这个结构,这也是导致其纷争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进入现代社会后,伊斯兰教才诞生了改革派,主张引入现代科学,重新解读《古兰经》,比如历史批判、文学批评等。

这样既可以走出对教义的无意义模仿,又能对《古兰经》的来源进行严格的考查,并最终推导出伊斯兰教的演变史,把伊斯兰教的传统重新与时代的发展衔接起来,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宗教传统做背离宗教主张的事。

伊斯兰教正统派对此则表示强烈反对,他们担心这很可能使《古兰经》不再神圣,最后成为一本普通的书。

这个理由的潜在含义是,伊斯兰教学者担心自己会失去对《古兰经》的唯一解释权,失去因此得到的特权和社会福利,以及人们的尊敬,最终因为无法与时代接轨而被淘汰。

可是,面对着现代科学的强有力挑战,人类社会科技文明的飞速发展,他们又能坚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