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是隋朝统治集团核心——关陇勋贵集团的一员,因而起兵之前就是掌管一方的大将。所以进入关中之后迅速获得关陇勋贵集团中的许多人支持,很快稳定关中局势,之后凭借次子李世民东征西讨迅速奠定统一大局,看起来建国非常顺利。但是任何人建国都并非轻而易举,李渊也不是轻而易举就完成统一大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难:太原起兵到闪击关中

李渊出生贵族家庭,可以说无论谁最终取得天下都会优待他们家族。毕竟他们一家坐镇山西,朝廷获胜他有镇守之功,其他义军获胜,只要他能归顺新朝一样会受到重视。而冒着杀头的风险加入争夺天下的竞争,本就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

既然选择起兵,李渊在太原一带的经营以及李氏家族的势力自然要相对容易一些,但是起兵之后进军关中的决定就体现出李渊本人的智谋和胆略。太原起兵后不久,李渊就倾巢而出攻击他心目中最佳的战略基地,隋朝首都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的重要性并非只有李渊知晓,天下有识之士中许多人都看清了这一点。但是在群雄逐鹿的复杂局势下,如何夺取关中就成为一个复杂难解的谜题。而李渊在夺取关中的过程中却非常坚定而有策略。

稳住突厥:李渊所在的太原一带时刻面对突厥的威胁,此前李渊一家也经常需要防范和抵抗突厥的入侵。而李渊在太原起兵前后,均对突厥示好,尽可能的放低姿态与之结盟,就是为了稳定自己的后方,避免自己的进攻关中时腹背受敌。稳住李密:此时中原大地声势最大的就是瓦岗军,而瓦岗军首领李密也对关中的重要性非常清楚,但是碍于手下将士多为河东人,同时自己也贪恋洛阳一代的土地和财富,因此始终在洛阳一带与王世充纠缠。而李渊起兵之后同样采取低姿态讨好李密的方式,将李密稳住避免他挥师入关。孤注一掷:在稳住突厥和李密两个强劲对手的情况下,李渊几乎是倾巢出动进攻关中,在大本营晋阳留守的三子李元吉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兵马。李渊带着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非常坚决的进攻关中。进攻关中的军事行动如果失败,李渊集团面临必然是土崩瓦解的结局,事实证明即使他攻入了关中,他的老巢晋阳依然被人端了,如果无法攻入关中,后果可想而知。

第二难:立足未稳,四面围殴

进入关中之后的李渊,就像是摘了大家的桃子,于是立足未稳之际就面临四面围殴之局。此时的李唐集团面临西北有薛举父子和李轨集团,北方强悍的突厥已经不再和李唐集团和睦相处,而是与刘武周和宋金刚联合把李渊的老巢晋阳给端了。函谷关以东虽然王世充和李密还没分出胜负,但是也时刻让李唐集团不敢掉以轻心。

尤其在公元619年,晋阳被刘武周、宋金刚联军攻陷,李渊甚至被吓得想要放弃河东之地,依托黄河固守关中了。此时王世充已经击败李密的瓦岗军控制洛阳,随时可以发兵进攻关中。

这时李唐集团又依靠李世民的卓越指挥能力和潼关天险,采取分化瓦解和逐个打击的方式,击破刘武周和宋金刚收复晋阳稳住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难:虎牢关之战的艰难

在关中站稳脚跟的李唐集团已经成为最具实力的割据势力。李渊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原,他令次子李世民东出潼关攻打王世充。

此时的王世充已经很难凭借一家之力对抗强大的唐军,为此他向称雄河北的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也在谋士的建议下,放下此前与王世充争斗的过节,领兵前来救援。由此形成李唐集团以一敌二的战局。

由于王世充在洛阳的坚守,李唐集团当时面临的局面也并不乐观,一方面王世充还没有彻底打败,另一方面窦建德人马不少,随时可能从后方给予唐军致命一击。

此时李唐集团内部特别是李世民的洛阳前线产生了分歧,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攻击王世充的机会已经丧失,应该撤围防止被围攻。但是李世民的勇气和战略再一次挽救了唐军,他以少数人马到外线采取围点打援的方式击败窦建德,随后迫降王世充,奠定了李唐王朝统一天下的大局。

综上,李渊统一天下也并非一帆风顺,总体而言也是从弱到强,隋末与李渊背景相似,实力相当的豪杰并非没有,但是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果断的抢占关中战略要地是其最终胜利的基础。而孤注一掷夺取关中的军事行动又体现了李渊良好的战略大局观和非凡的胆识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