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快手宣布7月将取消大小周,引起了广泛讨论,各种观点都有,有叫好的,也有认为对员工不利的,因为变向减少了员工的月收入。还有人将快手的此次调整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做法联系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已有的信息看,这些大多是误解或曲解。

第一,快手1月开始试点的“聚焦日”本来就是一个不伦不类的做法。这可能是从其他互联网公司学来的,全员“聚焦”实际又没有持续的“焦点”,这天全员加班,公司支付的加班费相当于两倍的日工资,但起到的效果很可能连平时的工作日都不如。

第二,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已发展成为拥有成千上万员工的大公司,这样的公司持续全员执行“大小周”这样的时间变动的工作日,工作安排并不容易,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尤其是快手这样业务本身就与周工作周期有关的公司。

第三,这种加班模式,很可能与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相冲突。

更科学的做法是:

第一,对于大部分岗位,应根据岗位性质系统性安排工作、加班和休息。既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保证工作质量。除特殊时期,应把加班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之下。

第二,确实需要加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特殊时期,这时对岗位工作提出了远超过平时的要求,二是特殊项目需要,如进度要求高的研发项目,如系统故障后的修复。这种加班,应根据具体需要安排。

第三,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更科学的考核、晋升制度,奖优罚劣,变“能者多劳”、“多干(时间)多得”为不按时间考核而是按效果考核的“能者多成果多得”。

我国员工上万的互联网“大厂”已经很多了,这时候还按照创业公司模式管理并不合适,应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公司绩效考核体系,既要保持公司“活性”,又要推动制度的规范、科学。如果实在找不到方向,将“大厂”划为一个又一个独立运作、独立核算的小公司组合的集团,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