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饭后在锦石岩寺下院阿弥陀佛寺慈悲阁二楼茶座(我和陈朝住二楼,另二位住一楼)学习。昨天没学,今天要学两段;

毗舍浮佛(莊嚴劫。第一千尊)

偈曰。

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長阿含經云。

人壽六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剎利。姓拘利若。父善燈。母稱戒。居無喻城。坐婆羅樹下。說法二會。度人一十三萬。神足二。一扶遊。二鬱多摩。侍者寂滅子妙覺。

拘留孫佛(見在賢劫。第一尊)

偈曰。

見身無實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幻。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與佛何殊別。

長阿含經云。

人壽四萬歲時。此佛出世。種婆羅門。姓迦葉。父禮得。母善枝。居安和城。坐尸利沙樹下。說法一會。度人四萬。神足二。一薩尼。二毗樓。侍者善覺子上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假借四大以為身。是说我们的这个肉身,假借四大所成。四大即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四大属物质,并无灵性。错认四大为我,即为身见。身见也叫我见。让我们受苦轮回的是无明,无明有二,即我见和我执。

心本無生因境有。是说心仗境方生,如果无境,心也无从生起。佛说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这是说因缘所生的道理。心是一切,一切唯心。但众生对此道理很不容易完全弄明白。故会方便说心有真心和妄心两种,真心不生灭,而妄心生灭。也就是说,真心是本有的,妄心是因为攀缘虚妄境界才有的。这句里,心本无生指真心,因境有是指妄心。

前境若無心亦無。是说妄心要显现的时候,必有见分与相分,即能与所,二者相依而存,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境界(即相分),妄心(见分)也不会单独出现。

罪福如幻起亦滅。是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有为法都是缘起法,都是二元对立的。譬如罪福、真假、善恶等等。众生不知起灭都是幻,即罪福如幻起,罪福也如幻灭,反而执着罪福、真假、善恶为真实,所以轮回不息。若能知幻,而知幻者非幻,即可解脱轮回。此句可以参考圆觉经。

見身無實是佛身。身体叫幻躯,并无真实。如果有正知正见,见此身并无真实,如梦幻泡影,就应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佛的报身与化身因为有形相,亦非真实。只有法身才是真实的。所以见法身才是见到了真佛,见法身才是真正开悟,开悟都是指见到了法身。

了心如幻是佛幻。了是指真实地了解、知道。知道什么呢?知道一切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身如幻,心如幻,佛也如幻,所以说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了得身心本性空。如幻就是没有真实,没有真实就是空义。如果能真正了知身心的本性本来就空【此处千万注意:大乘所说的空并非凡夫的顽空(什么也没有),不是外道的断灭空(人死如灯灭,没有因果)也不是二乘的偏空(与有对立),而是空有不二】。

斯人與佛何殊別。这个人如果有这样的正知正见,有如此的修证,那与佛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这个知见,就是佛的知见。学佛首先要有和佛一样的正知正见,就是无我,人无我和法无我。证得了佛的知见,知见与佛一致,就是开悟。

阿弥陀佛!

明证旅途日记2021-5-18丹霞山锦石岩寺-湖南郴州市桂阳县蒙泉明都子龙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