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自古就有太多仁人志士因为厌恶官场尔虞我诈的肮脏而选择归隐山林,在他们看来,等自己老去的那一天,可以有一处安静的栖身之地,不用再去过问那么多的是是非非,也不用参与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才是人生一大幸事。

有如陶渊明所言,慢节奏的平静生活,我们才会在其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去除掉身上的种种时代印记,心甘情愿生活在田野乡间,我们才会感受心灵的桃花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归隐意味着放弃的是市井的热闹、无尽的金玉珠宝,换来的是茅舍的清静、无拘无束和快活自在。

这在古代,对于一个被朝廷打压的有自己豪迈志向的陶渊明来说,归隐就像到了自己的天堂,但对于当代人来说,归隐便意味着脱离了社会,思想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落后于别人。

曾经,一位来自北大的教授王青松就是这样一位不想被工作和领导所拘束的现代人。

当他带着妻子遁入深山,却在11年里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350万,最后还因为不堪于辛苦的农耕等原因,又回到了现代社会中继续谋生。

有人说,王青松此举是一场自食其果的作秀,实际上,当我们了解过他的成长历程才会发现,与其说他向往恬淡地归隐生活,不如说他是在真实社会中逃避自我。

一、天资聪颖却不被父亲看好

于1952年出生的王青松从小就跟着父母一起下地干农活,但从小调皮的他并不认真地干活,总是会投机取巧。父母看在他是小孩的份上,并没有去计较。

但在父亲的心中,他已经对王青松有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王青松以后不会有大成就。在王青松上了学之后,父亲更是看他每天游手好闲,回家从来不和其他学生一样学习和复习功课,更认为他只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坏学生,便也对他没有寄有很大的希望,只希望他顺顺利利的毕业之后继承家里的农地就够了。

没想到,王青松其实和他父亲想象中的形象截然相反。他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那些作业他也早早地在学校就完成了。初高中的时候,成绩也是每次都名列前茅,稳居年级第一的位置,当王青松把成绩单拿回给父亲看时,父亲十分的疑惑和震惊,他认为王青松是害怕自己因为成绩不好打他,抄了别人的试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转念又想,怎么抄别人的还会比别人考的成绩更高呢?父亲一直带着这个疑惑,直到王青松高考结束,他看到王青松手里拿着的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这一刻,他父亲明白了——自己的儿子是个天才。

原来王青松一直都在背地里努力的学习。虽然在父亲眼中,他是不学无术的坏学生,但在其他家长眼中,他就是别人家的好孩子。在上初一的时候,他就已经借了高年级的课本,把初二的知识自学完。

之后,他便开始进行高三知识的学习。他一直比同龄人更快一步,并且他把所有的课本看过一遍之后便知道了每学期都要讲的什么,然后再着重的去听老师讲自己不会的那一部分。这种超前的学习方式让王青松已经超出了它同龄人很多。

都说笨鸟先飞,但王青松这只聪明鸟飞得比那些普通学生更快,在王青松高三的时候,他已经熟练掌握了高一和高二的知识,并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复习,所以这也是他轻松考取北大的关键原因。

二、才能得以施展却不长久

在上了大学之后,他延续了他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超前的学习知识。和全国各地的好学生相比,王青松一点也不逊色,甚至还超出他们很多。

并且由于王青松一直在农村里生活,他质朴的性格与城市中的孩子截然不同,这也使他交到了很多知心的好朋友。

在王青松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他的朋友也会帮助他,他们一起进行讨论共同进步,这也使王轻松的大学生活十分的快乐自在。

在毕业之际,看着许多身边的许多同学都去了不同的公司实习,王青松询问了他们实习的感想之后,便认为自己并不适合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于是他便继续进行了学术上的研究,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继续深造自己的学业。

王青松在这时也成为了北大的名人,他被当时的领导看重。在他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便被领导留在了学校负责法律,行政方面的教课工作。

先开始,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学生,王青松觉得这种工作十分的新鲜有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复一日教着同样的课程,王青松开始觉得枯燥乏味,他认为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追求的是自由和洒脱,但学校和课堂束缚住了他。

三、追求自由选择归隐山林

在某一次的契机下,王青松被学校派遣去参加了一个关于养生方面的讲座。讲座的内容瞬间吸引了他的目光和兴趣,于是他便开始大力宣传养生方面的知识,每天在学校进行养生的推广。

这令当时的领导非常的不满意,认为他不务正业,败坏学校的风气。在学校的打压之下,王青松选择离开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和王青松一起搞养生项目的是他在讲座上认识的一位女生。两个人在平时日益增长了感情,随后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在辞职了之后,王青松满脑子想的都是归隐山林,过隐居的生活。于是他回家和妻子说了自己的想法。令他没想到的是,妻子居然支持他,并愿意同他一起去深林中隐居。

于是二人便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搬家之路,两人来到了当地的一座山上开始隐居生活。起初面对着新鲜、无拘无束、和城市里的职场生活完全不一样的环境,王青松感到十分的轻松,觉得空气都变得更加的香甜,两个人在房子前开了几亩地,维持正常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年之后,便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时间王青松面对这样每天务农的生活,开始厌倦了。二是在两个人生下了孩子之后,他们两个人觉得不能让孩子一直在大山里生活,应该让孩子步入社会当中,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在城市里玩耍。

于是二人稍作商量之后,便又返回了城市当中。如此,一场所谓的归园田居也就成为了闹剧一般

结语

王青松折腾了一辈子,最后又什么都没有得到。在外界看来,他三分钟热度又不肯吃苦耐劳的性格注定了他最后失败的后果。

事实上,王青松没能将自己曾经的生活、学习智慧继续发扬,也没有及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

当生活真的归于平静,他的内心空虚与彷徨才无法支撑着他遗世独立的生活。正所谓“大隐隐于市”,对于心智成熟的人来说,无处不是乐土,哪里都可以尽享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