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7日
是三只松鼠很重要的一天。
这一天三只松鼠第二次提交了上市申请。
章燎原心情非常复杂。甚至很焦虑。
就在前几天,章燎原很无奈的和投资人签了一份很不利于三只松鼠的“对赌协议”。
尽管过了好几天,协议上的那些字眼依然不停地在刺激着章燎原。
回购权、连带并购权、优先清算权、反稀释权、重大事项一票否决权等特殊权利,都像一把把尖锐的刀子,抵在三只松鼠的要害之处,仅一肤之隔。
章燎原能清晰的感受到每把刀子的寒意。
他只有两个月的时间。
如果两个月后三只松鼠还没能通过证监会的审核。
那这份对赌协议就会自动生效,悬停的刀子就会深深的扎进三只松鼠的要害。
资本是无情的,更是带血的,此时此刻展露无遗。
身心疲惫的章燎原一个人坐着发呆,没有人打扰。
一桌一椅一个人;
一烟一火一杯酒。
出身农村的章燎原喜欢喝酒,酒量也很好。
从创业以来,每逢公司聚会,都必豪饮。
喝的不但是酒,还有高兴、兴奋。
今天,就真的只是酒。
辛辣无比。
以忧愁佐酒,却半点不消愁。
拿起烟盒,熟练的抽出一根香烟。
打火机的火苗无风也摇晃不定。
没有着急点燃香烟,痴痴的望着好像随时就要熄灭的火焰。
仿佛在那一抹光亮里面看见了“她”。
那会儿自己还很年轻,她也很美。
那会儿自己还很穷,但早就有了不小的烟瘾。
那会儿自己很狼狈,买不起一包烟。
是她善解人意的买了烟。并且帮他点燃。
鼓励他没有过不去的坎。
滚烫的打火机拉回了章燎原的思绪。
拿下嘴上叼了许久的烟,并没有继续点燃,狠狠的喝了一口酒。
拿出手机,拨通了财务总监的电话:
“把五年以来的财务报表拿过来”。
没过多久,小小的桌子上便有了厚厚的一摞文件,有文档也有表格。
拿起第一份文件,章燎原嘴角不经意有了上扬的角度。
这是2012年的财务数据,是所有文件中最薄的一份。
也是最值得怀念的一份。
因为就是这一年,自己创立了“三只松鼠”。
那个时候的自己,意气风发,一切都那么的顺利。
翻开文件,很快就看到了黄色的一栏。
内容是2012年3月,IDG投资150万美元。
这是第一笔融资。
回想起这笔钱,再看看眼前的困局,章燎原十分苦涩和无奈。
今天把自己逼上赌桌的,恰好就是曾经支持鼓励自己的那些人。
那个时候还没有辞职,还在詹氏当副总。
那个时候带着公司把业绩做得十分优秀。
也正是那个时候,IDG的李丰找到自己。
还清楚的记得那天天气很好,不过心情并不是很好。
因为自己为公司制定的电商发展规划,没能得到公司高层的认可。
在心底里不知道骂了那群冥顽不灵的老古董多少遍。
章燎原冥冥中有种预感,这位大名鼎鼎的投资巨匠约自己,很可能是“壳壳果”的原因。
毕竟一年时间就把“壳壳果”这家网店从0做到了2千万,成绩是斐然的。
果然,李丰见到章燎原后很是肯定他的电商天赋和营销能力。
很直接的说:
“老章,你出来单干,我给你投钱”。
俩人干柴烈火,一拍即合。
章燎原很清楚电商的风口就在这几年,这是自己成就一番大事业绝佳的机会。
李丰也很清楚,电商经济很快就会大规模爆发,章燎原的能力很可能是一台取款机。
章燎原不缺野心和胆魄,更不缺能力,只缺钱。
三只松鼠内部标语:“要么第一,要么灭亡”,就是章燎原亲口喊出来的。
很快俩人就达成了合作共识,IDG投资150万美元。
已经什么都不缺的章燎原向公司提交了辞职申请。
他好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成功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很有“大佬”风范的公开发表了一篇《写给詹氏同事们以及壳壳果的辞职信》。
时过多年,章燎原还能记得大部分内容,自己以上位者的姿态,宣布我已经开始步入人生的巅峰阶段,我已经有资格有能力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你们还需要多学习几年,多历练几年。
如今回过头来看这封信,章燎原觉得有些淡淡的讽刺。
自己这一路走过来,确实不容易。
没有所谓的“精英路线”,没有背景,没有学历。
初中毕业就进了技校学电工。
抽烟、喝酒、打架、逃课、泡妞...,老师眼中坏孩子的特征,一个不落。
缓缓的放下手中好像突然变得很沉重的文件,重新拿起那根一直没点燃的香烟。
打火,长长的吐出一串烟雾。
略带迷离的眼神,透过烟雾,好像看到了自己过往的一个个画面。
蹲在街头卖光碟,拿着钳子接电线,穿着围裙端盘子,骑着摩托城管追...
最后画面定格在西装革履的坐在办公室。
这一年29岁,当了营销总监。
那个时候以为,这也算是一种成功。
带着团队风风火火把“壳壳果”做到了2千万。
那个时候以为,电商不过如此,容易得很。
然而詹氏这座庙太小,容不下真神。
2012年2月16日,另起炉灶,自享香火,《三只松鼠》呱呱坠地。
李丰兑现了诺言,3月份1千多万人民币到帐。
还记得的当时请李丰吃了顿饭,很丰盛,有酒有肉。
觥筹交错间李丰问能做到100亿吗?
章燎原端起酒杯,没有看李丰,深情的望着杯中酒,一饮而尽,尽显豪杰本色。
放下酒杯后说道:“可以”。
这两个字份量极重,一字50亿。
李丰没有说话,眼神中的疑惑并没有散去。
章燎原知道这个传奇的男人在等什么。
继续说道:“没有什么事是一瓶酒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瓶”。
说完再饮一杯,酒很满,但滴酒未撒。
李丰诧异,随后击掌而笑。
章燎原笑得更大声。
两杯酒,就是100亿,已经在肚子里,在心里。
气氛充满着诡异和默契,当然还有酒气。
那段时光是章燎原最开心的时候。
终于有了自己的庙宇,并且立了一块碑,碑上无字。
无字碑寄托着章燎原内心所有的渴望和野心。
开心的时候时间好像过得格外快一些。
一个多月后得到了投资女王徐新的青睐,投下了600万美元的巨资。
激情和金钱是人类最强的兴奋剂。
短短四个月时间,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
6月19日,章燎原在无字碑上刻下了第一行字。
“三只松鼠出征”。
想起当天的场景,除了可爱,还是可爱。
所有人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数据,不断的点击刷新,满怀期待的等着第一位“客人”。
“买了,买了,哈哈哈”。
突然爆出的喊叫声,是鼠阿M情不自禁发出来的。
这一刻,三只松鼠从0走到了1。
整个房间都是欢笑声,这些笑声中,是这群年轻人的梦想。
章燎原亲手为第一单打包,尤为细心。
首战告捷,酒文化浓郁的团队当然少不了庆功宴。
在大排档,东西没怎么吃,酒,从未间断。
章燎原豪饮之于,对兄弟们说:
“明年,给你们发汽车”。
第二年,所有人,都开了新车,回家过年。
有梦想、有激情、有能力的人,是可怕的。
这样的人聚集一群后,战无不克,攻无不胜。
两个月后,日售千单。
章燎原在碑上刻下第二行字:
“坚果类第一”。
所有人都觉得胜利触手可及,包括章燎原。
没有谁会想到,一场灭顶之灾就在不远处等着他们。
2012年11月11日,凌晨,月亮还在正上空。
三只松鼠所有人都开始忙碌,紧张而且兴奋。
没有片刻休息,持续到白天。
电话声响起。
“喂”。
不知道是谁接通的电话,也没有人注意。
“别卖了,发不出货了”。
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
章燎原也听到了,大脑一片空白。
回过神来,看着屏幕上的不断跳动的数字,订单已经破十万。
愁云瞬间布满脑海。
喃喃自语:
“这么多货怎么来?这么多货怎么发?”
尽管内心极度焦急,并没有表现在脸上,让他们继续。
自己走出办公室,一个人抽烟。
后来每次回忆起这一天,都心有余悸。
数据结果足矣在碑上刻上第三行字。
但此时此刻,哪敢下刀。
或许下一刻开始,接踵而来的就是投诉以及差评。
或许下一刻开始,主人们就会抛弃这只还未成年的松鼠。
地上的烟头已经有了好一些。
拿起烟盒准备再抽一根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没烟了。
依然没有想到解决办法。
无奈之下,喊上核心团队,走进仓库。
长呼了口气说:
“情况你们都知道,接下来怎么办,大家都想想,很可能存亡在此一举”。
所有人都沉默。
两天的时间,最后也只得出了一个不得已的办法。
大量招兼职。
很快就招了200个大学生,章燎原第一个动手,带着200兼职,开始打包。
一天过去。
两天过去。
九天过去。
这一干就是九天,所有人除了麻木还是麻木。
章燎原不知道累,也不知道是不是要吃饭睡觉,仿佛真的变成了机器人。
不停地重复着机械性动作,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
可能在下一秒就突然睡着了。
可能在下一秒又突然醒来了,继续麻木的动作。
万事万物都有拐点。
这一次就是三只松鼠的拐点。
在章燎原不要命的坚持下,三只松鼠成功的跨过了这个拐点。
疲惫不堪的章燎原在碑上终于下刀刻上了第三行字:
“零食类第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经过这一场硬仗,三只松鼠破茧重生,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都成了破茧的力量。
经过这一场硬仗,也让三只松鼠名声大振。
销量持续暴增,仅仅两个月后,爬上了金字塔的顶端。
章燎原平静的在碑上刻上了第四行字:
“全网第一”。
连续夺冠也没有成骄兵,因为章燎原很清楚,离当初承诺李丰的100亿,还有很远的距离。
尽管目前三只松鼠业绩已经很好了,但是就算按照眼下的速度计算,做到100亿也极其困难。
三只松鼠还需要一个拐点,甚至两个。
但是不管如何思考,章燎原始终看不到下一个拐点在哪。
内心的强大,让他不顾一切的向世界宣布:
“2020年,做到100亿”。
这一次他没有刻在碑上,因为他心里没底。
疯狂的人是魔鬼。
章燎原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着魔。
他太想把这一条宣告心安理得的刻在碑上。
上天满足了他成魔的心愿。
并且派给了他一位助他成魔的“无情者”。
这位无情者,就是李丰,就是当初为他拍手而笑的李丰。
李丰已经成了章燎原的心魔。
2015年,李丰离开了IDG,创立了峰瑞资本。
年底李丰再次找到章燎原,对他说:
“我有自己的基金了,再给你投一笔钱,你要多少?”
章燎原对这个心魔没有半点抵抗力,他没有想到这次会面,成了自己入魔的催化剂。
他更没有想到,几年后,这次会面,成了自己的第二次灭顶之灾。
他都没有想好,拿了钱去做什么。
但他知道,企业扩张,肯定需要钱。
所以回答说:
“我要一个亿”。
李丰笑容灿烂,如冬日的一抹阳光。
温和的说:
“我给你三个亿”。
这一抹阳光“狠狠”的温暖着章燎原,同时也照亮了他步入魔道的前路。
有了指引就有了方向。
2016年,章燎原鬼使神差的带着三只松鼠转型。
从踏实的生产坚果,然后萌萌的卖坚果,转型到花巨资建立平台,然后狠狠的压榨供应商。
三只松鼠摇身一变,成了提篮子的中间人。
疯狂的人一旦疯狂起来,将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的步伐。
三只松鼠疯狂的扩张品类,干果、果干、花茶、肉制品、烘焙等等,多达600多种。
这600多个品类,成为了魔道的一块块基石。
章燎原此时不知道这条路最终会带自己走到哪里,但是他知道,这条路,中间会有一道彩虹,叫做“100亿”。
李丰或许知道这条路的终点,徐新或许也知道.
但他们只会在心底默默的祝章燎原“一路平安”。
步入歧途的三只松鼠,很快就有了异常反应。
产品中的苍蝇、虫子、头发等等,是异常反应中的症状。
那些投诉的声音,是一剂一剂良药。
可是良药往往苦口,入魔的章燎原没有选择专心治病,选择了强压病症,继续坠入深渊。
而这也是无情的资本所愿意看到的。
你越疯狂,跑得越快,我赚得越多。
同时他们也知道这种病态的兴奋,会高速透支身体,一旦透支过度,三只松鼠作为载体,终究会撑不住,轰然倒下。
这不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
而想尽快最大化的拿到他们的利益,只有一个办法—上市。
所以“谆谆引导”章燎原开启上市之旅。
但是这条上市之旅既超出了章燎原的预期,也超出了投资人的预期。
充满着诡异和波折。
2017年3月,第一次提交了上市申请。
这个时候章燎原还没有彻底醒悟,只是冥冥中好像有点感应,总觉得哪里不对。
或许是这些波折在给章燎原示警。
可是章燎原没有回头,也无法回头。
尽管因为律师的离职,暂缓了这一次的上市申请。
但立马就又不得不第二次提交了申请。
上市的不顺让资本着急,他们既担心章燎原会浪子回头,更担心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证。
无奈之下,逼迫章燎原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
想到这份对赌协议,章燎原被刺激的回过神来,飘荡的思绪被拉回了现实。
想着刚才回忆的一个个片段,章燎原感觉身心疲惫。
端起桌上没喝完的酒,跟往日一样,一饮而尽。
喝下这杯酒,章燎原知道自己和资本的缘分已尽,已经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
为自己犯的过错,走的弯路,心痛不已。
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你们不仁没关系,我说出的话不能不算数。
孤独的章燎原开始继续冲刺100亿的目标,同时开始着手再次转型。
或者说是开始脱离魔道。
做到100亿前,销量不能降,不得不咬着牙继续坚持着这种不健康的模式。
但是花了更多的精力布局了另外两条路。
一条是扩展线下。
另一条是孵化子品牌。
这两年对于章燎原无疑是煎熬的。
但是这种煎熬是值得的,因为自己确定心是正的,路是对的。
终于在2019年,做到了100亿。
曾经承诺的,都做到了,无愧于心。
许多年没有刻字的碑,好像有了一层灰尘。
轻轻的擦拭干净,显得那么明亮。
刻上了第五行字:
“做到了100亿”。
没有思考,接着马上又刻下了第六行字:
“改革”。
尽管这一年三只松鼠终于上市了,但是章燎原并没觉得这是荣耀,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
所以碑上没有刻上市的字眼。
隐忍了两年,章燎原立马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砍掉了一半的SKU,重新回归到只做坚果。
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同时也是艰难的。
但是章燎原从来不怕难,他依然觉得没有什么事不是一瓶酒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瓶,如果还有,那就三瓶。
紧接着刻下了第七行字:
“五年内,开一万家线下门店”。
单纯依赖线上渠道的模式,证明肯定是行不通的,线下的扩展成了必然选择。
但是线下,代表着重资产,代表着需要巨额的资金。
资本还可以指望吗?
不,他们是最无情的逐利之人。
2020年7月,三只松鼠上市满一年,过了解禁期。
曾经的投资人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套现捞钱。
章燎原冷眼旁观这些行为,没有怨,也没有恨。
只是在心里对自己说:
“走吧,都走吧,三只松鼠还是三只松鼠,我章燎原还是章燎原”。
这些年血淋淋的经历,让章燎原吸取到一个痛彻心扉的教训:
“资本是不可靠的,外界的一切都是不可靠的,只能靠自己和团队”。
2021年,章燎原开始回购股份。
创业之初,给团队发车子。
如今上市,给团队发股份。
三只松鼠虽然现在困难重重,多年的只增收不增利始终挥之不去。
但是没关系,至少现在走的路,不是当年的魔道,是阳关大道。
品控越来越好,效率越来越高,子品牌一天天在壮大,线下门店一年年在增多。
章燎原坚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曾经的已经是曾经,未来依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