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教育,实际上就是帮助儿童提高认知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一切教育效果,都始于受教育者的内心变化。所以,教育儿童必须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只有在儿童的内心活动中,教育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 批判只是一种教育工具,用得好就有效果,用不好就会起反作用。孩子们都不喜欢批评别人。培养一个好的孩子需要更多的智慧,而不是方法,方法越多,智慧自然就越大。首先是情绪,情绪是驱使孩子成长的强大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的三种科学方法,父母应该知道

1、批评孩子的时候,让孩子自己去解释

家长批评孩子时,不要先入为主,也不要情绪化,要让孩子自己解释。同时,保持中立,客观地判断孩子是否犯错以及犯错的原因。对于小孩子,父母可以通过问他一句,让他想起过去。

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可以更详细、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具体情况,避免因孩子的主观原因或偏听偏信而感到委屈或委屈;也可以更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才有下一步的有效沟通和教育效果。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改正错误的方法,改正错误后再行动。这份歉意非常真诚,及时调整,是一个积极地补救。

2、换位思考

父母批评孩子之前,先要换位思考,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便找出问题的本质和要害,找到批评的切入点。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假定你就是这样的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孩子犯错误未必是坏事,批评儿童也未必是为了打击儿童,批评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儿童认识错误,避免今后再犯错误。当你批评一个孩子的时候,不要发泄情绪,而是要简明扼要地指出他的错误,这样才能让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对事不对人

先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这样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与其让一个小孩被骂一顿正确的事情,能让孩子从中吸取教训,学会更好地处理事情。对于人来说,就是否定了孩子的整个人格,让孩子产生了自卑或者强烈的反抗。如此,不但没有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伤害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许多母亲喜欢在孩子面前讲些大道理,而孩子往往是听不进去的,他们更多地是通过直觉引导他们的行为,因此家长们的榜样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母亲通过行为正确地引导孩子,才能让孩子变得听话,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02

父母做什么孩子学什么,树立父母应该如何做的“榜样”

1、家长以身作则

当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写好作业的时候,父母可以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学习。例如,捡起多年未读的书籍,给自己一个心灵的旅行,既让自己陶冶情操,学习知识,又让孩子看到父母也在认真学习,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孩子,达到有效的榜样教育。与孩子交流时,父母不能只知道站在父母的立场上,以批评和抱怨的口吻指责孩子。

即使孩子犯错了,我们也要让孩子明白,错误发生后,要给孩子讲道理,不要总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教育孩子时,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让孩子明白家长批评教育的目的。对儿童进行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家长教育孩子也要先把自己做好,如果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怎么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呢?

2、父母做错事也要及时认错

现在你们都要求孩子有错就改,那么对自己也要有同样的要求,不让孩子也会跟你们学。因此,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父母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家教是儿童教育的本源和基础,父母的榜样作用更是家教的根本和重中之重。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改正自己的坏习惯,多给孩子展示自己好的一面,让他多向你学习。

学会以适当的方式向孩子证明自己确实错了,并表现出希望孩子能理解的态度。许多家长做错事向孩子道歉时,会觉得很难为情,其实当家长向孩子承认错误时,正是用一种正确的思维去面对这件事,道歉的时候,该道歉的时候,该道歉的形式还是该道歉。只有这一点对孩子的教育才有真正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父母最好有自己的绝技

家长必须有自己的一两手绝活,让孩子从根本上认同你,崇拜你,他会以你为荣。作为父母,我们知道当孩子做了榜样以后,就要做好自己,发挥好榜样的作用。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儿童,也会产生不同的问题。

家长学习养育孩子的方法再多,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实践上,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对自己的孩子毫无用处。父母要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观察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要注意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体验孩子的表现,尤其是当孩子遇到问题时,才是对所学的育儿知识是否有用的真正考验。

还有许多家长,当孩子出了问题,哇哇大哭时,本能地受控制,什么教育方法都抛在脑后,先上去劈头盖脸地打一顿,让自己消气,再开始后悔冲动,结果所有自己学到的育儿知识都白费了。好坏关键不在于学习什么育儿知识,而是首先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结语:所谓成长,就是不断地从错误中学习,从中获得经验和智慧。家长应该意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理论上讲,很多时候,成年人眼中的孩子表现得不得体,其实就是孩子在哪个阶段的正常表现,因为这是他们的认知所决定的。所以,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而应根据孩子的内在发展特征来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