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告诉你,你即将参与的创业中,将有60%的创业团队成员因为疾病与斗争而失去生命,只有9%的成员能坚持到创业成功的那一天。

而即便是成功了,你也不会拿到创业公司的任何股权、激励,

面对这样的创业,你会怎么选择?

100年前,有129个人,用他们或短暂或曲折的一生,回答了这个问题

1921年的129位中国共产党员,在随后的创业过程中:

46人被逮捕杀害

13人在战斗中牺牲

16人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

8人因为严重错误被开除党籍

34人脱党

仅有12人以创业公司一员的身份见证了开国大典

而这129个人:

入党时平均年龄仅有26.2岁

有十八人入党时尚不满20岁

他们的平均寿命仅有49.3岁

而牺牲的人平均只有33.3岁

这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有无数个带着血色的故事。而在此,让我感触的最深的,则是相对无名的四个人物·····

1.

在被敌人杀害的党员中,最年轻的是20岁的王锡疆。而他加入共产党的时候,才只有16岁,是创业团队中最年轻的一员。

在今天看来,他应该是刚读高中的学生,稚嫩、叛逆、懵懂才是这个年龄应有的标签。

但是,这位来自富足地主家庭的小少爷,经北大学生邓中夏的介绍加入共产党,并一手创办了保定市最早的党组织,担任保定市党的负责人。

刚过完20岁生日不久,在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示威游行中,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的王锡疆壮烈牺牲。而这一年,他才刚进入北京大学两年。这本该是一个意气风发、灯红酒绿、谈情说爱的年纪。

他在北京大学的老师李大钊,叮嘱22岁的杨景山为他收殓尸体,而王锡疆正是杨景山的保定同乡、北大同窗和入党介绍人。

一年半后,李大钊与自己的学生杨景山,一同走向了敌人的绞刑台,而邓中夏则在与敌人斗争了八年后,牺牲在了南京雨花台下。

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我想他们师生都是微笑着面对屠刀的吧

让我们记住这一个个还略显稚嫩的面庞吧:

邓中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景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锡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被开除党籍的就一定是叛徒吗?

1930年,当时李立三的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29岁的王仲一被作为“右派”,扣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在没有机会申辩的情况下,直接被开除党籍

可是这位已经有着9年党龄的老党员,革命的理想仍未消失,他毅然决定北上天津。

在天津,他信心满满,准备组织暴动,但很快不幸被敌人以“匪魁”罪名逮捕。

戴着沉重的脚镣手铐,受尽酷刑拷打,几度死去活来,以致精神失常。

但这位已经被开除出党的老党员,每当稍有苏醒时,便呼喊:“红军进城啦!”

他对革命有着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

在被杀害后,因为身份问题,王仲一迟迟不能以英雄的身份示人,直到1995年,他的家乡方才举行隆重仪式,为他的墓地竖起了烈士墓碑。

为什么这支创业团队可以历经28年的艰辛曲折而不散伙呢?王仲一的事迹或许是答案之一,打都打不走的信念,那还有什么敌人可以消灭它呢。

王仲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这支队伍的信念到底有多坚定?

创业队伍最怕的是什么?或者说最容易击溃创业者信念的是什么?

是技术攻关困难,外部环境的艰苦,资金的匮乏,还是家人的不理解吗?

可能都不是,击败一个人、一个团队信念的,往往是来自团队内部的不理解、不信任

纵览古今中外,多少次起义、革命运动,都因为冤案、错杀、纷争这种内耗而导致信念垮塌、事业失败。

共产党的神奇之处便在于,绝大多数的党员对组织有着无限的忠诚,他们深信组织的错误是一时的,他们坚信组织终将会给他们以公正,他们始终愿意跟随组织

1925年,28岁的朱务善被派往苏联学习。

但是四年后,因苏共清党,这位1921年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革命蒙冤受处分。

1937年至1954年,因苏共肃反扩大化,朱务善再次蒙冤,这次他直接被以制造恐怖冤案而著称的苏共内务部逮捕,两度判刑关押,被流放到寒冷的北方小城乌赫塔城。

直到五十年代斯大林逝世后,朱务善才被才平反昭雪,随后获准回到祖国。

此时,他已经离开中国31年。去时还是25岁的热血革命青年,归来已是59岁的花甲老人。

几度冤屈、几度牢狱、几度流放,但他的革命信念始终没有被打垮,他对组织依然充满着信心。

回国后他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编译工作,他没有抱怨这几十年的冤屈,没有向组织索取过任何补偿,甚至都没有要求休息一段时间。

但仅仅四年后,在“反右”运动中,朱务善再次受到重点批判,而紧接着的文化大革命,因为有过苏联生活工作经验,更让他遭受迫害和冲击。

在冤屈中,朱务善走到了人生的尽头,1971年,这位75岁革命者走完了自己坎坷异常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不幸的,自1921年入党以后,他只在1921年到1928年,1954年到1960年,这两段加起来的14年的时间里,是以清白的身份为革命工作的。在他47年的革命生涯中,有33年是在冤屈之中度过的。

但他也是幸福的,因为还有很多和他一样前往苏联求取革命真经的战友,永远的把自己的留在了那片常年冰冻的土地上。

4.

杨明斋,这个16岁就闯关东的山东农民,在俄国远东海参崴当苦工时接触了共产主义。

他的经历非常传奇。他在十月革命前就参加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并被党派到当时还是俄罗斯帝国外交部当职员,秘密为党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又参加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战争。

他很可能是第一个中国人共产党员

后来,杨明斋更是作为共产国际代表的翻译和助手到中国工作,参与发起建立中国共产党,亲手安排刘少奇、任弼时张闻天、王稼祥、乌兰夫等几十人赴苏联学习····

可就是这样一个为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乃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在1931年被当作叛逃者流放到托姆斯克当勤杂工,随后在肃反时期又以被捏造的罪名遭逮捕,并倒在了自己同志的枪口下。

而他的平反,则等了整整五十年

1989年1月,苏共中央通过决定,为受害者平反。

随后,苏共中央委托苏联科学院的专家就杨明斋的行踪专程到中国作出了说明。直到这时,国内方才知道杨明斋的去向。

1989年8月,杨明斋被公布为革命烈士。但是他的尸骨早已不知去向,永远地留在了贝加尔湖的北面。

杨明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百年前129人组成的创业队伍,到今天已经发展成我们已经拥有了9514.8万的党员队伍的世界第一大党,领导着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他们是最惨的创业队伍,却缔造出了最伟大的创业公司

他们是最幸福的创业队伍,因为他们当初那宏大的、看似遥不可及的理想现在都已实现

在创业100周年的今天,让我们向这支队伍,致以最大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