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尤其是对道家哲学而言。

比如,《老子》第一章说:“,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第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

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名天地之始”

对于《老子》所谈的“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和范畴,千百年来人们争论不休——

有人说“无”就是“道”,也有人说“无”是“太极”;

有人说“无”是精神性的,也有人说“无”是物质性的;

今天,还有人说“无”是宇宙大爆炸之前的“奇点”……

当代著名学者庞朴先生曾从古文字学的角度,考察了中国文化史上先后出现的三个无字,为我们理解“无”这个备受争议的概念,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

甲骨文:无和有

1.第一个无字非常古老,它与有相对,表示有了而又失去,或将有而尚未到来的那种“无”

其文字符号在甲骨文中刻画为“有”字的左半或右半(如上图),后来隶定成“亡”。

在甲骨卜辞中,“有”与“亡”相对出现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贞我使有工,贞我使亡其工”,“甲午卜有咎,甲午卜家亡咎”,等等。

此外,还有很多单独用“亡”的例子,如“亡风”、“亡雨”、“亡灾”等,这里的“亡”,也是相对于有而言,表示有的否定。

此外,“亡”还有逃亡之意。

但在后世的文献中,“亡”用作“无”越来越少,一般用“毋”或“無”来当“无”字。

有意思的是,在粤语中,无写作“冇”,为“有”字的缺失——这种造字方法,同甲骨文“亡”为“有”的缺失如出一辙。

而且冇读音mao,也是“亡”字古音的保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粤语“冇”

2.第二个无字就是“無”,我们今天一般认为,它是无字的繁体。但它在历史上的演化其实很复杂。

庞先生认为,《说文解字》中表示乐舞亡(无)的三个字,都是由一个“無”字所化。

上古先民在狩猎、战争等活动中,往往会以舞蹈来向神灵“献媚”,以博得它们的好感,保证自己行动成功。

这些神灵是“看不见的,不知住在什么地方”,但先民却相信它们存在,这就是“無”——而舞,正是用以同“無”交通的手段。

“这个‘無’,不等于没有,只是无形无象,永远看不见,摸不着而已。也正因此,它倒不受时空条件限制,全无挂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更加上它被想象成事事物物的主宰者,因而它不仅不等于没有,简直成了统治万有的大有。”

通过舞与無交通的人,就是。故《说文解字》释“巫”为:“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

巫的职责是能事無形,其手段则是舞蹈。巫、無、舞,乃是一件事情的三个方面。它们不仅发一个音,字形也同源。

在庞先生看来,这种到处弥漫、主宰一切而又被认为实有的無,自然具有丰满盛大义,可以谓之“丰”。

石寨山出土的“滇人巫舞”

3.第三个无字是最后出现的,这就是我们今天依然在使用的“无”

既不同于与有相对的“亡”,也不同于似无实有的“無”,这是表示绝对空无观念的“无”。

庞先生指出,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了相当高度。在中国,大概到了《墨经》的时代,即战国后期,才达到这种认识。

《墨子·经下》说:“无不必待有,说在所谓。”《经说下》解释说:“若无马,则有之而后无。无天陷,则无之而无。”

这里区分了两种无:待有之无不必待有之无

待有之无是相对于有而言,如本来有马,现在无马了。它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亡”。

而不必待有之无,是无之而无,为宇宙间所本无,就像“无天陷”,指从来都是无,绝对的无。

这个“无”字出现后,曾在一段时间内几乎完全取代了“亡”和“無”;直到大约东汉时,经过今文、古文的漫长争论,才重新起用“無”字。

在《说文解字》中,“无”字被视为奇字,“今六经惟《易》用此字”,也就是说,“无”字被专用于《易经》

老子

这三个无字:亡、無、无,它们在本来意义上,是各不相同的。但后人常把它们混同使用,或在传写中互相替代,导致它们的原意渐渐被遗忘。

今天,“亡”字多用于表示逃亡、灭亡之意;“無”字则基本不再使用了;主要使用的是“无”字。

但对于文化史上的无字,尤其是古代哲学中“无”的概念,显然需要搞清楚来龙去脉,才能正确理解所谓“无”的意义。

那么,《老子》中所谈的“无”,究竟是哪一个无呢?

庞先生认为,是第二个——“無”。

其理由是:即使按最保守的估计,老子也是战国中期人。其时,人们还没有达到第三个“无”的认识。

《老子》所谈的“无”,是一个与“道”相近的概念,因此也不可能是第一个——相对于有而言的“亡”。

在《老子》中,有很多描述都是指向第二个“無”,如第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庞朴先生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发表高见!

-完-

【如果你觉得不错,欢迎点赞和关注我们,码字不易,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