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阅读是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能背诵唐诗三百首,不能写诗,却能胡扯。看得见的阅读的重要作用是它能增加知识积累,扩大视野,丰富想象,提高思维品质,激发创造力。读书能丰富人的情感世界,改变人的心境,给生活增添趣味,使生活更有趣、更充实、更有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

1、创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

读书环境一个是家庭环境,如果父母都在读书,那长大的孩子也会养成读书的习惯。外在的环境是我们应该多让孩子接触一些比较浓厚的阅读氛围,比如图书馆,每个人都从书本上获取知识,然后小学生跟着学,阅读习惯逐渐养成,那么,家长们准备好了吗?

2、读书的时间固定

许多家长看到孩子玩得开心,就会想,一定要读书,这样孩子即使看书也会心不在焉,放学后,写几个小时,写几个小时,所以,尽量固定学生的时间,例如,睡前,读半个小时,饭后,半个小时,这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这是必须坚持的,让学生形成固定的阅读生物钟,到点,每天读半小时,一年180小时,一年1080小时,所以,不要小看这个固定的阅读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选择合适的课后阅读材料

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生的阅读材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所以要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有助于他们形成人生价值,选好书单,现在有很多课外阅读材料不适合小学生,也请家长们擦亮眼睛仔细挑选。

4、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众所周知,读书的知识相对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小学生本来就是活泼好动的,要养成坚持读书的习惯很难,家长不要着急,更不要强拉硬扯,要把读书的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比如:小学生不愿意看《西游记》的书,那么家长就可以有选择地让小学生看《西游记》电视,这样小学生就会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去看;还有,历史、政治类的书,家长也可以在网上找到一些音频、视频资料和课本结合起来,这样小学生就会跳出枯燥的阅读,有利于养成阅读的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善于阅读,那么,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阅读习惯呢

1、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最好的老师是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学习。而且兴趣要从小培养,低年级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爱听,然后再培养学生爱读的意识——教师给学生读。老师应该善于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喜欢听和做的事情。

接着,同学们挑选出一些童话、成语等优秀作品,为他们朗读。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学生们能够主动地阅读这些生动的故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学生的阅读热情也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急剧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和氛围

经常有人说,什么样的环境能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学校应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交流会的举办是很有效的,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阅读展示创造机会和平台。

爱心传递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能够每周举办一次阅读交流活动,让孩子们把自己读过的精彩故事讲给其他同学听,与他们交流,分享。使演讲者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努力地阅读。读者也必然会受到感染,逐渐喜欢上阅读,与他人较量高下,从而达到推广阅读的目的。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如果阅读课文能让学生“赛读”,效果很好,一开始我们班有几个学生读不懂课文,最后我让小组进行阅读,这些学生为了不拖泥带水,在小组里刻苦练习阅读,阅读效果不好,其他同学都来指导。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中提高。显然,这是促进学生阅读的一个有效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通过引导有针对性地阅读

读书太多,读者就像一叶扁舟,推荐不同的书目,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华。通过阅读寓言、成语、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具有教育意义的书籍,使学生了解书中人物的精神特质,并从中领悟其中的真谛。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积累文章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优美的短文,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通过阅读科普作品,使学生接触生活,注意观察,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

词典,一个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养成阅读习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生们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有选择性地阅读,并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书籍中应该学习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培养毅力和习惯

坚持不懈是阅读习惯“金字塔”的三个层次中的“塔尖”,是培养学生坚持不懈能力最困难的层次之一。习惯在于坚持。教师要想让学生坚持阅读,必须做到:营造阅读氛围。大大小小的学校,班级,处处要有阅读的氛围,处处要有书香。

老师更应该以身作则,带头阅读,讲故事,潜移默化。对书籍资源进行分析。除了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外,班级还应设置图书角,让学生走进书的海洋。这对学生来说是终生的好处,甚至是几代人的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激励性评价

常有人说:“好孩子就是夸耀”,这句话没什么不对,因为孩子的愿望就是要得到别人的欣赏和悦纳。欣赏教育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激励手段。同学们被我们的赞赏所鼓舞,心中燃起了自信的力量,内心产生了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就像沐浴在春风中,感到无比的喜悦,从而有勇气去战胜困难,有信心去追求进步。

父母对孩子的某些闪光点的欣赏,实际上是对孩子的评价和肯定。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真诚而热切的期望,可以使人获得新生和动力。事实上,老师的欣赏包括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人一旦被认同,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所以读书学习的欲望就会更高,这样就更能激发他们在某一方面的深度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发展,潜能得到挖掘,读书習惯自然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在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推行和实施,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老师们也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课堂教学的主体性放在学生身上,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对学生进行指导。在教材知识讲解的基础上,注重阅读习惯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