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发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新生产的乘用车要求配备EDR(Event Data Recorder),中文译名就是汽车事件数据记录系统,相当于飞机上的“黑匣子”。其目的是为了通过记录的信息重现事故过程,用于汽车事故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往,黑匣子只用于造价昂贵的飞机上,在很多事故中提供了详细的数据记录,间接地帮助人们改进飞机的技术。如今,这项高科技将用于我们普通的乘用车上,对于汽车的发展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其实中国EDR标准(C-EDR)在2019年11月就已经确定了,主要分A级和B级两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都有相关数据元素规定,其中A级数据元素要求在2021年正式实施,在此之后新申请的车型必须要能记录并读取A级数据;其中B级数据元素要求在2023年起实施,在此之后新申请的车型必须要能记录并读取A级和B级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些朋友可能觉得疑惑,普通乘用车装这个设备有必要吗?而且无形中还增加了汽车成本,这个成本最后还是消费者买单。换句话说,现在几乎每辆家用车都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事故现场通常都能拍下,再加装这个EDR是不是多此一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EDR和行车记录仪完全是两种概念。行车记录仪主要是以录制视频的方式还原车外部事故过程,但是车辆本身的信息是无法获取的。而EDR就可以记录事故发生前后车辆运行的关键数据,比如车辆速度、所属挡位、油门或制动踏板开度、发动机转速、行驶车速、方向盘转向角度等等几乎所有可记录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也可以推断出驾驶人在事故发生前后所做出的反应和动作等重要信息,可以更准确地还原出当时事故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今年年初轰动全国的特斯拉“刹车失灵”事件,在特斯拉系统中就装配了类似EDR系统,可以准确地记录当时的数据信息。不过特斯拉系统通过云端交换数据,与EDR系统还是有所不同的,毕竟EDR系统不能在云端随意修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普通家用车装配EDR系统,那么不仅能保障车辆行驶安全,还能有效地遏制严重交通违法,以及约束驾驶人的不良驾驶行为。像典型的“油门当作刹车”造成的事故在以往就很难分析是驾驶人的过错还是车辆故障,在有些案例中因缺乏足够的依据,导致最终成为疑难案件。

所以安装EDR也是汽车发展与时代政策并行的产物,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只有在事故分析和鉴定中提供最原始且客观的数据,才能更好地扫清汽车事故的盲点。

想了解更多关于用车知识的朋友,不妨关注我(木沐阳),我会每天给大家分享一段汽车小干货,帮助你们远离用车烦恼。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