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飞涨,例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上涨127.1点,同比涨幅达到39.7%。

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商品价格涨价,大多数国家均开始了不同的行动,今年已累计3次加息的俄罗斯,日前更是推出了新的商品价格保护机制。

据6月29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称,俄罗斯方面正制定一个使该国国内市场免受全球价格上涨影响的机制,该机制旨在防止食品、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等商品陷入“通胀潮”。

如果某些商品的价格一旦超过了该机制下的“红线”,那么俄罗斯将有可能采取补贴、减损等保护性机制。

那么,全球通胀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吗?分析指出,有三大因素支撑我国免受全球通胀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一,不同于主要经济体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采取的是“短稳长降”的原则,有利于物价总体稳定;其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能够借助本国庞大的市场对大宗商品的国际价格施加影响。

其三,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过程中,汇率升值对依赖外部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起到了对冲作用。

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也明确表示,即使在国外市场存在不稳定因素下,我国通胀可控,今年通胀仍将保持在2%以下,国内居民消费价格不存在长期上涨的基础。

文 |林妙琼 题| 林嘉 图|卢文祥 审|吕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