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读完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压抑到使人不想再读第二遍的小说。书中有两处提到鼓虾与虾虎鱼,以此来比喻男女主人公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鼓虾与虾虎鱼

鼓虾是指鼓虾科(Alpheidae)一类虾的统称,俗称“嘎巴虾”“夹扒虾”,其特征是有一对粗壮却不对称的螯肢,借此捕猎。

千万不可小看它们的螯肢。那只粗壮的大螯可以在闭合的一瞬间产生声波,从而将猎物震晕甚至震死!

研究报道,鼓虾大螯的可动指和不动指之间有个特殊的发声结构。可动指上有杵突,不动指上有臼窝,两指合拢时,杵突正好打入臼窝中,就像打年糕的木槌正好砸进石臼一样,只不过木槌要再大些才配套。

这一个动作完成的瞬间,可动指与不动指之间的水被挤压出去,形成一股强劲的高速水流。这股高速水流速度可达100千米/时以上。这股高速水流周围形成旋涡,旋涡中产生局部低压,出现接近真空的低压泡——空化气泡(cavitation bubble)。低压泡直径约4毫米。周围高压海水压碎低压泡,快速撞击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发出“叭”的响声,这并非杵突与臼窝撞击的声音。

“射击”的整个过程所需时间约600毫秒,音量可达200分贝以上,在离虾螯4厘米处声压高达80千帕。正因为如此,鼓虾可以轻松击晕或击毙半径1.5米以内的小鱼、小虾等小型生物。这也是它们被称为“枪虾”的原因。

它们的大螯就像一把手枪,威力强大,指哪打哪,而且还是“无限弹药”模式!

如果将鼓虾比作人类的话,应该是这个形象吧!

有研究表明,当鼓虾双指闭合时,甚至会伴随发光现象,发光时间在10纳秒以内(恕我孤陋寡闻,头一回听说“纳秒”这个词),而这种现象也被称为虾光现象(shrimpoluminescence)。

在这一瞬间,还有许多你无法想象的事情发生。

除了爆炸产生的光之外,还有高温的产生。低压泡区域温度至少在4700℃。

当然,上述现象无法用肉眼观察,只能通过专业的仪器检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鼓虾“射击”的瞬间

上面说到鼓虾大螯闭合的时候能产生约200分贝的音量,那么如果海底的大量鼓虾一同闭合它们的大螯,会怎么样呢?

事实上,成群的鼓虾发出的声响此起彼落,能够形成相当强的噪音,足以对水下通信、声制导武器以及潜艇产生干扰。据称,海底潜艇声呐系统受到的最主要的干扰就来自鼓虾。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鼓虾的发声习性和所发声响的性质引起了海洋生物学和仿生学研究者的重视。

请鼓虾大神将技能赐予我!

除了“枪”打得好,鼓虾还有个很有趣的地方——它们很喜欢与其他海洋生物,如海绵、刺胞动物、棘皮动物、甲壳动物等共同生活。通常我们了解得更多的是鼓虾与虾虎鱼之间的共生关系

鼓虾是穴居动物,喜欢挖洞并将洞穴内的泥沙运送出去,以保持洞内清洁。但可能由于在黑暗环境下工作时间过长,鼓虾的视力不是很好,在劳动时不免会有被捕食的风险,这时就需要有个同伴在洞口“站岗放哨”。虾虎鱼则承担起这项任务。

鼓虾通常会把一根触须搭在虾虎鱼的背上。一旦感觉到威胁,虾虎鱼会摇动自己的尾巴提醒鼓虾。当虾虎鱼躲进洞穴时,鼓虾也会随之钻入洞中。

在这个和谐的共生关系中,鼓虾为虾虎鱼提供“豪华精装”的洞穴居住,虾虎鱼为鼓虾履行忠诚的“哨兵”义务,两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

一起进“洞房”的好兄弟……

鼓虾在全球都有分布,大部分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少数生活在寒温带。在山东和辽宁地区,常见的鼓虾有两种:鲜明鼓虾(Alpheus distinguendus,俗称“花腰子”“花老豹”)和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

记得第一次吃鼓虾是2011年在辽宁省的兴城市。寒冬傍晚的菜市场,两种虾掺在一起卖,价格好像是七元一斤。我和同事俩人经常买十元钱的去小饭店下酒。

还有一回我没留意,买回来之后发现被坑了:鼓虾里面掺了近一半的小鱼。后来才知道,那就是它们的同伴——虾虎鱼。

前几年,烟台的鼓虾价格依旧不贵,鲜明鼓虾好像是15元两斤,日本鼓虾更便宜。我与堂弟经常围着一盆清蒸鼓虾把酒言欢。

但近几年,鼓虾价格慢慢地涨了起来,产量也很少,这与近海资源枯竭有着密切关系。(每次都无法避开这个沉重的话题……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同种类的鼓虾

鲜明鼓虾与日本鼓虾从外表很容易区分:鲜明鼓虾个体较大,体长4~6厘米,螯肢尤其粗壮,掌部宽而扁,体表有明显的褐色花纹;日本鼓虾个体相对较小,体长3~5.5厘米,体表为棕红色或绿褐色,无花纹,螯肢窄长。

从口感上来说,鲜明鼓虾的肉质更为细嫩鲜美,因为体形较大,虾肉吃起来也比较过瘾;而日本鼓虾的肉质更为筋道多汁,适合细嚼慢咽,回味咂摸。

吃鼓虾犹如嗑瓜子,重在享受那个过程,可真是:

剥着虾壳聊着天,

细品虾肉香与鲜。

推杯换盏兴致酣,

不顾明月缺与圆。

鼓虾的做法比较简单,通常是清蒸10分钟左右即可,可以配少许姜丝和葱段提味。

我喜欢将洗净的鼓虾直接放入炒锅中,撒入少许精盐提鲜,利用清洗时残余的水和撒盐后鼓虾渗出的水蒸煮。不过要注意开小火,否则会烧糊。这样蒸熟的鼓虾鲜味更足,体内水分也更少。

除了清蒸之外,也有人喜欢辣炒或者生腌,依个人口味而定,但我觉得这样会掩盖掉其本身的鲜味。

我曾在渔港码头见过一位大姐像嗑瓜子一样生吃日本鼓虾,技术极其高超。只见其将一只小虾扔进嘴里,数秒后便吐出一副完整的空壳来。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似乎闻到了鲜味……

在海洋生物中,两个不同物种共生的现象很多,其共生关系又可细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原始协作。鼓虾与虾虎鱼之间的关系应该属于互利共生关系。

但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很难有明确的界线去划分共生物种之间的关系,因为两者生活在一起,肯定会有利也有弊,并不是那么完美无缺。

比如,鼓虾在捕食的时候,会不会误伤它的虾虎鱼伙伴?虾虎鱼会不会争夺鼓虾的食物?它们在洞穴里会不会产生空间竞争?鼓虾会不会嫌弃虾虎鱼吃韭菜馅的包子,而虾虎鱼会不会反感鼓虾睡前不洗脚?

我觉得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但与人相比,动物们没有这么复杂的情感,研究者在判断种间关系时,更多的是衡量它们共同生活时利大于弊还是利小于弊。

白岩松曾经写过:“所谓和谐,有时就是双方妥协的结果,各让半步就是和谐,当然,核心利益和主权问题免谈。”

我认为,动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在人际交往上同样适用,互帮互助、相得益彰,彼此在尊重对方底线的基础之上相互妥协让步,最终才能和谐共处。

鼓虾与虾虎鱼之间便是如此:鼓虾专心地清理洞穴,虾虎鱼心安理得地住进鼓虾的房屋,它们认定自己的伙伴是个靠谱的家伙。

然而,靠谱与否却成了人与人交往中最大的信任危机,这由心里不平衡、身份不对等、价值观不同等诸多因素造成。

我甚至有点羡慕这对单纯而可爱的小伙伴了。

“听说有人在羡慕我们?”

回到东野圭吾的《白夜行》。

我个人认为,从生态学角度来讲,桐原亮司与唐泽雪穗之间的关系不属于互利共生,而更倾向于偏利共生。

小亮一直以来像幽灵一样守护在雪穗身边,行走于白夜中,不择手段地为她清除一切阻碍,甚至最后用生命来切断线索;而雪穗似乎没有为小亮做过什么,她不过是在利用小亮弑父的真相和他赎罪的心理一味地索取而已,对于亮司的自杀,“她一次都没有回头”。

我不由得想起一句书评:“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白夜行》封面

文中部分图片版权来源不详,无法与著作权人一一取得联系,未能及时支付稿酬,在此表示由衷的歉意。有关著作权人可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