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了G7会议的焦点话题

美国最近似乎有些气急败坏,在和几个小老弟的集团峰会中,竟有一半的议题与中国有关。或许谁也没想到,7个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会将我们摆在“如此重要的位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就曾以显眼的标题写道:“中国虽不是G7的成员国,却主导着峰会议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中还称美国和“其他民主国家”,要在升级实体制造业、数字通信,以及基础设施方面,向全世界提供一个不同于中国的“高标准替代方案”。

显然,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包括:不可否认,中国现在是上述行业方面的“标准制定者”,G7国家想要制衡中国在这些方面的优势,需要拿出一个更高标准的替代方案。

不知不觉中,中国提出的“工业4.0”,中国高科技企业在5G方面的成就,以及中国在抗疫方面的表现,都表现十分“耀眼”。

以至于G7除了日常“夸奖”中国以外,似乎就没有别的议题可说了;显然,美国将我们摆在了最重要竞争对手的位置,甚至是模仿学习的榜样。

美版“3万亿”经济刺激计划

譬如,在08年次贷危机席卷全世界的时候,为了阻止危机向国内蔓延,我们推出后来称之为“4万亿”的基建计划;由国家发行专项债,用于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这不,美国是个极其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以及学习能力很强的国家;在疫情控制稍微稳定后,便推出了美版的“3万亿”:由美国政府发行3万亿美元专项债(首期2.3万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实则为防止经济衰退,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

3万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近20万亿了,可谓是“重症用猛药”。这也是二战后,罗斯福新政发布80多年来,美国最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府发债大搞基建,大兴修路、建桥、拉电网等,具有公益性质的生产活动,妥妥地充满中国经济发展的特色,这明显与美国资本市场“物竞天择”,大鱼吃小鱼的理念不符。

按道理说,由于社会体制的不同,美国虽然也有国有企业,诸如商品信贷公司(Commodity
CreditCorporation)、联邦融资银行(Federal Financing Bank)等,但主要还是以华尔街资本和财团为主要经济核心,总体控制着美国经济的发展方向。

如今,美国政府出钱搞基础建设,这无疑又是一次“体制外的创新”;难道说,美国终于发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从资本主义改姓“社”不成?

美国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

事实上,美国虽然是发达国家,但由于长期将精力专注于海外,在许多地区挑起争端,仅伊拉克战争就花费近2万亿美元,且不包括后期的维护和驻军的费用。

所以,即便一个国家再强大,只要是走“穷兵黩武”的路子,照样可以将“家产”败光。

大把的美金都用到国外去了,国内包括道路、桥梁、大坝、机场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都“能拖则拖”。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大规模的基建了。

我国民众耳熟能详的话就是:“要致富,先修路”;但是据美国交通部的数据显示,美国现有超过2/3的道路,使用时间已经接近或超过规定年限,急需维护或翻新。

美国桥梁的状况同样堪忧,目前大约有5.6万座桥梁有“结构缺陷”,每4座桥中就有1座桥的使用寿命超过50年,并且从来没有经过重建;关键的是,在这种高危险系数的桥梁上,每天通过的车辆次数却高达1.85亿车次。

2017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指出,美国现有的储水大坝平均年龄为60年,17.1%的大坝极具安全隐患;如果再不及时维护,将会发生不可预估的风险;

果不其然,在2020年5月19日,密西根州的提塔瓦西河就爆发汛期,引发两座大坝发生决堤事故,大量房屋被淹没,上万人被迫搬离家园;而这类因为建筑工程老化造成的事故,在美国发生的概率并不算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美国的机场因为数量全球最多,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但实际情况是,美国的机场因为建设时间早,发展历程较长,加上年久失修的原因,许多机场已经荒废长草。

据美国相关机构统计,美国机场因为设计理念逐渐落伍,全球排名TOP25的机场中,没有一家是属于美国的,以至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都曾吐槽道:“我们的机场像第三世界!”

与美国国力明显不符的基础设施建设,终于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力。

不过,对于在美墨边境修一堵长几百公里的高墙,预计需要花费330亿美元,并且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工的美国来说;想要施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许没有中国的助力,根本不可能完成。

“基建狂魔”名号享誉全球

在道路、桥梁、大坝、高压电网、通信设施等领域的成就,要是中国的排名只能算第二,那估计就没有第一了,“基建狂魔”的名号,早已经享誉中外。

以桥梁为例,桥梁是钢筋水泥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艺术,我国境内现有公路桥梁80多万座,铁路桥梁20多万座;

全球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有13座,中国境内就有11座;全球600米以上的斜拉桥有21座,在中国的就有17座;中国桥梁创造了众多的世界第一,先后拿下多项世界纪录;

以港珠澳大桥为例,这是一座全长55公里的海底隧道和钢结构桥梁,也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最具挑战性的跨海工程。

上百家科研单位,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先后开展达300多项课题研究,汇总63份技术标准,仅桥梁专利就申请了达600项以上。

港珠澳大桥可谓是中国高、精、尖桥梁技术结出的硕果,各种隐藏在钢筋水泥中的“超级创新”,更是建筑学和高科技的总集成,这已经不是技术成果,而是艺术成果。

在特高压输电技术领域,我国同样处于技术遥遥领先;特高压是输送电力的“高速公路”,能够降低电力输送的损耗,从而降低电力成本。

我国已经成为特高压输电行业的“标准制定者”,全球有168个国家,跟中国国家电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而专利使用权则全部被我国把控。

不知不觉中,中国已经把高铁、特高压、桥梁建造、盾构机、龙门吊等等领域的技术,做到了“全球第一”,“made in China”也不再是廉价产品的代名词;中国已经从以前的学习模仿探索,变成了现在行业的“标准制定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中国没有在此领域技术领先的时候,别的国家控制专利转让,收取天价产品费用;而当中国突破各个领域的技术垄断时,行业产品技术瞬间变“白菜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正如G7会议所说,中国成了许多行业的“标准制定者”,成了全球技术创新的源泉,而美国则仿佛成了发展中国家,两者进行角色互换了;

如今美国想要大搞基建,不得不提出异于中国的标准,这就非常值得寻味了;中国已经在那么多领域占据了绝对的技术领先,美国能够绕开中国的专利技术“封锁”么?

美国想搞基建却“手无寸铁”

且不说在上述领域的专利“封锁”,基建需要大量的钢筋和水泥,而中国钢筋、水泥的产量,均是全球第一;仅凭此项,美国想要花不多的钱办更多的事,或许进口中国价廉质优的钢筋水泥是唯一选择。

据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10.65亿吨和13.25亿吨,已经是25年钢铁产量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尤其是近十年,中国钢铁产量一直占比全球一半以上。

美国总统拜登大力推动基建,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钢铁需求预期上升,美国人民对钢铁“稀缺和恐慌”的程度在加剧;美国、德国、英国、韩国等很多国家,都在缺少钢铁,想要尽快恢复经济生产,却发现自己“手无寸铁”。

美国钢铁的价格由此大幅飙升,热轧卷钢的价格已经涨到1664美元/吨,创下历史新高,且是美国近20年热轧卷钢平均价格的3倍。

问题就在于此,美国推行基建计划需要大量的钢铁,并且钢铁稀缺,钢材价格飙升;

但在2018年的时候,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钢铁征收了高昂的贸易关税,征税额度高达25%,如今却自尝苦果。美国会主动取消关税,自己将吐出去的“唾沫”重新吞回去么?

不可否认,美国只要想顺利推行基建计划,或许就不得不“求助”于中国,而中国各行业都有极大的概率能够“分一杯羹”;

我们从不对外输出战争,却同样能赢得世界尊重

或许经历了这次“世纪大疫”,许多国家都见识到了中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连一向推崇“自由竞争”的美国,也不得不尝试制度外的“经济发展模式”。

而中国用几十年摸索出来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成绩如何全球都有目共睹;并且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被越南以及非洲的许多国家“复制”,更多的国家的经济因此高速发展;

这就是中国的成功之处,我们从不对外输出战争,却同样能够赢得世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