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美好的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一闪而过,转眼又到了毕业季。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一方面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希望尽快找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身处还不熟悉的社会,心里多少还是有点忐忑不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是复杂的,毕竟不是曾经的象牙塔。在安全方面,求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选择正规的、没有负面评价的招聘网站和人才市场的招聘会。

2、对于意向性的公司,最好是事先了解清楚情况(公司简介、信誉度、地址等),不要贸然前去面试。

3、若面试地点在外地、偏远或偏僻的地方,面试时间定在晚上的,务必要警惕!

4、决定去面试时,最好有亲朋好友陪伴;若自己一人前去,请将面试地点、时间等信息告诉亲朋好友。

5、避免进入电信诈骗公司、卷入传销活动。

6、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公安机关报警。

一些公司打着招聘的旗号,到处发布招聘信息,给人一种求贤若渴的感觉,常年都能看到这些公司“活跃”的身影。在求职过程中,若遇到这类公司需格外小心、谨慎,免得耽误自己的宝贵时间,并且还要防止上当受骗

现将这类公司招工的常用套路介绍如下,希望对求职者,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们有所帮助。

一、做广告,提升公司形象和影响力

有些小公司为节省高额的广告费,通常会采取在招聘网站上,长期发布招聘信息的方式,来为公司做宣传、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

这些公司也装模作样地邀约求职者前去面试,求职者被《招聘简章》上的诱人待遇所吸引,而前去应聘。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还“有板有眼”地向应聘者提出一些问题,但面试的重点却放在向应聘者介绍公司的发展历程、经营理念和“辉煌”成就上。不言而喻,面试结果往往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人员不稳定,是真缺人

经营状况良好、美誉度高的公司,基本上都有能留住人才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员工一般都会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那些常年在招兵买马的公司,毫无疑问,员工的流失率是比较高的。

1、有些公司的生产一线员工,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恶劣、工资低,员工进去之后,干不了几天,就会提桶跑路。

2、有些公司为不断引进一些先进的技术或者管理模式和方法,当公司将现在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价值榨干后,就逼迫这些人员辞职,然后又在人才市场招聘新人。在这种公司做,基本干不长,除非你有不可替代性。

3、有些公司内部管理混乱,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太多,存在违反劳动法的问题,员工不是在闹、就是在告(告状),导致人员非常不稳定。

我曾见过一家建材公司,多次看见员工在公司门口拉横幅闹罢工。这家公司的大门口,长期张贴者《招工启事》并且还在多家招聘网站上发布招聘信息。

过了几年后,就听说这家公司因经营不下去,被另一家公司收购了,其品牌和销售渠道还是值钱的。所以这样的公司最好不要去,即使你不小心进去了,一旦发现情况不妙,赶紧抽身走人才是上策。

三、套取求职者的既有成果

有些公司当遇到技术上的瓶颈或者管理上难题时,他们就借“高薪招聘”之名,邀约经过他们精心挑选出来的求职者去面试,安排的面试官常常是公司内层级比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或高管。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问得非常详细,并且要求应聘者出具技术成果作品或管理业绩证明。对于专业技术类或者管理类的求职者来说,看到面试官这么严肃认真、和蔼可亲,因珍惜面试机会,往往就放松了警惕,有问必答,以期面试成功。

当面试官获取了这些价值不菲的成果后,就意味着面试的结束。可想而知,面试结果是不会有下文的。

四、招客户

像保险、理财、房产中介等公司,说句难听的话,这些公司不是在招聘员工,而是在招聘客户!大家都知道,在这类公司做,要出业绩,需要有广泛的人脉。

我有个朋友,收入比较高,他妻子在家里整天闲着没事干,在其他宝妈的怂恿下进了保险公司做业务员。她成天缠着亲朋好友,动员别人买保险,次数多了,大家就像躲瘟疫一样,唯恐避之不及。

因业绩需要,我朋友的妻子给全家老小都买了保险,全家人都成了保险公司的客户!她经常在深更半夜和一些有“意向”的客户在一起喝酒、唱K,结果把好端端的家也唱散了,两人离了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卖求职者的简历牟利

这些公司通过多渠道地发布招聘信息,收集求职者的简历,然后将求职者的身份信息卖给一些不法分子。

六、招新人,赶旧人

有些公司为了规避经济补偿的问题,逼着老员工主动辞职。这些公司是这样操作的:公司要裁员或者要逼走令公司不满意的老员工,就对外招聘一些新员工进来,顶替或分担这些老员工原来的工作。

老员工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出于维护自己的尊严,一气之下就辞职了。一旦新进来的新员工完成了逼走老员工的“任务”,接着又会被公司以莫须有的理由逼走。

这是重点:

1、多个心眼,要有警惕性

就业形势严峻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两年特别是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

一些不良企业和不法分子,利用广大求职者就业心切、期望高薪的心理,打着招聘的幌子,玩套路、设陷阱,让不知真相的求职者往套里钻、往坑里跳,给求职者造成心理伤害和财物上的损失。所以作为求职者,要提高识别套路、陷阱的能力!

2、拒绝缴纳各种费用

政府劳动人事部门早就规定:用人单位招聘时,不得收取求职者任何形式的报名费、培训费、押金等费用。求职者若遇到此类情况,必须坚决拒绝。更不能受不法分子的威逼利诱,去贷款。